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6日訊(記者 胡皓瓊)今年進博會,未來出行領域又添新面孔。財聯社記者在現場看到,天翎科發布的全球首架全尺寸傾轉涵道翼eVTOL INFLYNC L600,構型與主流構型不同,機翼是涵道設計。
此外,時的科技、御風未來、沃蘭特再度亮相進博會。有eVTOL主機廠商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當前,行業頭部企業更冷靜,同時涌現出更多創業企業。
天翎科方面在今日舉行的新品發布會上介紹,INFLYNC L600是混動增程全傾轉涵道翼構型設計,最大航程達600公里,巡航速度360公里/小時,可搭載1名駕駛員與5名乘客。“該eVTOL預計2028年適航取證,進入商業載人運行。第一階段售價在2000萬元以內。”天翎科CMO盧懿接受包括財聯社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遠期票價對標高鐵一等座。
![]()
天翎科發布的eVTOL INFLYNC L600 圖片來源:財聯社記者/攝
發布會上,天翎科與貴陽市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陜西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廣亞通用航空有限公司、EFI Aviation、2026國際低空經濟博覽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據悉,目前天翎科已完成多架樣機制造與試飛,累計獲得國內外意向訂單近千架。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匯天飛行汽車也于今日在廣州發布了全傾轉混電飛行汽車A868原型機,續航達到500km以上,設計航速360km/h,座艙可容6人,原型機已完成首次試飛。
不過,目前市場對eVTOL混電動力看法不一。有投資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混動系統具有高安全性、高穩定性的特征,現階段大部分電池續航時間短,混動則能實現供電的穩定,而純電系統會對電機要求更高,電機成本也會更高。
另一名投資人士和一名業內人士則認為,混電動力既要有電池,又要有電動機,還要有燃油體系,會增重飛行器,實則是增加了產品的技術難度,盡管在汽車方面,混動的技術難度較容易解決,但早期運用于飛行器上,存在一定安全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