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的不僅是筷子塔,而且是集體生活中的協作根基,這正是法治社會對公民的基本要求。”近日,楚雄市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內掌聲陣陣,楚雄市人民檢察院聯合專業社工為楚雄州體育中學學生開展的“盲眼搭塔,共筑成長”團輔活動圓滿落幕。此次活動以“沉浸式”體驗為抓手,將團隊協作培育與未成年人法治保護深度融合,彰顯檢察機關立足職能、護航青春成長的責任擔當。
搭建平臺
針對體育學校學生群體在集體訓練、賽事協作中對團隊配合能力的特殊需求,楚雄市人民檢察院聯動社工力量,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搭建實踐教育平臺,通過“專業引導+趣味互動”的模式,把抽象的法治精神轉化為可感知的協作實踐。
“體育競技需要團隊協作,社會生活更需要規則意識與互助精神,這既是成長的必修課,又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素養。”活動伊始,檢察官與社工共同為學生闡明活動深意。
組隊協作
在“技能盲選組隊”環節,20名學生隨機抽取指揮者、遞料者、睜眼輔助者、閉眼搭建者等角色卡片,快速組建5支協作小隊。
“我擅長統籌規劃,能精準傳遞搭建指令。”“我反應快,保證材料及時到位。”隊員的自我介紹不僅完成破冰,而且踐行了“各盡其責、協同發力”的協作原則。
10分鐘的盲眼搭塔挑戰中,各角色形成嚴密協作鏈條:指揮者作為“團隊大腦”精準決策,遞料者化身“物資樞紐”高效響應,睜眼輔助者細致觀察,閉眼搭建者充分信任。其間,有的隊伍因指令偏差遭遇塔體坍塌,有的因配合不暢陷入停滯,但在檢察官與社工的引導下,學生們紛紛以“問題復盤”代替“相互指責”,最終全部達成“塔體立穩且高度超15厘米”的目標。
“蒙眼時特別依賴隊友的指令,就像遇到困難時要相信法律的保護一樣。”一名閉眼搭建者的感悟道出活動的內核。
復盤頒獎
在分享總結環節,檢察官與社工圍繞“指令傳遞與規則遵守”“信任建立與責任擔當”等維度引導復盤:“搭建中的指令偏差如同社會生活中的規則誤解,唯有清晰表達、充分信任、及時修正,才能實現目標。”
學生的分享真摯深刻:“作為指揮者,我終于明白精準表達有多重要,就像法律條文必須清晰明確。”“塔塌了兩次后,我們調整策略,這讓我知道遇到問題要合力解決,而不是逃避責任。”隨后,檢察官與社工共同頒發“巔峰高塔小組”“默契無間小組”等特色獎項,每張獎狀印著“協作成就成長,法治護航未來”的字樣,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特殊法治紀念。
活動尾聲,楚雄市人民檢察院“未檢”部門負責人總結:“檢察機關不僅要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而且要主動靠前開展預防教育。今天,大家在搭塔中體悟到的協作真諦,正是未來融入社會、遵紀守法的基礎。我們將持續深化聯動合作,用‘檢察藍’為青少年成長撐起法治藍天。”
記者 閔以榮 通訊員 孫曉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