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文胸上不起眼的小掛鉤,竟隱藏這么多的妙用,真聰明
一、肩帶滑落的清晨
窗外還蒙著層灰亮,鬧鐘沒響,阿玲已經(jīng)醒了。
她輕手輕腳摸下床,先生還蜷在被子里。
衣帽間的小燈開著,她套上襯衫,伸手到背后扣文胸時頓了頓——左邊肩帶又松了,滑下大半截。
這已經(jīng)是大半個月里的第三次。
上次女兒家長會,她起身給老師倒水,肩帶突然滑到手肘,淺色襯衫透得明顯。
十歲女兒湊過來,小聲說:“媽媽,帶子露出來了。”
她臉一熱,后半場會都坐得不安生,手總想往后勾,指尖卻總差一點。
今天要見盯了半年的客戶,不能出岔子。
阿玲對著鏡子皺眉,忽然想起上周母親來家里時的話。
當時她正要扔舊文胸,母親撿起來摸了摸掛鉤:“我年輕時啊,用這個給你爸補過崩掉的西裝扣。”
她翻出那件舊文胸,把兩邊肩帶交叉扣上——右扣頭扣進左肩帶最左邊的扣眼,左扣頭扣進右邊最右的扣眼。
肩膀微微發(fā)緊,但肩帶真的不滑了。
談完合同,她買了杯三分糖的珍珠奶茶。
以前覺得這種小事不值得慶祝,但今天,她心里松快。
![]()
二、掛鉤的七十二變
周末整理女兒梳妝臺,發(fā)圈發(fā)夾散得到處都是。
阿玲想起文胸的備用掛鉤,找來同色線,縫在首飾盒內(nèi)側(cè)布面上。
發(fā)圈掛上去,發(fā)夾卡進鉤縫,頓時整齊了。
女兒放學(xué)回來拍手:“媽媽好厲害!這樣我再也不怕找不到了!”
先生的耳機線總是纏成亂麻。
阿玲在他公文包內(nèi)側(cè)縫了個小掛鉤,耳機線繞兩圈掛上去,再沒亂過。
后來先生跟同事吃飯時還特意提了句:“我家那位想的法子。”
最險的是上周。
女兒學(xué)校臨時要穿演出服,早上拿出來才發(fā)現(xiàn)背后拉鏈卡在一半。
還有四十分鐘就演出,女兒急得跺腳。
阿玲拆下文胸掛鉤,一邊縫在拉鏈頭上,另一邊固定在末端布面,扣上正好能固定住。
女兒下臺后還炫耀:“同學(xué)都說我拉鏈上的小扣子好看!”
廚房也變了樣。
削皮刀、廚房剪原來在抽屜里和筷子勺子糾纏,現(xiàn)在用免釘膠在櫥柜門內(nèi)側(cè)貼兩個掛鉤,每樣工具單獨掛,伸手就拿得到。
先生找削皮刀時不用再蹲著翻抽屜,直說廚房利索多了。
冬天圍巾不好收,疊著易皺,單掛占地方。
阿玲在衣柜門后貼三個掛鉤,每條圍巾末端折個小圈掛上去,兩條錯開,不勾絲不擁擠。
女兒的小圍巾掛在旁邊,早上伸手就能拿。
浴室瓷磚上貼了防水掛鉤,浴球、搓澡巾掛上去,不滴水到地面,通風好。
牙刷卡進鉤縫,比插在杯里干爽。
三、日子順溜了
自那以后,阿玲看東西的眼光悄悄變了。
醬油瓶底剩一點,加點溫水晃勻,調(diào)涼拌菜照樣鮮。
舊報紙折成小方盒裝果殼,輕便又能回收。
快遞絲帶剪短系筆記本上,成了書簽。
她想起母親常說的話:“過日子不用啥都買新的,關(guān)鍵肯不肯花心思。”
現(xiàn)在她真懂了——不是東西沒用,是沒找對用法。
昨晚路過女兒房間,看見小姑娘正用兒童安全針,在積木盒蓋上縫小掛鉤,用來掛跳繩。
女兒舉起盒子笑:“媽媽,這樣跳繩就不會纏住玩具啦!”
今天早上,阿玲又站在衣帽間。
指尖碰到文胸背后的小掛鉤時,她輕輕笑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