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貓姐
圖片 |網絡
本文字數 |1658
這是老陸不老為你寫的第307個故事
01
這是我第二次寫這個話題了,一年四季中我最懼怕的便是冬天,剛好明天立冬,我又一次直面感受著冬天的凜冽。
中午飯后,我和老陸把兩個臥室里的床單被套換成了厚款,前年我們在宜家買的鴨絨被芯派上了用場,當時一床三千多的價格我還是忍不住小小心疼了一下,但真蓋上被子后,那種舒適感一下子鉆到了我心里頭。
年幼時在老家,冬天就成了最難熬的日子,夏天酷暑倒還好,至少可以開窗戶、開電風扇去熱,可四川農村的冬天,屋里比屋外還冷,一到了晚上風稍微用力點吹,屋頂上的瓦片也似乎跟著打轉跳舞。
總感覺門窗都不牢固,總有股風吹到房間里,即便縮在被窩里也很冷,是冷到骨子里的那種,我媽每年會收不少棉花,她也用棉花彈過幾床被子,但她舍不得蓋新被子,每年冬天都是同樣的老被子。
老被子已經成型了,加上我們地區又比較潮濕,就算是六七斤的被子蓋在身上也感受不到一絲暖意,冷得發抖的時候,我會再去衣柜里找一床被子鋪到上面。
冬天早上一醒來,就被厚厚的被子壓著,動彈不得。
后來我畢業后工作了,剛開始住出租屋,舍不得花錢采購好的被芯,隨便在超市買那種平價四件套和被芯就解決了,被子雖然不暖和,但好在,北方的冬天是有暖氣的,我終于可以不再為了冬天冷得縮在被窩里而為難。
但北方的屋外卻異常冷,往往需要大衣、羽絨、毛呢外套才能“生存”,再加上冬天的衣服本身就不便宜,一件材質好一點的大衣動輒就要上千,買衣服成了冬天最大的開銷。
我剛畢業那兩年,舍不得花錢,可北方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我就提前買了個熱水袋,出門之前先燒好熱水,戴上帽子圍巾,裹上唯一像樣的棉衣,衣著單薄的縮著脖子,在寒風下慢慢前行。
冬天的體面衣服都是昂貴的,高檔又保暖的棉衣都是很貴的,普通的棉襖可以抵抗寒風,但穿在身上鼓鼓囊囊不是很板正。
我寫到這兒突然想起,冬天實在是太冷的時候,我會早起到樓下跑上幾公里,大概是想通過運動讓身體熱起來,似乎拼命的往前跑,就可以把寒冬甩到身后。
02
寒潮南下的那天,小區門口的早餐攤老板老張把圍巾又緊了緊,露出的耳朵凍得通紅。
他的手在寒風里哆哆嗦嗦地打雞蛋,油鍋滋滋作響的熱氣剛冒出來,就被西北風卷得無影無蹤。“這天兒再冷,也得出攤啊。”
他搓著手跟我搭話,袖口磨破的線頭在風里晃悠,“家里娃要交學費,老伴的藥不能斷,一天不掙錢,心里就發慌。”
老張的早餐車沒有擋風的棚子,冬天里,他只能靠一件舊棉襖和圍巾抵御嚴寒。有次我看見他給顧客遞油條時,手指凍得發紫,卻還是笑著說“慢走”。
而那些穿著羽絨服、捧著熱咖啡的上班族,匆匆接過早餐就鉆進了溫暖的電梯,沒人注意到他凍得僵硬的手指,更沒人問過他冷不冷。對老張來說,冬天的體面是奢侈品,能掙到錢活下去,才是最實在的事。
我們小區樓下的保潔阿姨李嬸,冬天總是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工作服。有次下雪天,我看見她在小區里鏟雪,鞋底磨平的棉鞋沾滿了泥水,褲腳濕了大半。
她一邊鏟雪一邊咳嗽,渾濁的眼睛里滿是疲憊。
后來才知道,她為了多掙點加班費,每天天不亮就來上班,晚上還要去另一個小區做兼職。
有次業主投訴她打掃得不徹底,她低著頭不停地道歉,眼眶紅紅的,卻不敢辯解一句——她怕丟了這份工作,怕這個冬天連暖氣費都交不起。
冬天對有錢人來說,是圍爐煮茶的愜意,是滑雪度假的悠閑;可對窮人來說,冬天是無孔不入的寒冷,是為了生計的奔波。
他們沒有時間講究體面,只能在寒風里縮緊身子,在困境中咬牙堅持。那件舊棉襖、那雙破棉鞋,不是他們不想要體面,而是生活的重壓讓他們別無選擇。
其實,所謂的體面,從來都離不開物質的支撐。
當冬天的寒風刮過,那些為了生活拼盡全力的人,或許沒有光鮮的外表,沒有舒適的環境,但他們從未向生活低頭。
他們的不體面,是生活的無奈,卻也是最真實的堅韌。愿這個冬天,能有更多人看見他們的不易,愿每一份努力生活的身影,都能被溫柔以待。
關于我:
這是一個小號(老陸是我老公)
我現在是文字職業者
也是個剛懷孕的孕媽媽
寫作、閱讀、情感體會及成長感悟
我的另一個賬號:愛吃糖的貓cat
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你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