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安泰集團(600408.SH)的股價走勢近期成為A股市場關注焦點。自2025年10月9日啟動上漲行情以來,該公司股票在13個交易日內漲幅高達83.19%,其中11月3日至5日更是連續三天漲停,三次觸及交易異常波動標準。
在市場一片矚目下,安泰集團卻連續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直言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且業績已連續三年虧損,同時面臨巨額關聯擔保、大股東股權全部質押等多重風險。
01 股價異動的背后
安泰集團的股價狂歡并非空穴來風。從交易數據來看,該股在10月20日單日換手率就達到28.07%,成交金額8.88億元。這種高換手率態勢在近期得以延續,顯示市場交投極為活躍。
![]()
11月4日,安泰集團漲停當日,成交額進一步放大至18.2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放量超113%,換手率升至12.87%,創近12個月成交峰值。當日主力資金凈買入3.15億元,占總成交額的17.3%,大單資金介入跡象明顯。
從技術分析角度看,安泰集團股價已突破前期3.3-3.5元的震蕩區間,短期均線系統呈現多頭排列,MACD指標在零軸上方形成金叉后,紅柱長度連續增加。這些技術指標共同發出了短期看漲信號。
市場資金對安泰集團的追捧,與其所屬的煤炭、鋼鐵板塊整體走強密切相關。11月4日,煤炭板塊受“冬儲煤需求啟動”利好帶動,整體漲幅達2.98%,鋼鐵板塊也受益于“基建投資加碼”預期,漲幅達2.45%。
02 基本面與股價的背離
與火爆的股價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安泰集團的基本面并不樂觀。公司業績已經連續三年出現虧損:2023年虧損6.78億元,2024年虧損3.35億元,2025年上半年仍虧損0.93億元。
從營收來看,下滑趨勢同樣明顯。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為66.76億元,同比減少33.29%;2025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0.38億元,同比下降42.53%。
安泰集團將業績虧損主要歸因于兩大因素:一是國內鋼鐵市場持續低迷,下游整體用鋼需求不足,鋼材價格呈低位震蕩;二是焦炭價格受上游鋼鐵企業擠壓也持續走低,且降幅大于原料煤價格降幅。
公司主營業務包括焦炭和型鋼兩大板塊。焦炭業務年產能為240萬噸,型鋼業務則以H型鋼為主,年產能150萬噸。盡管產能規模可觀,但近年來行業整體面臨嚴峻挑戰。
為應對困境,安泰集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階段性將自產焦炭業務轉為受托加工業務模式,以規避原材料和產成品價格波動風險。這些措施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虧損,但未能根本扭轉業績下滑的局面。
03 關聯擔保與股東質押的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安泰集團面臨的巨額關聯擔保問題。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為關聯方山西新泰鋼鐵有限公司提供擔保的余額高達25.58億元,占公司2024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的169.07%。
這一擔保比例在A股市場中處于極高水平,意味著公司背負著遠超自身凈資產的擔保責任。一旦被擔保方出現償債困難,安泰集團將面臨巨大的代償風險。
實際上,風險已經初步顯現。公司目前對外擔保逾期金額已達4億元,正是為關聯方新泰鋼鐵的融資業務提供的擔保。而這筆逾期的擔保,還只是新泰鋼鐵在民生銀行一筆本金余額為16.17億元借款的一部分。
控股股東李安民的股權質押情況同樣引人關注。截至2025年9月30日,李安民持有的公司股份3.1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57%)已全部質押,為新泰鋼鐵的融資業務提供質押擔保。
更為嚴峻的是,因與民生銀行的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李安民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已于2025年1月27日被司法凍結,凍結期直至2027年1月26日。
04 歷史遺留問題的困擾
安泰集團與關聯方新泰鋼鐵之間的“糾葛”由來已久。2024年9月至10月,安泰集團曾因向股權出讓對手方支付交易定金1.5億元,而公司實控人的關聯方卻從此對手方借款,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
這一違規行為導致山西監管局對公司實控人代表、董事長、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直到2025年4月,所涉占用資金及利息才全部歸還公司。
回顧歷史,安泰集團曾因為涉及關聯方的事項被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2020年,因關聯交易未能有效進行規范和控制,公司與包括新泰鋼鐵在內的關聯方同時發生銷售和采購業務,且近三年來關聯交易金額逐年增加,上市公司業務對關聯方依賴性較強。
當時公司還存在關聯銷售和關聯采購結算政策不對等問題,甚至一度因此被“戴帽”。雖后來通過整改得以“摘帽”,但關聯擔保問題仍未根本解決。
從解決關聯擔保的節奏看,截至2023年末,公司為新泰鋼鐵提供的擔保余額為28.68億元,較2020年末關聯擔保余額減少10.68億元。然而到2024年6月末,擔保余額仍高達28.35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有限。
05 行業背景與未來挑戰
從行業層面看,焦炭與鋼鐵市場2025年仍面臨不小壓力。卓創資訊焦炭分析師劉璐璐指出,2025年國內焦炭產能置換繼續推進,整體產能維持增加,但下游需求方面,鋼鐵行業平控政策下,鐵水產量仍有下滑預期。
同時,2月最新關稅政策調整對鋼材出口形成利空,需求端仍以負反饋為主。另外,國內煤炭供應寬松,2025年焦煤價格重心仍有下行空間,焦炭成本面支撐偏弱。
鋼材價格方面,卓創資訊建筑鋼材分析師谷泓萱表示,2025年鋼材價格預計仍有小幅的下降空間,難有明顯改善。當前下游的房地產處于低位波動狀態,基建穩健發展,在總需求下滑的背景下,鋼材主要品種建筑鋼材難有起色。
除了行業共性挑戰外,安泰集團的債務風險也在攀升。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已飆升至68.7%,相較于2023年底的62.81%,上升近6個百分點。
同時,公司短期償債能力不足。三季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3.24億元,短期借款2.4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2.98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10.14億元。這一資金面狀況使得公司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壓力。
06 機遇與風險的權衡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安泰集團也在積極尋求業務轉型和升級。公司近年來還投建了甲醇、二甲醚、煤焦油、粗苯精制等項目,實現由焦炭到煤化工的產業鏈延伸。
2023年11月,公司公告募投30000m3/h焦爐煤氣制氫項目。該項目以焦爐煤氣為原料制取氫氣,是公司向清潔能源領域拓展的重要嘗試。
公司在循環經濟方面也有一定積累,通過資源綜合利用配套建有80萬噸礦渣細粉生產線,以及利用煤氣、干熄焦余熱等資源進行發電,滿足園區企業的生產運行所需。這些業務符合綠色發展趨勢,可能成為未來業績的潛在增長點。
從股東結構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安泰集團股東戶數為5.17萬戶,較上期減少6.47%;人均流通股增加至19459股。股東戶數的減少與戶均持股的增加,表明籌碼有所集中。
2025年1月-6月,安泰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3.84億元,雖然同比減少35.47%,但歸母凈利潤-9306.21萬元,同比虧損收窄49.18%。這一數據顯示,公司業績可能有觸底回升的跡象。
市場參與者需要清醒認識到,安泰集團股價的快速上漲缺乏基本面支撐,更多是市場資金短期炒作的結果。一旦資金撤離,股價可能快速回調。截至11月5日,該公司股票的動態市盈率已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估值風險顯著積累。
對于投資者而言,安泰集團的投資機會與風險并存。在考慮參與前,需仔細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并對公司關聯擔保、股東質押、行業景氣度等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市場有句老話:“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本文綜合整理自公開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