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錢正義
10月30日,長江江陰段黃田港公園江風輕拂,由無錫市慈善總會(無錫市慈善聯合會)、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無錫市太湖碳普惠綠色發展中心(簡稱 “中心”)與江陰市慈善總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共同承辦的 “守護美麗長江——瀕危魚類科學放流活動(第三期)” 圓滿舉行。活動現場,1萬尾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胭脂魚順利回歸長江。
![]()
此次活動匯聚了全民愛心的力量,這1萬尾胭脂魚所用資金全部來源于今年4月啟動的“守護美麗長江”網捐項目。項目由無錫市慈善總會(無錫市慈善聯合會)、江陰市慈善總會、長電科技與無錫市太湖碳普惠綠色發展中心聯合發起,借助互聯網公開募捐、定向發動組隊捐、“一元捐”、“一塊走”等方式,從企業單位組團捐贈到個人指尖獻愛,慈善不僅有“參天大樹”,更有“滿園春色”,累計吸引4.64萬名愛心人士參與,捐款8.83萬余元。
![]()
活動現場,慈善組織、愛心企業、公益志愿者和網絡捐贈者依次放流胭脂魚苗。“我們積極組織集團員工參加‘守護美麗長江’網捐項目,籌款1.48萬元,員工關注生態保護的意識顯著增強。”江蘇利電能源集團總經理助理、工會副主席黃立鈞表示,集團將積極踐行ESG理念,持續履行企業責任,為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賦能。“能夠親身參與科學放流活動,感覺很有意義,也希望更多的人一起來守護我們的母親河。”網絡捐贈者陳倩媛在10月25日看到活動信息后,立即向“守護美麗長江”網捐項目捐贈100元善款,當天她特意請假趕到現場參加放流。
![]()
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介紹,胭脂魚作為長江旗艦物種,是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標,通過人工放流能有效恢復其野外種群情況,正是基于這樣的生態現狀,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近年來聯合眾多企業和單位,組織一場場瀕危魚類科學放流活動促進水生生物恢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放流為確保放流科學性與規范性,江陰市農業農村局進行全程指導,北京德恒(無錫)律師事務所提供公益法律支持,無錫市江南公證處為活動進行公益公證監督,構建起科學放流、專業保障、透明監督的閉環。
截至目前,“守護美麗長江”瀕危魚類科學放流活動已向長江投放852尾中華鱘、30000尾胭脂魚、16000尾長吻鮠。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