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舊憶,故人重逢
一九八七年,十月中的一天。
我蹬著那輛永久牌的二八大杠,慢悠悠地混在下班的人流里。車把手上,掛著單位今天剛發(fā)的勞保毛巾,白底紅字,印著廠子的名號,隨著蹬踏的動作一晃一晃。秋天的風吹在身上已經(jīng)帶了明顯的涼意,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葉子正大片大片地變黃,飄落,在地上鋪了薄薄的一層,車輪碾過去,發(fā)出沙沙的、細微的碎裂聲。
會計的活兒,說忙也忙,說閑也閑,月底年頭能累得人仰馬翻,像這種尋常日子,倒能準點下班。算盤珠子撥拉了一整天,腦子里還殘留著數(shù)字的嗡鳴,這會兒迎著風,才覺得那點滯澀慢慢化開。我瞇著眼,看著前方自行車流里一個個或藍或灰的背影,心里盤算著晚上回去下點掛面,就著上禮拜剩下的半瓶醬豆腐,湊合一頓。日子就像這腳下的腳踏板,一圈又一圈,重復而平穩(wěn),激不起半點波瀾。
拐進棉紡廠路,人和車漸漸少了。這條老路窄,兩旁的梧桐枝丫在空中幾乎挨上,更顯得幽靜。就在我準備加把勁兒蹬回家時,一個聲音,帶著點兒不確定,又帶著點兒熟悉的尾音,穿透了這黃昏的靜謐,鉆進我的耳朵:
“王東?”
是個女人的聲音。
我的心口莫名地一跳,下意識地捏緊了剎車。橡膠的剎車塊摩擦著鋼圈,發(fā)出 “吱呀” 一聲銳響,突兀地劃破了空氣。我單腳點地,穩(wěn)住車身,循著聲音轉(zhuǎn)過頭去。
路邊,一個巷子口,正裊裊地飄出炊煙,混著飯菜的香氣。就在那煙霧繚繞處,站著一個人。
是個女人,系著一條藍底白花的圍裙,圍裙上還沾著些面粉的痕跡。她站在那兒,身后是尋常百姓家的煙火氣,身前是落葉飄零的秋意。夕陽的余暉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駁跳躍的光點。
是趙芳芳。
五年了。她好像沒什么大變樣,還是那樣好看。頭發(fā)松松地挽在腦后,露出光潔的額頭,眼睛看著我的時候,里面有些我讀不懂的情緒,像是緊張,又像是別的什么。風吹起她額前的幾縷碎發(fā),也吹動了她的衣角。她就那樣站著,和我記憶里那個決絕離開的身影,恍惚間重疊在了一起。
![]()
時間好像在這一刻打了個磕絆。
“王東,” 她又叫了一聲我的名字,聲音比剛才清晰了些,雙手卻在身前無意識地絞著那條圍裙的邊角,“聽說…… 聽說你還沒結(jié)婚。”
我沒說話,只是覺得捏著車把手的手指有些發(fā)僵,指節(jié)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車把上掛著的勞保毛巾也不再晃悠,垂頭喪氣地耷拉著。喉嚨里有點干,像是有東西堵著。該說什么?問她怎么在這里?問她這五年過得怎么樣?還是該像那些八點檔的電視劇里演的那樣,云淡風輕地笑笑,說 “好久不見”?
可我一點也笑不出來。五年前那個冬天,她提著行李頭也不回地走進火車站檢票口的背影,像一根細小的刺,一直扎在心口某個不常觸碰的角落,平日里無知無覺,一旦碰了,還是隱隱地疼。
我們那時候,太年輕了。
見我不答話,趙芳芳的臉上掠過一絲窘迫,臉頰微微泛了紅。她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側(cè)身從旁邊拿起一個東西,遞到我面前。
是一個長方形的鋁飯盒,舊舊的,邊角有些磕碰的痕跡,但擦得很干凈。
“王東,” 她看著我,眼睛里有光在閃動,聲音輕輕的,卻像一顆小石子投進我沉寂多年的心湖,“想不想…… 再吃一次我做的肉肉?”
飯盒的蓋子蓋著,但縫隙里,絲絲縷縷的香氣還是頑強地鉆了出來。
那是一種無比熟悉,卻又遙遠得像是上輩子的味道 —— 紅燒肉的味道。是醬油和糖色恰到好處混合的醇厚醬香,是肥肉部分即將融化未融化時的豐腴肉香,是她在那個我們租住的、只有十平米的小屋里,守在煤球爐子邊,用小火慢慢煨出來的,屬于我們貧窮戀愛歲月里,最奢侈、也最溫暖的記憶。
我愣住了,看著那飯盒,看著她微微顫抖的手,看著她泛紅的臉頰和期待又忐忑的眼神。所有預設的冷漠、疏離、甚至是可能的怨懟,在這一刻,在這熟悉的香氣面前,土崩瓦解。
那些被時光塵封的、關于 “肉肉” 的回憶,洶涌地漫了上來。
清貧歲月,愛與夢想
“東子,我們以后要是天天都能吃上肉,就好了。”說這話的時候,我和趙芳芳擠在我們那間位于城中村、冬天灌風夏天悶熱的出租屋里。那是 1982 年的冬天,外面下著冷雨,屋里唯一的熱源是那個小小的煤球爐子,爐子上坐著一個掉了不少瓷的搪瓷鍋,鍋里正咕嘟咕嘟地燉著東西。
不是肉,是白菜燉粉條,里面加了點豬油渣,已經(jīng)算是難得的葷腥了。
趙芳芳把頭靠在我肩膀上,我們倆裹著同一條舊毯子,看著鍋里冒出的白氣。她是飯店的學徒工,我是剛進廠沒多久的小會計,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交了房租,買了必要的米面油鹽,也就所剩無幾。吃肉,是一件需要精心計劃的大事。
“會的,” 我摟緊她瘦削的肩膀,下巴蹭著她柔軟的頭發(fā),信誓旦旦地說,“等以后我漲了工資,天天給你買肉吃,吃紅燒肉,一大碗!”
她就吃吃地笑,眼睛彎成好看的月牙:“吹牛!哪能天天吃啊,會膩的。”
“那就不天天吃,隔天吃!” 我豪氣干云。
“嗯!” 她用力點頭,往我懷里又縮了縮,“其實不用隔天,一個月能吃上一次你說的那種,油光锃亮、入口即化的紅燒肉,我就知足啦!”
她仰起臉,眼睛亮晶晶的:“東子,我跟師傅又學了一手哦!他說炒糖色火候最重要,不能急,慢了苦,快了顏色不上…… 下次,下次我們有錢買肉了,我一定能做得更好吃!”
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真正的廚師,能掌勺的那種。而在我們清貧的日子里,研究如何用有限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食物,成了我們共同的樂趣,或者說,是苦中作樂。
終于,在一個我拿到了一筆小小獎金的周末,我們決定奢侈一把。我去菜市場,精心挑選了一塊五花三層的帶皮五花肉,肥瘦相間,看起來就讓人心生歡喜。趙芳芳則如臨大敵,早早下了班,開始在公用廚房里忙碌。
那天晚上,當那碗紅潤油亮、香氣撲鼻的紅燒肉端上我們那張用木板和磚頭搭成的小桌子時,我們倆都激動得像過年。肉只有小小的一碗,她卻燉了很久,久到肉質(zhì)酥爛,用筷子輕輕一夾就能斷開,肥肉的部分幾乎是透明的,顫巍巍的,入口即化,瘦肉也吸飽了湯汁,一點也不柴。醬汁濃郁,咸中帶甜,恰到好處。
我們倆就著一鍋白米飯,吃得額頭冒汗,心滿意足。
“太好吃了!芳芳,你真是天才!” 我由衷地贊嘆,嘴角還沾著醬汁。
她看著我,笑得特別甜,特別得意,臉頰紅撲撲的:“是吧?我跟你說,我以后一定要開一家小飯館,招牌菜就是紅燒肉!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芳芳紅燒肉’!”
那晚,我們分吃了最后一塊肉,連碗底的醬汁都用米飯刮得干干凈凈。吃完,我們窩在椅子上,她靠著我,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小聲說:
“東子,以后我們每次吃紅燒肉,都叫‘吃肉肉’好不好?聽起來就暖和,就開心。”
“好,” 我笑著捏捏她的鼻子,“聽你的,吃肉肉。”
“肉肉”,成了我們之間一個甜蜜的暗號,代表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載著那段清苦卻充滿溫情的歲月里,最扎實的幸福感。
命運弄人,無奈分別
生活不總是充滿紅燒肉的甜蜜。1982 年底,趙芳芳家中突然遭遇變故,父親病重,急需一大筆錢進行手術。她的母親在電話里哭著求她回去,還告訴她,在老家給她找了個家境殷實的對象,對方愿意幫忙承擔這筆巨額的醫(yī)療費用 。這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里。
那段時間,我們被痛苦和掙扎徹底籠罩。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會計,家庭條件也十分有限,面對如此高額的手術費,我感到深深的無力,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錢來幫助她。我看著她在電話亭和出租屋之間來回奔波,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眼睛常常布滿血絲,整個人迅速地憔悴下去,我的心就像被無數(shù)根針扎著一樣。
爭吵開始頻繁地出現(xiàn)在我們之間。我們?yōu)殄X爭吵,為未來爭吵,為那些我們無法掌控的現(xiàn)實爭吵。每一次爭吵過后,我們都陷入更深的痛苦和絕望之中,彼此都明白,這些矛盾不是靠爭吵就能解決的,但情緒上頭時,又控制不住自己。
我記得那個寒冷徹骨的晚上,和今天一樣冷。我們又一次激烈地爭吵,隨后她摔門而出。我一個人呆坐在冰冷的屋子里,時間仿佛凝固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內(nèi)心的恐懼和擔憂終于戰(zhàn)勝了一切,我發(fā)瘋似的沖出去找她。最后,在街角那個快要打烊的餛飩攤上找到了她。她孤獨地坐在那里,面前放著一碗早已涼透的餛飩,肩膀微微聳動,正無聲地哭泣著,那模樣讓我心疼不已。
我緩緩走過去,在她身邊坐下,什么話也說不出來,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輕輕地披在她身上。她轉(zhuǎn)過頭,滿臉淚水地看著我,聲音沙啞得幾乎聽不清:“東子,我們…… 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啊……” 我緊緊握住她冰涼的手,喉嚨像是被什么東西堵住了,根本說不出話。那種深深的無力感,如洶涌的潮水一般,將我徹底淹沒。我第一次如此痛恨自己的無能,連給自己心愛的女人一份安穩(wěn)生活的能力都沒有,連幫她分擔家庭重擔的辦法都想不出來。
最終,她還是做出了那個艱難的決定,選擇回到老家。1983 年初春,比現(xiàn)在還要寒冷。她提著那個小小的行李箱,站在火車站擁擠的人群里,身上穿著我們一起去百貨大樓買的、她最喜歡的紅色格子外套,可臉色卻異常蒼白,毫無血色。
“王東,” 她低著頭,不敢直視我的眼睛,聲音里帶著無盡的悲傷和無奈,“我…… 我得回去了。家里…… 真的等不了了。” 我沉默著,把身上所有的錢,甚至連毛票都湊在一起,顫抖著塞進她的口袋里。她一開始不肯要,拼命地推拒,我?guī)缀跏鞘Э氐氐秃穑骸澳弥÷飞腺I點吃的。” 她不再推辭,淚水奪眶而出,大顆大顆地砸在我的手背上,滾燙滾燙的,仿佛要灼傷我的皮膚。
“對不起……” 她泣不成聲。火車即將開動的哨聲尖銳地響起,如同一把利刃,割裂了我們之間的最后一絲聯(lián)系。她最后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復雜得如同亂麻,有痛苦,有愧疚,有不舍,或許還有一絲對未知生活的解脫?我根本看不分明。然后,她轉(zhuǎn)身,快步擠進了檢票的人群,那個紅色的格子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里,再也看不見了。
我沒有追上去,因為我心里清楚,我根本留不住她。她背負著家庭的重擔,那是她無法逃避的責任,而我,給不了她此刻最需要的幫助。
她走后,我仿佛丟了半條命,大病了一場。病好后,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軌道,每天上班、下班、吃飯、睡覺。可只有我自己知道,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已經(jīng)被抽走了,我的世界變得空洞而乏味。我再也不吃紅燒肉了,只要一聞到那個味道,心里就像被一塊大石頭堵住,難受得喘不過氣。家里那個我們曾經(jīng)一起燉肉的搪瓷鍋,也被我毫不猶豫地扔掉了,仿佛這樣就能把那段痛苦的回憶一起扔掉。
時間就像一個蹩腳的醫(yī)生,雖然無法徹底治愈傷口,卻能讓人慢慢習慣疼痛。五年的時間,就這么悄無聲息地過去了。我按部就班地工作,從一個學徒工變成了正式會計,工資也漲了一些,單位還分了一間小小的筒子樓宿舍。期間有人給我介紹對象,我也見過幾個,可每次都是吃一頓飯就沒有了下文。我也說不上到底是為什么,就是覺得一切都沒意思,心里空蕩蕩的,對這些事情完全提不起興趣。我以為自己已經(jīng)徹底忘了她,忘了那些關于 “肉肉” 的美好往事。
直到今天,在這個飄滿梧桐葉的黃昏,她如同一顆突然闖入的流星,毫無預兆地出現(xiàn),帶著那個舊飯盒,和那句讓我瞬間回到過去的:“想不想再吃一次肉肉?” 那些被我拼命壓抑在心底的回憶,如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涌地席卷而來 。
時光流轉(zhuǎn),驚喜重逢
巷子口的風還在吹,帶著晚秋的涼意,拂過我的臉頰,也吹動了趙芳芳額前的發(fā)絲。
那縷從飯盒縫隙里鉆出的、熟悉又陌生的肉香,像一只無形的手,輕輕地,卻又固執(zhí)地,撬開了我緊閉的心扉。
我看著她遞過來的飯盒,又抬起眼,看向她的眼睛。那雙曾經(jīng)盛滿了快樂和憧憬,后來又盛滿了淚水和掙扎的眼睛,此刻正清晰地映出我有些怔忪的模樣。里面有緊張,有期待,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脆弱。
我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發(fā)現(xiàn)喉嚨干澀得發(fā)不出聲音。捏著車把手的手指,不知不覺地松開了些。
她見我一直不說話,眼神一點點黯淡下去,舉著飯盒的手也微微往回縮了縮,臉上掠過一絲難堪和自嘲的笑:“我…… 我就是隨口一說,你別……”
“在哪兒吃?”
我打斷了她,聲音有些沙啞,連自己都愣了一下。
她顯然也愣住了,眼睛倏地睜大,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我。
我深吸了一口氣,秋日清冷的空氣涌入肺腑,讓混沌的腦子清醒了些。我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重復了一遍,聲音比剛才順暢了些:“我說,在哪兒吃?總不能…… 就站在這巷子口吧?”
巨大的、顯而易見的喜悅,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間在她臉上蕩漾開來。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是落滿了星子,臉頰也更紅了,連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啊!對,對!不能在這…… 你…… 你跟我來!”
她說著,幾乎是雀躍地轉(zhuǎn)過身,示意我跟上。她走在我前面幾步遠的地方,腳步輕快,藍底白花的圍裙帶子在身后一飄一飄的。
我推著自行車,跟在她后面,車輪碾過地上的落葉,依舊沙沙作響。心臟在胸腔里,后知后覺地,開始一下下,沉重而又清晰地跳動起來。
這條巷子我很少進來,青石板的路面,兩邊是些老舊的平房,有些門口還堆著煤球。偶爾有炊煙和炒菜的香味從窗戶里飄出來,帶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她在一扇漆成墨綠色的木門前停了下來。門有些舊了,油漆斑駁。她掏出鑰匙,打開門,側(cè)身讓我進去。
“進來吧,有點亂,你別介意。” 她小聲說,帶著點不好意思。
我把自行車靠在門邊的墻上,猶豫了一下,還是抬腳邁了進去。
是一個小小的院子,不大,但收拾得還算干凈。角落里種著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草,在秋風中有些凋零。正面是三間平房,窗戶上貼著普通的窗花。
她引著我走進中間那間,看樣子是兼做了客廳和餐廳。屋子里的陳設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有些簡陋。一張四方桌,幾把椅子,一個碗柜,角落里放著些炊具和面粉袋,看來她平時就在這里工作。但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條,窗明幾凈。空氣中,除了那誘人的紅燒肉香氣,還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面食發(fā)酵后的甜香。
“你…… 你先坐。” 她手腳麻利地搬開一把椅子,又趕緊去拿抹布擦了擦本就干凈的桌面,“我再去炒個青菜,很快就好。”
她把那個鋁飯盒放在桌子中央,轉(zhuǎn)身就鉆進了旁邊大概是廚房的小隔間里。里面立刻傳來了嘩嘩的水聲和切菜的篤篤聲。
我在椅子上坐下,雙手放在膝蓋上,有些無所適從。目光不由自主地打量起這個小小的空間。墻上掛著一個小鏡框,里面是一張她穿著白色廚師服的照片,笑得自信而燦爛。窗臺上放著一個小收音機。除此之外,再沒有什么多余的裝飾。
這里,就是她如今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嗎?她一個人?這五年,她是怎么過來的?那個老家介紹的對象呢?無數(shù)個問題在我腦海里盤旋,卻一個也問不出口。
廚房里炒菜的聲音停了下來。她端著一盤清炒小油菜走了出來,綠油油的,看著就很清爽。她把菜放在桌上,又轉(zhuǎn)身拿出兩個碗,兩雙筷子,動作利落,卻始終微微低著頭,不太敢看我的眼睛。
“吃…… 吃飯吧。” 她小聲說,在我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雙手又習慣性地絞在了一起。
我的目光,落在了那個鋁飯盒上。
她注意到了我的視線,像是終于鼓起了勇氣,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飯盒的蓋子。
頓時,更加濃郁醇厚的香氣撲面而來,充滿了整個房間。
飯盒里,碼得整整齊齊的,正是我記憶中的紅燒肉。一塊塊五花肉,呈現(xiàn)出誘人的、紅潤透亮的琥珀色,肥肉部分晶瑩剔透,仿佛下一秒就要融化,瘦肉部分吸飽了湯汁,紋理分明。醬汁濃郁粘稠,包裹著每一塊肉。旁邊還配了幾顆焯過水的青菜心,解膩。
和記憶里的那一碗,一模一樣。不,甚至看起來更精致,更誘人。
我的喉嚨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
她拿起筷子,夾起一塊最大的、顫巍巍的肉,放到了我的碗里,動作輕柔,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期待。
“嘗嘗看,” 她聲音很輕,像羽毛拂過心尖,“還是不是…… 以前的味兒?”
我看著碗里那塊油光誘人的肉,又抬頭看了看她。她緊張地盯著我,嘴唇微微抿著,呼吸都似乎放輕了。
我拿起筷子,手指竟有些微的顫抖。夾起那塊肉,送到嘴邊,張口,咬下。
熟悉的味道瞬間在口腔里炸開。
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瘦肉酥爛,絲毫不柴。咸甜適口,醬香濃郁。是八角、桂皮的香料氣息,是炒糖色帶來的焦香,是黃酒揮發(fā)后留下的醇厚…… 所有味道的比例都恰到好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是她的味道。
是那個冬天,在我們狹小寒冷的出租屋里,能讓我們忘記所有煩惱,只覺得溫暖和滿足的味道。
是 “肉肉” 的味道。
一塊肉咽下去,食道和胃里都暖了起來。那股暖意,似乎還順著血液,流向了四肢百骸,流向了那個沉寂了五年的、冰冷的角落。
我低著頭,看著碗里剩下的半塊肉,久久沒有說話。
“怎么樣?” 她忍不住又問了一遍,聲音里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
我放下筷子,抬起頭,看向她。
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我,里面有光在閃爍,像是蓄滿了淚水,又像是盛滿了星光。
我點了點頭,很慢,但很肯定。
“嗯。” 我應了一聲,聲音依舊有些啞,但清晰無比,“是那個味兒。”
一瞬間,我看到她緊繃的肩膀驟然松弛下來,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她長長地、無聲地舒了一口氣,然后,眼圈迅速地紅了。她趕緊低下頭,用手背飛快地擦了一下眼角,再抬起頭時,臉上已經(jīng)努力擠出了一個笑容,雖然那笑容看起來快要哭出來一樣。
“好吃就…… 就多吃點。” 她又夾了一塊肉放到我碗里,自己也端起碗,拿起筷子,小口小口地開始吃,始終不敢再看我的眼睛。
我們就這樣,面對面,沉默地吃著這頓突如其來的晚飯。
屋子里很安靜,只有筷子偶爾碰到碗邊的輕微聲響,和窗外隱約傳來的鄰里說話聲。紅燒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像一種無聲的語言,訴說著過往,也牽連著此刻。
我一口肉,一口飯地吃著。米飯蒸得也很好,軟硬適中,米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帶來一種極其踏實和滿足的慰藉。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像這樣,認真地、投入地吃一頓飯了。
吃到一半,我終究還是沒忍住,問出了那個盤旋已久的問題:
“你…… 怎么回來了?一個人?”
她夾菜的動作頓了一下,然后慢慢放下筷子,雙手捧著碗,指尖微微用力。
“嗯。” 她低低地應了一聲,像是在組織語言,“我爸…… 那年冬天還是沒挺過去。走了。”
我的心微微一沉。
“家里…… 欠了不少債。那個對象,” 她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聲音更低了,“他們家?guī)瓦€了債,但是…… 處了半年,合不來。他家里人也嫌我總惦記著出來做廚子,不像安分過日子的人。后來,就…… 就算了。”
她說得輕描淡寫,但我能想象得到,那半年,乃至之后的幾年,她過得并不容易。退婚在那個時候的小地方,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可想而知。
“我在老家找了個小飯館幫廚,攢了點錢。” 她繼續(xù)說著,語氣平靜了些,“后來聽說,這邊政策好了,私人開小飯館的多了起來。我就…… 就想回來試試。畢竟,這里…… 我待過,也熟悉。”
她終于抬起頭,看了我一眼,眼神復雜:“我回來…… 快三個月了。租了這個院子,前面本來想當?shù)昝妫掷m(xù)還沒辦好,就先接些附近鄰居、工廠訂做面點、熟食的活兒,維持著。”
三個月了。她回來三個月了。我們在這座不算太大的城市里,竟然一次也沒有遇到過。直到今天。
“我……” 她深吸了一口氣,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聲音帶著明顯的哽咽,“我打聽過你。知道你還在原來的廠子,知道你…… 一直一個人。”
她的眼淚終于忍不住,大顆地滾落下來,砸在桌面上,留下深色的印記。
“王東,我知道…… 我知道當初是我不好,是我沒堅持住…… 我不該就那么走了…… 對不起…… 真的對不起……” 她用手背胡亂地擦著眼淚,卻越擦越多,“我沒想打擾你的…… 我就是…… 就是今天看到你從路口過去,我…… 我沒忍住……”
她泣不成聲,后面的話都淹沒在了嗚咽里。
我看著她在對面哭得肩膀顫抖,像個迷路的孩子。心里那根扎了五年的刺,好像正在被這滾燙的淚水,一點點地融化,拔除。
我沒有說話,也沒有動。只是靜靜地聽著她的哭聲,看著她的眼淚。
所有的疑問,似乎都有了答案。所有的怨懟,在這一刻,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當年,我們都沒有錯。只是太年輕,扛不住生活的重壓。她選擇了家庭的責任,我選擇了無奈的放手。那是時代和命運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無奈。
而現(xiàn)在,她回來了。帶著一身廚藝,帶著滿心的愧疚和未曾熄滅的情意,回到了這座有我的城市。在這個黃昏,鼓起所有的勇氣,用一盒 “肉肉”,攔住了我的去路。
我放下筷子,碗里的飯已經(jīng)吃完了,肉也吃光了。胃里是暖的,心里是亂的,卻又有一種奇異的平靜。
我站起身。
她聽到動靜,抬起淚眼朦朧的臉,有些驚慌和無措地看著我。
我沒有看她,而是拿起那個空了的鋁飯盒和我的碗筷,轉(zhuǎn)身走向廚房的水池,擰開水龍頭,開始清洗。
水流嘩嘩作響。
她愣住了,呆呆地看著我的背影。
我仔細地洗刷著飯盒,洗掉上面的油漬,就像想要洗掉這五年橫亙在我們之間的隔閡與塵埃。洗好了,用干凈的抹布擦干水珠,然后轉(zhuǎn)身,走回桌邊,將那個光潔如新的飯盒,輕輕放在她面前。
她依舊怔怔地看著我。
我拉過椅子,重新坐下,看著她的眼睛。她的眼圈紅紅的,鼻尖也紅紅的,臉上還掛著淚痕,看起來有些狼狽,卻又無比真實。
“手藝沒丟,” 我開口,聲音平靜,甚至帶著一絲我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溫和,“比以前還好。”
她眨了眨眼睛,長長的睫毛上還沾著淚珠。
“以后,” 我頓了頓,迎著她難以置信的目光,繼續(xù)說,“別一個人吃‘肉肉’了。”
屋子里徹底安靜下來。
窗外的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鄰居家傳來電視節(jié)目的聲音,隱隱約約,像是另一個世界。
趙芳芳就那樣看著我,眼睛一點點地睜大,里面的淚水再次匯聚,但這一次,不再是悲傷和悔恨,而是巨大的、幾乎要將她淹沒的驚喜和難以置信。
她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一個字也發(fā)不出來,只是用力地、重重地點頭,眼淚隨著點頭的動作,撲簌簌地往下掉。
我看著她,五年來的空落和沉寂,仿佛在這一刻,被這眼淚,被這紅燒肉的香氣,被這句 “以后別一個人吃‘肉肉’了”,一點點地填滿了。
我知道,有些東西,回來了。
或許,它從未真正離開過。
屋外,秋風依舊,吹動著落葉。
屋內(nèi),燈光昏黃,飯菜的余溫尚在,映照著兩個重新找到彼此的人。
故事,似乎才剛剛開始。
重嘗 “肉肉”,情絲再續(xù)
我望著趙芳芳,只覺千言萬語都凝在了這一句 “以后,別一個人吃‘肉肉’了” 里 。她眼中淚光閃爍,那是被幸福擊中后的難以置信,過往的悲傷與愧疚,在這一刻都化作了破涕為笑的驚喜 。她用力地點著頭,淚水不受控制地滾落,仿佛要把這些年的委屈與思念都一并宣泄出來。
我伸出手,輕輕為她擦去臉上的淚水,動作帶著些許生疏,卻滿是溫柔。她微微顫抖著,反手握住了我的手,那雙手依舊柔軟,卻多了些生活留下的薄繭。我們就這樣靜靜地對視著,無需言語,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心中的波瀾。
窗外,夜色漸濃,月光透過斑駁的樹影灑在小院里,給這個平凡的夜晚添了幾分靜謐與溫柔。屋內(nèi),昏黃的燈光搖曳,映照著我們兩張久違重逢的臉龐,也映照著這份失而復得的愛情 。
“這些年,你一定吃了不少苦。” 我打破了沉默,聲音里滿是心疼。趙芳芳搖了搖頭,嘴角泛起一抹笑意:“都過去了,現(xiàn)在你回來了,一切都值得。” 她的話語簡單,卻如暖流般淌入我的心間,讓我明白,無論時光如何流轉(zhuǎn),那份藏在心底的愛從未消散。
我們聊起了這些年各自的生活,她講著在老家飯館幫廚時的辛苦,為了學一道新菜,常常在廚房忙碌到深夜;我訴說著工作上的瑣碎,雖然平淡,卻也有著自己的堅持。那些曾經(jīng)以為無法言說的過往,此刻在我們的交談中變得云淡風輕,因為我們都知道,最重要的是此刻,是我們又重新找回了彼此。
不知不覺,夜已深了。我起身準備離開,趙芳芳送我到門口,我們的手依舊緊緊相牽,仿佛生怕一松開,這美好的一切就會消失不見。
“明天,我還能來找你嗎?” 我輕聲問道。趙芳芳用力地點點頭,眼中滿是期待:“當然,我等你。”
我跨上自行車,回頭看著她,月光下,她的身影顯得格外溫柔。“回去吧,注意安全。” 她叮囑道。我應了一聲,騎著車緩緩離開,一路上,腦海里都是她的笑容,還有那熟悉的 “肉肉” 味道。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下班后都會來到這個小院,幫著趙芳芳準備食材,聽她講述新學的菜譜。我們一起在院子里種下了更多的花草,讓這個小小的院子充滿了生機。趙芳芳的面點生意越來越好,而我也在工作之余,幫她一起籌備著飯館的開業(yè)。
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芳芳紅燒肉” 飯館正式開張了。招牌菜自然是那道讓我們重拾愛情的紅燒肉,色澤紅亮,肥而不膩,每一口都飽含著幸福的味道。飯館里人來人往,大家都被這美味的紅燒肉所吸引,而我和趙芳芳,也在這煙火人間里,守著屬于我們的愛情。
每當夜幕降臨,我們會關上店門,坐在院子里,看著天上的星星,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曾經(jīng)的分離讓我們更加珍惜如今的相聚,那些關于 “肉肉” 的回憶,成為了我們愛情最堅實的基石。
生活依舊平凡,卻因為有了彼此,而變得閃閃發(fā)光。我們知道,未來或許還會有風雨,但只要我們手牽手,就沒有什么能夠?qū)⑽覀兎珠_。在這個充滿愛的小院里,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書寫著屬于我們的幸福篇章。
是個女人,系著一條藍底白花的圍裙,圍裙上還沾著些面粉的痕跡。她站在那兒,身后是尋常百姓家的煙火氣,身前是落葉飄零的秋意。夕陽的余暉透過枝葉的縫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駁跳躍的光點。
是趙芳芳。
五年了。她好像沒什么大變樣,還是那樣好看。頭發(fā)松松地挽在腦后,露出光潔的額頭,眼睛看著我的時候,里面有些我讀不懂的情緒,像是緊張,又像是別的什么。風吹起她額前的幾縷碎發(fā),也吹動了她的衣角。她就那樣站著,和我記憶里那個決絕離開的身影,恍惚間重疊在了一起。
時間好像在這一刻打了個磕絆。
“王東,” 她又叫了一聲我的名字,聲音比剛才清晰了些,雙手卻在身前無意識地絞著那條圍裙的邊角,“聽說…… 聽說你還沒結(jié)婚。”
我沒說話,只是覺得捏著車把手的手指有些發(fā)僵,指節(jié)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車把上掛著的勞保毛巾也不再晃悠,垂頭喪氣地耷拉著。喉嚨里有點干,像是有東西堵著。該說什么?問她怎么在這里?問她這五年過得怎么樣?還是該像那些八點檔的電視劇里演的那樣,云淡風輕地笑笑,說 “好久不見”?
可我一點也笑不出來。五年前那個冬天,她提著行李頭也不回地走進火車站檢票口的背影,像一根細小的刺,一直扎在心口某個不常觸碰的角落,平日里無知無覺,一旦碰了,還是隱隱地疼。
我們那時候,太年輕了。
見我不答話,趙芳芳的臉上掠過一絲窘迫,臉頰微微泛了紅。她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側(cè)身從旁邊拿起一個東西,遞到我面前。
是一個長方形的鋁飯盒,舊舊的,邊角有些磕碰的痕跡,但擦得很干凈。
“王東,” 她看著我,眼睛里有光在閃動,聲音輕輕的,卻像一顆小石子投進我沉寂多年的心湖,“想不想…… 再吃一次我做的肉肉?”
飯盒的蓋子蓋著,但縫隙里,絲絲縷縷的香氣還是頑強地鉆了出來。
那是一種無比熟悉,卻又遙遠得像是上輩子的味道 —— 紅燒肉的味道。是醬油和糖色恰到好處混合的醇厚醬香,是肥肉部分即將融化未融化時的豐腴肉香,是她在那個我們租住的、只有十平米的小屋里,守在煤球爐子邊,用小火慢慢煨出來的,屬于我們貧窮戀愛歲月里,最奢侈、也最溫暖的記憶。
我愣住了,看著那飯盒,看著她微微顫抖的手,看著她泛紅的臉頰和期待又忐忑的眼神。所有預設的冷漠、疏離、甚至是可能的怨懟,在這一刻,在這熟悉的香氣面前,土崩瓦解。
那些被時光塵封的、關于 “肉肉” 的回憶,洶涌地漫了上來。
清貧歲月,愛與夢想
“東子,我們以后要是天天都能吃上肉,就好了。”說這話的時候,我和趙芳芳擠在我們那間位于城中村、冬天灌風夏天悶熱的出租屋里。那是 1982 年的冬天,外面下著冷雨,屋里唯一的熱源是那個小小的煤球爐子,爐子上坐著一個掉了不少瓷的搪瓷鍋,鍋里正咕嘟咕嘟地燉著東西。
不是肉,是白菜燉粉條,里面加了點豬油渣,已經(jīng)算是難得的葷腥了。
趙芳芳把頭靠在我肩膀上,我們倆裹著同一條舊毯子,看著鍋里冒出的白氣。她是飯店的學徒工,我是剛進廠沒多久的小會計,兩個人的工資加起來,交了房租,買了必要的米面油鹽,也就所剩無幾。吃肉,是一件需要精心計劃的大事。
“會的,” 我摟緊她瘦削的肩膀,下巴蹭著她柔軟的頭發(fā),信誓旦旦地說,“等以后我漲了工資,天天給你買肉吃,吃紅燒肉,一大碗!”
她就吃吃地笑,眼睛彎成好看的月牙:“吹牛!哪能天天吃啊,會膩的。”
“那就不天天吃,隔天吃!” 我豪氣干云。
“嗯!” 她用力點頭,往我懷里又縮了縮,“其實不用隔天,一個月能吃上一次你說的那種,油光锃亮、入口即化的紅燒肉,我就知足啦!”
她仰起臉,眼睛亮晶晶的:“東子,我跟師傅又學了一手哦!他說炒糖色火候最重要,不能急,慢了苦,快了顏色不上…… 下次,下次我們有錢買肉了,我一定能做得更好吃!”
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真正的廚師,能掌勺的那種。而在我們清貧的日子里,研究如何用有限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食物,成了我們共同的樂趣,或者說,是苦中作樂。
終于,在一個我拿到了一筆小小獎金的周末,我們決定奢侈一把。我去菜市場,精心挑選了一塊五花三層的帶皮五花肉,肥瘦相間,看起來就讓人心生歡喜。趙芳芳則如臨大敵,早早下了班,開始在公用廚房里忙碌。
那天晚上,當那碗紅潤油亮、香氣撲鼻的紅燒肉端上我們那張用木板和磚頭搭成的小桌子時,我們倆都激動得像過年。肉只有小小的一碗,她卻燉了很久,久到肉質(zhì)酥爛,用筷子輕輕一夾就能斷開,肥肉的部分幾乎是透明的,顫巍巍的,入口即化,瘦肉也吸飽了湯汁,一點也不柴。醬汁濃郁,咸中帶甜,恰到好處。
我們倆就著一鍋白米飯,吃得額頭冒汗,心滿意足。
“太好吃了!芳芳,你真是天才!” 我由衷地贊嘆,嘴角還沾著醬汁。
她看著我,笑得特別甜,特別得意,臉頰紅撲撲的:“是吧?我跟你說,我以后一定要開一家小飯館,招牌菜就是紅燒肉!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芳芳紅燒肉’!”
那晚,我們分吃了最后一塊肉,連碗底的醬汁都用米飯刮得干干凈凈。吃完,我們窩在椅子上,她靠著我,摸著圓滾滾的肚子,小聲說:
“東子,以后我們每次吃紅燒肉,都叫‘吃肉肉’好不好?聽起來就暖和,就開心。”
“好,” 我笑著捏捏她的鼻子,“聽你的,吃肉肉。”
“肉肉”,成了我們之間一個甜蜜的暗號,代表著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載著那段清苦卻充滿溫情的歲月里,最扎實的幸福感。
命運弄人,無奈分別
生活不總是充滿紅燒肉的甜蜜。1982 年底,趙芳芳家中突然遭遇變故,父親病重,急需一大筆錢進行手術。她的母親在電話里哭著求她回去,還告訴她,在老家給她找了個家境殷實的對象,對方愿意幫忙承擔這筆巨額的醫(yī)療費用 。這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里。
那段時間,我們被痛苦和掙扎徹底籠罩。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會計,家庭條件也十分有限,面對如此高額的手術費,我感到深深的無力,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錢來幫助她。我看著她在電話亭和出租屋之間來回奔波,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眼睛常常布滿血絲,整個人迅速地憔悴下去,我的心就像被無數(shù)根針扎著一樣。
爭吵開始頻繁地出現(xiàn)在我們之間。我們?yōu)殄X爭吵,為未來爭吵,為那些我們無法掌控的現(xiàn)實爭吵。每一次爭吵過后,我們都陷入更深的痛苦和絕望之中,彼此都明白,這些矛盾不是靠爭吵就能解決的,但情緒上頭時,又控制不住自己。
我記得那個寒冷徹骨的晚上,和今天一樣冷。我們又一次激烈地爭吵,隨后她摔門而出。我一個人呆坐在冰冷的屋子里,時間仿佛凝固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內(nèi)心的恐懼和擔憂終于戰(zhàn)勝了一切,我發(fā)瘋似的沖出去找她。最后,在街角那個快要打烊的餛飩攤上找到了她。她孤獨地坐在那里,面前放著一碗早已涼透的餛飩,肩膀微微聳動,正無聲地哭泣著,那模樣讓我心疼不已。
我緩緩走過去,在她身邊坐下,什么話也說不出來,只是默默地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輕輕地披在她身上。她轉(zhuǎn)過頭,滿臉淚水地看著我,聲音沙啞得幾乎聽不清:“東子,我們…… 我們到底該怎么辦啊……” 我緊緊握住她冰涼的手,喉嚨像是被什么東西堵住了,根本說不出話。那種深深的無力感,如洶涌的潮水一般,將我徹底淹沒。我第一次如此痛恨自己的無能,連給自己心愛的女人一份安穩(wěn)生活的能力都沒有,連幫她分擔家庭重擔的辦法都想不出來。
最終,她還是做出了那個艱難的決定,選擇回到老家。1983 年初春,比現(xiàn)在還要寒冷。她提著那個小小的行李箱,站在火車站擁擠的人群里,身上穿著我們一起去百貨大樓買的、她最喜歡的紅色格子外套,可臉色卻異常蒼白,毫無血色。
“王東,” 她低著頭,不敢直視我的眼睛,聲音里帶著無盡的悲傷和無奈,“我…… 我得回去了。家里…… 真的等不了了。” 我沉默著,把身上所有的錢,甚至連毛票都湊在一起,顫抖著塞進她的口袋里。她一開始不肯要,拼命地推拒,我?guī)缀跏鞘Э氐氐秃穑骸澳弥÷飞腺I點吃的。” 她不再推辭,淚水奪眶而出,大顆大顆地砸在我的手背上,滾燙滾燙的,仿佛要灼傷我的皮膚。
“對不起……” 她泣不成聲。火車即將開動的哨聲尖銳地響起,如同一把利刃,割裂了我們之間的最后一絲聯(lián)系。她最后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復雜得如同亂麻,有痛苦,有愧疚,有不舍,或許還有一絲對未知生活的解脫?我根本看不分明。然后,她轉(zhuǎn)身,快步擠進了檢票的人群,那個紅色的格子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里,再也看不見了。
我沒有追上去,因為我心里清楚,我根本留不住她。她背負著家庭的重擔,那是她無法逃避的責任,而我,給不了她此刻最需要的幫助。
她走后,我仿佛丟了半條命,大病了一場。病好后,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軌道,每天上班、下班、吃飯、睡覺。可只有我自己知道,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已經(jīng)被抽走了,我的世界變得空洞而乏味。我再也不吃紅燒肉了,只要一聞到那個味道,心里就像被一塊大石頭堵住,難受得喘不過氣。家里那個我們曾經(jīng)一起燉肉的搪瓷鍋,也被我毫不猶豫地扔掉了,仿佛這樣就能把那段痛苦的回憶一起扔掉。
時間就像一個蹩腳的醫(yī)生,雖然無法徹底治愈傷口,卻能讓人慢慢習慣疼痛。五年的時間,就這么悄無聲息地過去了。我按部就班地工作,從一個學徒工變成了正式會計,工資也漲了一些,單位還分了一間小小的筒子樓宿舍。期間有人給我介紹對象,我也見過幾個,可每次都是吃一頓飯就沒有了下文。我也說不上到底是為什么,就是覺得一切都沒意思,心里空蕩蕩的,對這些事情完全提不起興趣。我以為自己已經(jīng)徹底忘了她,忘了那些關于 “肉肉” 的美好往事。
直到今天,在這個飄滿梧桐葉的黃昏,她如同一顆突然闖入的流星,毫無預兆地出現(xiàn),帶著那個舊飯盒,和那句讓我瞬間回到過去的:“想不想再吃一次肉肉?” 那些被我拼命壓抑在心底的回憶,如決堤的洪水一般,洶涌地席卷而來 。
時光流轉(zhuǎn),驚喜重逢
巷子口的風還在吹,帶著晚秋的涼意,拂過我的臉頰,也吹動了趙芳芳額前的發(fā)絲。
那縷從飯盒縫隙里鉆出的、熟悉又陌生的肉香,像一只無形的手,輕輕地,卻又固執(zhí)地,撬開了我緊閉的心扉。
我看著她遞過來的飯盒,又抬起眼,看向她的眼睛。那雙曾經(jīng)盛滿了快樂和憧憬,后來又盛滿了淚水和掙扎的眼睛,此刻正清晰地映出我有些怔忪的模樣。里面有緊張,有期待,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脆弱。
我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發(fā)現(xiàn)喉嚨干澀得發(fā)不出聲音。捏著車把手的手指,不知不覺地松開了些。
她見我一直不說話,眼神一點點黯淡下去,舉著飯盒的手也微微往回縮了縮,臉上掠過一絲難堪和自嘲的笑:“我…… 我就是隨口一說,你別……”
“在哪兒吃?”
我打斷了她,聲音有些沙啞,連自己都愣了一下。
她顯然也愣住了,眼睛倏地睜大,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我。
我深吸了一口氣,秋日清冷的空氣涌入肺腑,讓混沌的腦子清醒了些。我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重復了一遍,聲音比剛才順暢了些:“我說,在哪兒吃?總不能…… 就站在這巷子口吧?”
巨大的、顯而易見的喜悅,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間在她臉上蕩漾開來。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是落滿了星子,臉頰也更紅了,連說話都有些語無倫次:“啊!對,對!不能在這…… 你…… 你跟我來!”
她說著,幾乎是雀躍地轉(zhuǎn)過身,示意我跟上。她走在我前面幾步遠的地方,腳步輕快,藍底白花的圍裙帶子在身后一飄一飄的。
我推著自行車,跟在她后面,車輪碾過地上的落葉,依舊沙沙作響。心臟在胸腔里,后知后覺地,開始一下下,沉重而又清晰地跳動起來。
這條巷子我很少進來,青石板的路面,兩邊是些老舊的平房,有些門口還堆著煤球。偶爾有炊煙和炒菜的香味從窗戶里飄出來,帶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她在一扇漆成墨綠色的木門前停了下來。門有些舊了,油漆斑駁。她掏出鑰匙,打開門,側(cè)身讓我進去。
“進來吧,有點亂,你別介意。” 她小聲說,帶著點不好意思。
我把自行車靠在門邊的墻上,猶豫了一下,還是抬腳邁了進去。
是一個小小的院子,不大,但收拾得還算干凈。角落里種著些叫不上名字的花草,在秋風中有些凋零。正面是三間平房,窗戶上貼著普通的窗花。
她引著我走進中間那間,看樣子是兼做了客廳和餐廳。屋子里的陳設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有些簡陋。一張四方桌,幾把椅子,一個碗柜,角落里放著些炊具和面粉袋,看來她平時就在這里工作。但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條,窗明幾凈。空氣中,除了那誘人的紅燒肉香氣,還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面食發(fā)酵后的甜香。
“你…… 你先坐。” 她手腳麻利地搬開一把椅子,又趕緊去拿抹布擦了擦本就干凈的桌面,“我再去炒個青菜,很快就好。”
她把那個鋁飯盒放在桌子中央,轉(zhuǎn)身就鉆進了旁邊大概是廚房的小隔間里。里面立刻傳來了嘩嘩的水聲和切菜的篤篤聲。
我在椅子上坐下,雙手放在膝蓋上,有些無所適從。目光不由自主地打量起這個小小的空間。墻上掛著一個小鏡框,里面是一張她穿著白色廚師服的照片,笑得自信而燦爛。窗臺上放著一個小收音機。除此之外,再沒有什么多余的裝飾。
這里,就是她如今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嗎?她一個人?這五年,她是怎么過來的?那個老家介紹的對象呢?無數(shù)個問題在我腦海里盤旋,卻一個也問不出口。
廚房里炒菜的聲音停了下來。她端著一盤清炒小油菜走了出來,綠油油的,看著就很清爽。她把菜放在桌上,又轉(zhuǎn)身拿出兩個碗,兩雙筷子,動作利落,卻始終微微低著頭,不太敢看我的眼睛。
“吃…… 吃飯吧。” 她小聲說,在我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雙手又習慣性地絞在了一起。
我的目光,落在了那個鋁飯盒上。
她注意到了我的視線,像是終于鼓起了勇氣,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打開了飯盒的蓋子。
頓時,更加濃郁醇厚的香氣撲面而來,充滿了整個房間。
飯盒里,碼得整整齊齊的,正是我記憶中的紅燒肉。一塊塊五花肉,呈現(xiàn)出誘人的、紅潤透亮的琥珀色,肥肉部分晶瑩剔透,仿佛下一秒就要融化,瘦肉部分吸飽了湯汁,紋理分明。醬汁濃郁粘稠,包裹著每一塊肉。旁邊還配了幾顆焯過水的青菜心,解膩。
和記憶里的那一碗,一模一樣。不,甚至看起來更精致,更誘人。
我的喉嚨不自覺地滾動了一下。
她拿起筷子,夾起一塊最大的、顫巍巍的肉,放到了我的碗里,動作輕柔,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期待。
“嘗嘗看,” 她聲音很輕,像羽毛拂過心尖,“還是不是…… 以前的味兒?”
我看著碗里那塊油光誘人的肉,又抬頭看了看她。她緊張地盯著我,嘴唇微微抿著,呼吸都似乎放輕了。
我拿起筷子,手指竟有些微的顫抖。夾起那塊肉,送到嘴邊,張口,咬下。
熟悉的味道瞬間在口腔里炸開。
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瘦肉酥爛,絲毫不柴。咸甜適口,醬香濃郁。是八角、桂皮的香料氣息,是炒糖色帶來的焦香,是黃酒揮發(fā)后留下的醇厚…… 所有味道的比例都恰到好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是她的味道。
是那個冬天,在我們狹小寒冷的出租屋里,能讓我們忘記所有煩惱,只覺得溫暖和滿足的味道。
是 “肉肉” 的味道。
一塊肉咽下去,食道和胃里都暖了起來。那股暖意,似乎還順著血液,流向了四肢百骸,流向了那個沉寂了五年的、冰冷的角落。
我低著頭,看著碗里剩下的半塊肉,久久沒有說話。
“怎么樣?” 她忍不住又問了一遍,聲音里帶著不易察覺的顫抖。
我放下筷子,抬起頭,看向她。
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我,里面有光在閃爍,像是蓄滿了淚水,又像是盛滿了星光。
我點了點頭,很慢,但很肯定。
“嗯。” 我應了一聲,聲音依舊有些啞,但清晰無比,“是那個味兒。”
一瞬間,我看到她緊繃的肩膀驟然松弛下來,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她長長地、無聲地舒了一口氣,然后,眼圈迅速地紅了。她趕緊低下頭,用手背飛快地擦了一下眼角,再抬起頭時,臉上已經(jīng)努力擠出了一個笑容,雖然那笑容看起來快要哭出來一樣。
“好吃就…… 就多吃點。” 她又夾了一塊肉放到我碗里,自己也端起碗,拿起筷子,小口小口地開始吃,始終不敢再看我的眼睛。
我們就這樣,面對面,沉默地吃著這頓突如其來的晚飯。
屋子里很安靜,只有筷子偶爾碰到碗邊的輕微聲響,和窗外隱約傳來的鄰里說話聲。紅燒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像一種無聲的語言,訴說著過往,也牽連著此刻。
我一口肉,一口飯地吃著。米飯蒸得也很好,軟硬適中,米香和肉香混合在一起,帶來一種極其踏實和滿足的慰藉。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像這樣,認真地、投入地吃一頓飯了。
吃到一半,我終究還是沒忍住,問出了那個盤旋已久的問題:
“你…… 怎么回來了?一個人?”
她夾菜的動作頓了一下,然后慢慢放下筷子,雙手捧著碗,指尖微微用力。
“嗯。” 她低低地應了一聲,像是在組織語言,“我爸…… 那年冬天還是沒挺過去。走了。”
我的心微微一沉。
“家里…… 欠了不少債。那個對象,” 她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聲音更低了,“他們家?guī)瓦€了債,但是…… 處了半年,合不來。他家里人也嫌我總惦記著出來做廚子,不像安分過日子的人。后來,就…… 就算了。”
她說得輕描淡寫,但我能想象得到,那半年,乃至之后的幾年,她過得并不容易。退婚在那個時候的小地方,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可想而知。
“我在老家找了個小飯館幫廚,攢了點錢。” 她繼續(xù)說著,語氣平靜了些,“后來聽說,這邊政策好了,私人開小飯館的多了起來。我就…… 就想回來試試。畢竟,這里…… 我待過,也熟悉。”
她終于抬起頭,看了我一眼,眼神復雜:“我回來…… 快三個月了。租了這個院子,前面本來想當?shù)昝妫掷m(xù)還沒辦好,就先接些附近鄰居、工廠訂做面點、熟食的活兒,維持著。”
三個月了。她回來三個月了。我們在這座不算太大的城市里,竟然一次也沒有遇到過。直到今天。
“我……” 她深吸了一口氣,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聲音帶著明顯的哽咽,“我打聽過你。知道你還在原來的廠子,知道你…… 一直一個人。”
她的眼淚終于忍不住,大顆地滾落下來,砸在桌面上,留下深色的印記。
“王東,我知道…… 我知道當初是我不好,是我沒堅持住…… 我不該就那么走了…… 對不起…… 真的對不起……” 她用手背胡亂地擦著眼淚,卻越擦越多,“我沒想打擾你的…… 我就是…… 就是今天看到你從路口過去,我…… 我沒忍住……”
她泣不成聲,后面的話都淹沒在了嗚咽里。
我看著她在對面哭得肩膀顫抖,像個迷路的孩子。心里那根扎了五年的刺,好像正在被這滾燙的淚水,一點點地融化,拔除。
我沒有說話,也沒有動。只是靜靜地聽著她的哭聲,看著她的眼淚。
所有的疑問,似乎都有了答案。所有的怨懟,在這一刻,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當年,我們都沒有錯。只是太年輕,扛不住生活的重壓。她選擇了家庭的責任,我選擇了無奈的放手。那是時代和命運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無奈。
而現(xiàn)在,她回來了。帶著一身廚藝,帶著滿心的愧疚和未曾熄滅的情意,回到了這座有我的城市。在這個黃昏,鼓起所有的勇氣,用一盒 “肉肉”,攔住了我的去路。
我放下筷子,碗里的飯已經(jīng)吃完了,肉也吃光了。胃里是暖的,心里是亂的,卻又有一種奇異的平靜。
我站起身。
她聽到動靜,抬起淚眼朦朧的臉,有些驚慌和無措地看著我。
我沒有看她,而是拿起那個空了的鋁飯盒和我的碗筷,轉(zhuǎn)身走向廚房的水池,擰開水龍頭,開始清洗。
水流嘩嘩作響。
她愣住了,呆呆地看著我的背影。
我仔細地洗刷著飯盒,洗掉上面的油漬,就像想要洗掉這五年橫亙在我們之間的隔閡與塵埃。洗好了,用干凈的抹布擦干水珠,然后轉(zhuǎn)身,走回桌邊,將那個光潔如新的飯盒,輕輕放在她面前。
她依舊怔怔地看著我。
我拉過椅子,重新坐下,看著她的眼睛。她的眼圈紅紅的,鼻尖也紅紅的,臉上還掛著淚痕,看起來有些狼狽,卻又無比真實。
“手藝沒丟,” 我開口,聲音平靜,甚至帶著一絲我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溫和,“比以前還好。”
她眨了眨眼睛,長長的睫毛上還沾著淚珠。
“以后,” 我頓了頓,迎著她難以置信的目光,繼續(xù)說,“別一個人吃‘肉肉’了。”
屋子里徹底安靜下來。
窗外的天色已經(jīng)暗了下來,鄰居家傳來電視節(jié)目的聲音,隱隱約約,像是另一個世界。
趙芳芳就那樣看著我,眼睛一點點地睜大,里面的淚水再次匯聚,但這一次,不再是悲傷和悔恨,而是巨大的、幾乎要將她淹沒的驚喜和難以置信。
她張了張嘴,想說什么,卻一個字也發(fā)不出來,只是用力地、重重地點頭,眼淚隨著點頭的動作,撲簌簌地往下掉。
我看著她,五年來的空落和沉寂,仿佛在這一刻,被這眼淚,被這紅燒肉的香氣,被這句 “以后別一個人吃‘肉肉’了”,一點點地填滿了。
我知道,有些東西,回來了。
或許,它從未真正離開過。
屋外,秋風依舊,吹動著落葉。
屋內(nèi),燈光昏黃,飯菜的余溫尚在,映照著兩個重新找到彼此的人。
故事,似乎才剛剛開始。
重嘗 “肉肉”,情絲再續(xù)
我望著趙芳芳,只覺千言萬語都凝在了這一句 “以后,別一個人吃‘肉肉’了” 里 。她眼中淚光閃爍,那是被幸福擊中后的難以置信,過往的悲傷與愧疚,在這一刻都化作了破涕為笑的驚喜 。她用力地點著頭,淚水不受控制地滾落,仿佛要把這些年的委屈與思念都一并宣泄出來。
我伸出手,輕輕為她擦去臉上的淚水,動作帶著些許生疏,卻滿是溫柔。她微微顫抖著,反手握住了我的手,那雙手依舊柔軟,卻多了些生活留下的薄繭。我們就這樣靜靜地對視著,無需言語,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心中的波瀾。
窗外,夜色漸濃,月光透過斑駁的樹影灑在小院里,給這個平凡的夜晚添了幾分靜謐與溫柔。屋內(nèi),昏黃的燈光搖曳,映照著我們兩張久違重逢的臉龐,也映照著這份失而復得的愛情 。
“這些年,你一定吃了不少苦。” 我打破了沉默,聲音里滿是心疼。趙芳芳搖了搖頭,嘴角泛起一抹笑意:“都過去了,現(xiàn)在你回來了,一切都值得。” 她的話語簡單,卻如暖流般淌入我的心間,讓我明白,無論時光如何流轉(zhuǎn),那份藏在心底的愛從未消散。
我們聊起了這些年各自的生活,她講著在老家飯館幫廚時的辛苦,為了學一道新菜,常常在廚房忙碌到深夜;我訴說著工作上的瑣碎,雖然平淡,卻也有著自己的堅持。那些曾經(jīng)以為無法言說的過往,此刻在我們的交談中變得云淡風輕,因為我們都知道,最重要的是此刻,是我們又重新找回了彼此。
不知不覺,夜已深了。我起身準備離開,趙芳芳送我到門口,我們的手依舊緊緊相牽,仿佛生怕一松開,這美好的一切就會消失不見。
“明天,我還能來找你嗎?” 我輕聲問道。趙芳芳用力地點點頭,眼中滿是期待:“當然,我等你。”
我跨上自行車,回頭看著她,月光下,她的身影顯得格外溫柔。“回去吧,注意安全。” 她叮囑道。我應了一聲,騎著車緩緩離開,一路上,腦海里都是她的笑容,還有那熟悉的 “肉肉” 味道。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下班后都會來到這個小院,幫著趙芳芳準備食材,聽她講述新學的菜譜。我們一起在院子里種下了更多的花草,讓這個小小的院子充滿了生機。趙芳芳的面點生意越來越好,而我也在工作之余,幫她一起籌備著飯館的開業(yè)。
終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芳芳紅燒肉” 飯館正式開張了。招牌菜自然是那道讓我們重拾愛情的紅燒肉,色澤紅亮,肥而不膩,每一口都飽含著幸福的味道。飯館里人來人往,大家都被這美味的紅燒肉所吸引,而我和趙芳芳,也在這煙火人間里,守著屬于我們的愛情。
每當夜幕降臨,我們會關上店門,坐在院子里,看著天上的星星,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曾經(jīng)的分離讓我們更加珍惜如今的相聚,那些關于 “肉肉” 的回憶,成為了我們愛情最堅實的基石。
生活依舊平凡,卻因為有了彼此,而變得閃閃發(fā)光。我們知道,未來或許還會有風雨,但只要我們手牽手,就沒有什么能夠?qū)⑽覀兎珠_。在這個充滿愛的小院里,我們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書寫著屬于我們的幸福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