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小劉啊,真是太謝謝你了,這醫保繳費和養老認證的事兒,沒讓我跑一趟就全辦妥了!”家住彬州市城關街道東街社區廉租房小區的獨居老人陳奶奶緊緊握著社區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近日,東街社區聚焦困難、低保、獨居、殘疾老人等特殊群體的“急難愁盼”,開展“入戶式”便民服務,將醫保代繳、養老認證與智慧助老服務送到老人家門口,用貼心舉措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精準摸排,把服務送到“心坎上”
“大爺,您的身份證拿好,我們先幫您核對信息,馬上就能完成養老資格認證。”社區干部小田一邊輕聲說著,一邊熟練地操作手機進行人臉識別核驗。為確保服務不漏一人,社區與物業及業委會提前溝通,了解情況,梳理出轄區內行動不便、無親屬照料、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名單,逐一標注基本情況與服務需求,建立“一人一檔”的幫扶臺賬。
![]()
多維幫扶,破解“辦事難”與“數字愁”
“以前總擔心錯過認證領不到錢,現在社區上門幫忙,心里踏實多了!”劉爺爺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除了養老資格認證,醫保繳費也是老人們關心的重點。社區工作人員不僅現場講解2026年度城鄉居民醫保的繳費標準、報銷政策,還用“大白話”算清“保障賬”,用“零跑腿”服務解決了老人的實際難題。
針對老人面臨的“數字鴻溝”,東街社區還同步開展“智慧助老”專項行動。社區干部手把手指導老人操作智能手機,從解鎖屏幕、連接WiFi,到線上掛號、視頻通話、查詢社保信息,每一個步驟都反復演示。“現在我不光能自己看醫保繳費記錄,還能天天和外地的孫子視頻呢!”剛學會視頻通話的李大爺難掩興奮。
![]()
常態長效,織密民生“保障網”
“這些服務不是一陣風,我們要讓老人隨時需要、隨時能找到依靠。”東街社區負責人表示,社區已將養老認證、醫保代繳等服務納入常態化工作,通過微信群定期推送政策解讀,以及每周通過“群眾小喇叭”向老人播放政策,為老人提供持續幫扶。從一次上門服務到全方位保障,從解決單個難題到構建服務體系,社區用點滴溫情筑牢老年群體的幸福底線。
“小服務”連著“大民生”。這場入戶服務行動,不僅破解了特殊老人的辦事難題,更讓“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落地生根。正如一位社區干部所說:“能讓老人們少些麻煩、多些安心,我們的奔波就特別有意義。”(劉春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