![]()
在《帝國時代3》的玩家圈里,哪個國家最強永遠是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偏愛印度的前期壓制,有人癡迷法國的后期霸權,還有人推崇德國的爆發式打法。其實沒有絕對的 最強,但有兩個國家憑借鮮明的時代優勢,成為不同玩法玩家的首選,只要用對戰術,勝率直接翻倍。
![]()
印度:3分鐘壓制,殖民時代的勸退王者
提到前期強勢,印度絕對是繞不開的存在。這個亞洲王朝中的強國,從游戲開局就自帶壓迫感,讓對手毫無喘息之機。
![]()
三分半鐘時,印度玩家就能派出4個農民,在你家附近快速建造洪堡。這東西可不是普通建筑,而是兼具防御和出兵功能的移動炮臺,血厚還帶濺射傷害,大部分國家的英雄都只能眼睜睜看著它成型,頂多換掉一兩個農民。
![]()
到了四分半鐘,10個印度火槍兵已經圍在你的城鎮周圍 巡邏。他們不拆家不硬剛,就盯著你的農民,只要農民敢出城鎮采礦、伐木,立刻遭到圍殺。這波操作直接斷了對手的經濟來源,只能縮在城鎮里被動防守。
五分鐘后,印度的前線兵營和洪堡同步出兵,相當于同時擁有1個超厚血炮臺加2個兵營的火力。更關鍵的是,印度第二時代的兵種堪稱全能,散兵是同期最強,克制敵方重步和火槍;火槍兵不用升科技就強勢,搭配遠程反騎的駱駝槍騎、跑得快還克散兵的駱駝騎兵,兵種相克鏈直接拉滿。
![]()
如果遇到喜歡速攻的玩家,印度的前期壓制能讓對手直接心態崩盤,根本沒機會過渡到后期。但印度的短板也很明顯,后期兵種升級潛力有限,一旦被對手拖到工業時代,優勢就會逐漸縮小。
![]()
德國:堡壘時代爆發,經濟軍事雙碾壓
要是你偏愛厚積薄發,德國絕對是最佳選擇。這個歐洲國家的核心優勢在堡壘時代,憑借經濟和軍事的雙重爆發,能瞬間扭轉戰局,堪稱后期之王的有力競爭者。
![]()
經濟上,德國的馬車村民是關鍵。一個馬車的工作效率相當于兩個普通農民,前期看似不起眼,但到了堡壘時代,一張德國城鎮農夫卡片就能解鎖磨坊造馬車的功能。這意味著每個磨坊都能變成農民生產點,再加上主城堡壘時代能造三個磨坊,瞬間就能爆發出海量村民,經濟增速直接甩開其他國家。而且德國每次從主城發卡支援,還會附贈免費的德國騎兵,相當于白嫖一支小部隊。
![]()
軍事上,德國的爆發性更是恐怖。堡壘時代解鎖的德國散兵、精銳戰車,都是兵種相克的典范,戰車打法國胸甲騎兵,三槍一個還射程超遠,讓對方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更離譜的是,德國堡壘時代的軍事卡片質量,堪比其他國家的工業時代卡片。9德騎卡看似普通,實則比別國工業時代的7輕騎卡還強;5雙手劍士+3德騎、4戰車+3德騎的組合卡片,一張卡就是一支小規模軍隊。
![]()
不過德國的短板也很突出,殖民時代堪稱脆弱期。沒有強勢的火槍手,德騎和雙手劍士雖然攻擊力不低,但造價昂貴、血量較脆,性價比不高。前期只能靠送的德騎騷擾對手農民,拖延其經濟發展,同時快速造貿易站刷經驗、雇傭兵,爭取盡早沖進堡壘時代。一旦成功過渡,德國的兵種搭配和爆發傷害,能讓對手徹底陷入被動。
![]()
其實《帝國時代3》的核心是經濟為基,兵種相克為綱,沒有真正的弱國,只有不會用的玩家。除了印度和德國,這些國家也各有特色:
法國是典型的后期霸權,農民生產效率高,后期滿農經濟碾壓對手;胸甲騎兵血厚攻高還帶范圍傷害,搭配散兵和龍騎兵,后期幾乎無敵,但前期發展較慢,需要耐心過渡。
![]()
英國靠造房子送農民的特色,殖民時代就能實現經濟騰飛,工業時代的火槍兵和海戰能力強勢,沒有明顯短板,適合穩扎穩打的玩家。
奧斯曼則是速攻狂魔,自動造農民能省下資源快速攀科技,蘇丹親兵血厚抗打,輕炮兵克制散兵,但經濟依賴貿易站和海洋資源,上手難度較高。
![]()
總結下來,喜歡前期壓制、速戰速決的選印度;偏愛中期爆發、運營翻盤的選德國;想穩扎穩打、后期碾壓的選法國或英國。掌握好國家特色和時代節奏,再活用兵種相克,不管選哪個國家都能贏下戰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