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這座宜居之城中,跨越世紀的生命奇跡正在綻放。11月5日,來自市民政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全市百歲老年人已達2632人,較2014年的1356人顯著增長。
從2014年的1356人到目前的2632人,重慶百歲老年人口規模持續擴大。區域分布上,江津區作為傳統的“長壽之鄉”,百歲老人數量從2014年的127人增長至222人,持續穩居全市首位。萬州區(143人)、合川區(133人)、渝中區(133人)、巴南區(125人)緊隨其后,共同書寫著“長壽重慶”的生動注腳,構成了重慶長壽現象的區域特色。
![]()
![]()
▲10月29日,在江津區西湖鎮第二屆“長壽之鄉 孝善重陽”文化活動中,為百歲老人頒發壽匾。
“這一增長趨勢,反映出重慶在老年人健康保障與社會支持方面的綜合成效。”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重慶為高齡群體構建了完善的政策支持網絡。2024年,全市113.28萬名年滿80歲的老年人被納入高齡津貼范圍。百歲老人作為特殊關愛群體,每月可享受200元—800元不等的高齡津貼。雖然各區縣在發放標準、周期和方式上尚未統一,但這份補貼切實提升了百歲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重慶在11個區縣試點高齡津貼“免申即享”服務,高齡老人無需主動申請即可自動享受津貼,極大提升了政策便利性。
![]()
▲江津區圣泉街道雙龍社區101歲的陳顯躍老人(左)正翻看《明朝那些事兒》,不時與身旁98歲的妻子沈德芳(右)交流。重慶日報記者 解小溪 攝 (資料圖)
![]()
▲幺女陳亞麗(右一)正在陪著101歲的陳顯躍老人(左一)和98歲的妻子沈德芳(左二)一起聊天。記者 解小溪 攝 (資料圖)
此外,我市還向納入城鄉低保的70歲以上老年人發放分類重點救助金60元;向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每人每月200元。
從政策保障到服務落地,從經濟支持到醫療護航,重慶正逐步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轉變,讓更多老人安度百歲,靜享歲月綿長。
![]()
▲江津百歲老人王春江 記者 黃婭秋 攝(資料圖)
比如,面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照護壓力,重慶積極探索創新解決方案。今年,重慶成為全國3個試點省市之一,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通過“民政通”平臺,失能老人可申領每月最高800元的機構服務補貼或500元的居家服務補貼,有效減輕家庭照護負擔。
在設施網絡方面,重慶建成區縣養老服務綜合指導中心34個、鎮街養老服務中心955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站2871個、農村養老互助點8000余個,形成400余個“15分鐘養老服務圈”。
同時,全市2.38萬個醫療衛生機構和超過28萬衛生技術人員構成的“15分鐘健康服務圈”,每年為超過390萬名65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體檢,為5.8萬名失能老人提供上門健康服務。
這些扎實的舉措共同推動重慶人均預期壽命提升至79.72歲,較2020年提高1.45歲。
![]()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編輯:傅婧 吳 剛
值班副總編輯:封 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別忘了
點亮和
讓大家看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