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品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續航能效要求適時調整、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逐步完善……近期,我國汽車產業相關標準建設正在進一步加速,不僅現有標準不斷提高要求,同時,圍繞新技術新賽道的標準也在持續完善。業內專家指出,隨著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深度轉型,標準體系建設正成為支撐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石。相關標準的完善不僅有助于引導汽車產業的良性發展,也將進一步夯實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基礎。
標準體系加快完善 覆蓋多個關鍵領域
近期汽車領域標準完善動作連連。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宣布組織制修訂了多項汽車領域審查要求,并公開征求意見。據了解,修訂后相關審查要求全面提高了企業智能化、網聯化相關能力要求和生產準入門檻,對于汽車產品的要求也新引入可靠性等涉及車輛質量、安全的相關標準和要求。
從細分領域來看,智能化與網聯化方面,標準體系建設正全面提速。不久之前,工信部公開征求《智能網聯汽車 組合駕駛輔助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意見。此外記者還從權威人士處獲悉,L3/L4級自動駕駛標準正在加緊制定,預計2026年發布。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新聞發布會上提到,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持續完善。累計發布國家和行業標準88項,加快組合駕駛輔助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自動緊急制動系統等急需標準研制,深度參與自動駕駛相關國際標準法規制定協調。
![]()
圖為近日觀眾在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了解國產智能汽車。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在綠色領域,中國也在持續推進相關標準的完善和升級。不久前,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公告2026至2027年減免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明確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有關技術要求調整等情況,節能汽車不同車型的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均進一步加嚴。
“我國汽車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建設近年來取得積極進展,已構建覆蓋汽車碳管理、綠色制造、新能源汽車、循環利用等領域的標準體系。”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鄭天雷表示,例如,在新能源汽車標準領域,目前已有近140項標準,覆蓋整車、系統、部件等全產業鏈各個環節。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汽車產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姚垠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汽車產業標準體系正在不斷優化,重點領域汽車標準體系建設不斷加強。
“整體來看,我國對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較大,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政策出臺頻繁且具有前瞻性。標準的制定通常結合國家戰略,能夠推動整個行業的協同發展。同時,在一些新興領域(如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自動駕駛等)的技術發展較為迅速,相關標準能夠及時反映技術進步,推動產業鏈創新。”姚垠國說。
護航合規引領創新 夯實產業發展底座
不少專家指出,標準體系的完善不僅可以引領汽車產業的良性發展,還能為新技術的落地提供良好基礎。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需要進一步完善準入審查要求,強化企業研發生產能力、品牌和商標管理、售后服務保障能力等要求,提高生產企業準入審查相應門檻,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決維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
以近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車船稅優惠技術要求的提升為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電動車能耗指標的完善對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大型車輛在電耗和油耗方面的節能潛力亟待挖掘。通過進一步提高降低能耗的要求,可以助力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同時推動技術進步和產品設計優化。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標準化研究院總工程師孫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標準具有雙重使命,既通過護航合規約束安全的底線,又通過標準引領技術創新,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標準法規可以助力技術創新,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可以在創新過程中扮演‘穩定器’的角色。例如,針對電子電器標準體系,作為汽車體系的重要一部分,同時也是所有智能網聯汽車功能‘大廈’的‘地基’,其創新和發展更需要標準體系來形成基礎安全底座。同時,在車用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標準又發揮著重要的引領和規模化應用作用。”孫航說。
此外,標準體系的完善也是中國汽車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礎。“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加速擁抱全球市場。隨著技術的標準化,中國的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技術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獲得更廣泛的認可,甚至可能成為全球技術標準的引領者。這為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機會,并促進了中外市場的互通互聯。”姚垠國說。
體系短板亟待補齊 助力新技術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在完善過程中,我國汽車產業標準體系建設面臨的一些瓶頸仍有待突破。
某頭部車企負責人此前提到,標準先行與生態協同是引導汽車產業突破的重要路徑。當前,標準的制定與產業突破之間確實存在一定的互相促進作用,但在實際運行中仍有不足,尤其在新技術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如智能網聯技術、固態電池等領域,標準的制定需要盡快跟上技術突破的步伐。例如在車路云一體化領域,接口和數據標準的統一亟待解決,制約了相關技術和產業的落地,需要加快標準完善,助力新技術落地。
“在汽車產業綠色發展領域,中國還需要持續完善標準體系,尤其是針對固態電池、換電等新模式、新技術,重新梳理和完善標準體系,填補標準空白。同時也需要加強重點領域標準研究,包括碳管理、節能、新能源汽車、循環利用等領域的標準,需要在短時間內加快制定進度,形成更完善的技術支撐。”鄭天雷說。
姚垠國表示,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標準體系還存在制定過程中協同不足、制定參與主體有限、國際化程度較低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
“標準的制定和執行涉及多個部門和組織,需要推動相關部門建立跨部門的溝通機制,形成統一協調的工作平臺。同時,當前標準制定主要由大型企業和少數科研機構主導,而中小企業和消費者的參與較為有限,消費者作為最終使用者,其需求也尚未得到足夠關注。可以通過建立多層次的參與平臺,鼓勵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參與到標準的制定過程中。在標準制定國際化方面,可以加強國際合作,同時強化技術創新與國際標準協調,在新技術關鍵領域更積極參與。”姚垠國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