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子墨
“中國擁有數千萬網絡文學作者和大量優質故事素材,卻始終缺乏像《海賊王》《火影忍者》那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超級IP。而我們的目標,正是打造出屬于中國的《海賊王》。”劇點短劇&靈矩動漫創始人王樹波告訴我們。
近兩年,中國影視行業持續復蘇。豎屏短劇呈現爆發式增長,成為文化輸出的新載體。據艾瑞咨詢預測,2025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00億元。與此同時,國產動畫電影也迎來新一輪增長,《羅小黑戰記2》登陸海外院線,《浪浪山小妖怪》創下票房新高。動畫不再只是兒童的專屬,越來越多成年人也開始走進影院,為國漫買單。
當短劇與動漫這兩大熱門賽道相遇,再注入AI技術的賦能,所催生出的AI動漫短劇,能否成為下個內容產業的新藍海?今年上半年,一直深耕真人短劇的劇點短劇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果斷轉型布局動漫短劇,并成立靈矩動漫公司。通過自研AI智能體,推出《末日壁壘》《無敵煉氣期》等全網播放量突破6000萬的多部熱門作品。
![]()
作為從網文寫手一路走來的創業者,王樹波親歷了內容創作從“日夜碼字”到“AI生成”的時代變遷。他也深感榮幸能投身這場浪潮,并以從業者身份,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貢獻一份力量。
那么,從真人短劇到AI動漫短劇,靈矩動漫究竟做了哪些探索與突破?
(以下為采訪內容整理)
揚帆出海:首先,請您做下自我介紹并分享下目前團隊的整體情況。
王樹波:我是劇點短劇和靈矩動漫的創始人兼總經理,之前連續創業多年,早期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創辦了知名公司掌中云小說。在AI時代創立了劇點短劇和靈矩動漫,其中劇點短劇是一家綜合性豎屏短劇平臺,具備完整的短劇制作自閉環體系,從內容生產到發行鏈路都非常完善,目前也是短劇領域Top級的公司。
靈矩動漫是我們在短劇時期探索出的新業務,結合AI技術發現了新風口,雖然我們不是第一家入場,但反應速度非常快。目前團隊約200人,其中制作端約150人,包括導演、編輯、編劇、抽卡師、后期等人員;其余為發行人員,負責賬號運營(如抖音、快手等平臺)以及整個發行鏈路的投放工作。
揚帆出海:當前短劇行業競爭白熱化,傳統動漫制作周期長、成本高,而AI技術的介入被視為關鍵變量。您認為AI對動漫短劇行業的核心變革是什么?
王樹波:創業做業務時,衡量一個生意能否成功的關鍵標準就是能否盈利,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成本問題。AI動漫的核心價值在于大幅降低了動漫行業的制作成本,將原本每集上百萬元、每分鐘數萬元的制作成本縮減到每分鐘僅需1000-1500元,實現了十倍的成本壓縮。
傳統動漫市場之所以發展緩慢,正是因為高昂的成本和門檻限制了參與團隊的數量。而AI技術的出現,通過拆解工作流程,讓普通人也能相對容易地進入這個行業,同時保持較低的制作成本,從而推動了行業的爆發式增長。這就是AI漫劇的核心優勢——成本低、生產門檻相對降低。
作為一家內容型公司,我們認為AI在內容創作領域大有可為。雖然普通公司難以自主研發AI模型,但在現有模型基礎上開發應用的空間非常廣闊。正如人們常說的“所有行業都值得用AI重做一遍”,作為專注于短劇、小說等內容創作的企業,在垂直領域深度應用AI工具必將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揚帆出海:您認為目前行業對AI的應用處于哪個階段?
王樹波:AI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甚至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按照我們原先的判斷,比如在動漫領域,預計明年才能實現3D動畫制作,但實際上今年就已經能用AI制作3D動畫了,這種進化速度令人驚訝。我認為當前的AI已經達到了可應用級別,能夠作為生產工具投入實際使用。
雖然現在制作3D動漫還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但技術上已經可以實現。整個行業的AI應用正處于從初級工具使用向3D動畫制作躍遷的過渡階段。可以說,AI創業的黃金期已經到來,應用領域的變革時機已經成熟。
揚帆出海:靈矩動漫目前重點布局的漫劇題材有哪些?對新入局者有哪些題材嘗試方面的建議?
王樹波:當前我們的產品形態主要基于抖音平臺的傳播特性,具有鮮明的短視頻屬性。動漫內容源于小說改編,本質上是短視頻節奏與小說題材的結合體,這就是漫劇的核心形態。漫劇題材涵蓋末日生存、玄幻復仇、腦洞創意等多種類型,都在市場上具有不錯的表現。但我認為題材選擇并非最關鍵因素,真正重要的是每個故事所呈現的敘事點、世界觀構建、情感表達和人物塑造的豐滿程度。
![]()
對于新手團隊,可以優先選擇市場表現穩定的都市類或召喚類題材切入。但基于抖音先進的算法推薦系統,只要故事足夠出色,無論什么題材都能精準匹配到目標受眾,都有可能成功,這也是我們內容創作的核心邏輯。
揚帆出海:能否分享一下靈矩動漫在漫劇制作過程中,AI具體參與了哪些環節?相比傳統人工制作,AI在效率、成本、創意擴展等方面帶來了哪些可量化的改變?
王樹波:我們幾乎所有的創作流程都在線上AI工具中完成,比如在分鏡創作環節,不再手動拆分鏡頭,而是使用AI自動完成分鏡設計;最近還開發了自動抽卡功能,AI可以自動生成畫面提示詞等創作素材。目前我們正在逐步探索AI在后期剪輯、配音、劇本創作等環節的應用,相信這也是行業共同的發展方向。
![]()
從效率和成本角度來看,AI帶來的提升非常顯著。我們的AI團隊現在一個月就能完成一部100分鐘的漫劇制作,這在傳統2D動畫制作中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成本方面,目前每分鐘制作成本控制在1000-1500元之間,一部劇成本在10-15萬元左右,相比傳統方式大幅降低,而且未來還有繼續下降的空間。雖然創意層面難以量化AI的具體貢獻,但在劇本創作中,AI已經開始發揮輔助作用。不過目前AI還無法完全獨立創作劇本,因為題材創作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揚帆出海:無論是真人短劇還是動漫短劇,出海已成必然趨勢,但文化適配仍是難點。AI怎樣才能幫助內容實現快速出海?靈矩動漫在出海方向上有怎樣的具體布局?
王樹波:在出海業務方面,我們雖然不及第一梯隊的公司做得出色,但我們自主研發了一套AI翻譯智能體系統。靈矩動漫的出海布局與短劇出海節奏類似,但有一個重要區別在于,我們創立靈矩動漫的初衷源于我作為網絡作者的背景認知。中國擁有數千萬網絡作者和大量優質故事,卻缺乏像《海賊王》《火影忍者》這樣的超級IP。
AI技術的出現降低了動漫制作成本,使我們能夠生產更多優質內容。未來出海戰略將聚焦打造超級IP,與日漫等頭部IP競爭,這是與短劇業務最大的不同。短劇側重投流和買量,而靈矩動漫承載著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雖然目前國內尚未孵化出這樣的超級IP,但我們已有明確思路并付諸實踐,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可能實現突破。未來的出海不僅是流量運營,更包含IP層面的推廣營銷,這也是我們正在探索的方向。
揚帆出海:盡管AI潛力巨大,但行業仍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復雜情感表達的動畫生成、劇情邏輯連貫性、用戶對“AI感”的接受度等。您認為當前AI動漫短劇最需要突破的技術短板是什么?靈矩動漫為此做了哪些事情?
王樹波:當前用戶對AI的接受度其實比我們預期的要高很多,但我們仍在持續優化產品細節。由于底層模型主要由大廠開發,我們更多是在應用層面進行調試,目前已與頭部大模型廠商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優化模型性能。
作為AI動漫領域的先行者,靈矩動漫正與這些廠商官方對接,通過調優使生成的人物動作更加生動自然。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漫劇與短劇一樣,核心在于故事內容,制作層面只占三成影響力,而故事質量占到七成。也就是說,只要故事足夠精彩,即使制作稍有不足,作品依然能夠獲得成功,這才是漫劇創作的根本邏輯。
揚帆出海:短劇/動漫制作依賴“策劃-編劇-美術-動畫-后期”的流水線,而AI的介入打破了這一模式。靈矩動漫目前的制作流程是如何設計的?在“人機協作”中,如何平衡AI生成的效率與人工把控的質量?
王樹波:每家公司的具體工作流各有不同,我們建立了內部特有“工作流”,主要是與投資的“巨日祿”軟件深度合作,并采用其作為主要工具。團隊結構相對簡單,由導演、抽卡師、后期人員和編劇等角色協作完成項目。對第三方模型進行調優后,形成專屬制作流程。
在平衡AI效率與人工質量把控方面,我們發現AI工具的使用效果與操作者的能力密切相關。以提示詞編寫為例,AI工作目前仍需通過提示詞調整來達到理想效果,但不同人員存在明顯差距,為此我們建立了內部培訓體系,重點培養精準編寫提示詞的能力。
雖然AI確實能提升效率,但關鍵還在于如何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靈矩動漫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已構建了完整的人才培養和工作流程體系。在AI時代,企業更應注重體系建設而非簡單挖人,因為每家公司的體系和工作流都具有獨特性,盲目照搬他人模式在未來發展中會暴露出嚴重問題。總的來說有兩個關鍵點,一方面是如何通過人才培養提升AI工具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完整體系。
揚帆出海:短劇主流模式是單集點播或廣告解鎖,而動漫更依賴IP衍生。當內容生產因AI大幅降本后,靈矩動漫如何設計商業模式?
王樹波: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基本認知,動漫行業的發展需要更多參與者加入,僅靠少數幾家公司是無法做大的。但參與行業必須結合自身優勢,因為這是一個需要上下游協同的產業鏈,找準自己的定位才能盈利,避免盲目跟風。特別要區分短劇和漫劇的不同特性,雖然漫劇具備短劇的推廣屬性,但它獨有的特點是IP衍生和周邊開發的潛力。
在商業模型設計上,核心在于如何打造自己的IP。IP成型后,可以依托規模達數千億級別的潮玩市場進行衍生開發,這個產業鏈非常完善,我們只需專注于IP創作,然后與下游的潮玩、衍生品公司合作即可。
![]()
總的來說,整個商業模式其實很簡單:根據公司特點打造IP,與產業鏈其他環節談好分成比例,形成聯動合作。不需要什么都做,只要做好自己最核心的IP創作部分,整個商業生態就能運轉起來。
揚帆出海:那您覺得這種商業模式是“可復制”的嗎?
王樹波:真人短劇不行,漫劇可以。真人短劇和漫劇存在本質差異,尤其是在IP開發方面。真人短劇很難進行IP孵化,也無法開發周邊衍生品,而漫劇則具備這一特殊屬性。雖然真人短劇賽道本身仍然具有巨大商業價值,但與漫劇的差異還是很大的。這種差異對于從短劇轉型做漫劇的公司來說需要理念轉變,特別是從內容創作角度來看,具備小說創作背景的人更能深刻理解這種差異。
揚帆出海:AI的高效生產會帶來大量內容,這些內容的長期價值(如IP衍生、品牌合作)如何保障?
王樹波:我們可以從《海賊王》《火影忍者》《七龍珠》等日本IP中學習如何保持長期價值。這些作品之所以經久不衰,關鍵在于故事和世界觀。比如《一拳超人》雖然已有多季,但依然保持熱度。一個IP能夠長久打動人心,核心在于故事;而能支撐長期連載的故事,必須依靠強大的世界觀。中國其實有很多擅長構建世界觀的創作人才,但他們需要合適的場景來釋放潛力。
靈矩動漫正在做這樣的探索,希望將中國的好故事打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IP,做出“中國的《海賊王》”。雖然距離理想還有很長的路,但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借助快速發展的AI技術,這個過程可能縮短至兩年左右。
未來,中國動漫有望挑戰日漫地位,并走向海外市場。打造一個持久IP,除了扎實的故事、可擴展的世界觀、立體的人設、合適的節奏與畫風等基本功,有時還需要一定的時機和運氣。
揚帆出海:AI生成內容可能涉及訓練數據的版權爭議、角色形象的肖像權風險等等。靈矩動漫如何避免相關問題?
王樹波:當前市場還不夠完善,我們也有意識地逐步規避,但暫時無法完全避免,因為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經階段,從初級到高級需要過程,無法跳過。為此,我們會增加人力進行復核,盡量避免侵權行為,同時也會提前與工具或模型方溝通,做好預防。
在劇本方面,我們積累了海量內容,編劇也擁有大量小說閱讀和創作經驗,能準確判斷是否存在抄襲。同時我認為,AI短期內難以替代人類,因為人的經驗是AI難以獲取和替代的,尤其在需要判斷的領域,人腦更具優勢。
揚帆出海:您作為曾經的原創小說作者,對如今AI寫小說如何看待?
王樹波:我不反對AI輔助創作,這將是必然趨勢。作為作者,我認為未來的創作模式會發生變化:作者不再只是碼字,而是通過與AI對話,提出要求、設定條件,由AI協助生成更精彩、用詞更準確的故事。
這只是一種新的創作方式,創作的核心思考仍然來自人本身。AI只是工具,無法替代人的大腦。我們應從更高維度看待它,在戰略上“藐視”它,把它當作輔助手段。大腦是AI永遠替代不了的,因此也無需擔心被替代。
揚帆出海:如今真人短劇的投放成本居高不下,漫劇是否會因內容差異化或用戶群體有針對性(如二次元),使得投放更集中,從而降低獲客成本?
王樹波:獲客成本在抖音體系內差異不大,主要區別在于受眾群體。真人短劇面向全年齡層,包括年輕人和中老年人;而目前的漫劇更偏向年輕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兩個滲透趨勢:一是動漫的年齡層正從低齡向高齡擴展,比如80后現在已40多歲,他們同樣看《七龍珠》《海賊王》等作品;二是用戶正從男頻逐步向女頻滲透,因此未來市場空間很大。
揚帆出海:針對不同區域市場,靈矩動漫的AI動漫短劇投放渠道選擇邏輯是什么?是否會根據區域用戶定制投放內容?
王樹波:我們海外投放目前還未開始,按計劃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末啟動。延遲的主要原因是,進行有效投放需要APP內有足夠的內容庫存。雖然目前我們的產能已是行業第一,但整個行業真正開始起量也才幾個月,內容沉淀還遠遠不夠。
我們會先嘗試在YouTube上進行社媒投放變現,以探索不同區域的用戶模型。因為海外用戶思維不同,初期投放會覆蓋多個區域,如北美、日韓、印尼及西語區等,根據實際數據來判斷市場反饋。
揚帆出海:方便分享一下對行業未來的展望,以及靈矩動漫的未來規劃或重點發力方向嗎?
王樹波:今年是行業發展初期,市場形成認知并初步養活了一批從業者。明年預計將進入爆發增長階段,短劇的日消耗指標有望從當前量級進一步突破。同時,明年對漫劇及其周邊衍生的探索會加速,預計下半年隨著內容積累會出現成功案例,各大平臺也將正式開始布局動漫出海,挑戰海外市場。
在此趨勢下,靈矩動漫堅持構建自身體系,注重人才培養、價值實現和薪酬待遇,團隊目標一致,致力于打造“中國的《海賊王》”。具體到產能上,今年Q4預計每月可以產出50-70部,明年目標月產能提升至300-500部,力爭在AI動漫的產能、質量、體量和人才上做到行業第一。雖然我們入局稍晚,但發展十分迅速,接下來公司將全力投入漫劇產業,相信AI漫劇未來有無限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