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千攔萬攔還是沒能攔住馬姆達尼當選紐約市長,一位所有元素都被特朗普討厭的候選人。
據美聯社和《紐約時報》報道,當地時間11月4日,紐約選舉委員會公布市長選舉結果,現年34歲的民主黨候選人佐赫蘭·馬姆達尼以超50%得票率擊敗競爭對手科莫和斯利瓦,成功當選新一任紐約市長。
![]()
馬姆達尼獲勝并不令人意外,因為他的民調一直大幅領先,但當這一結果變成現實時,還是對美國社會造成了很大沖擊。
看一下馬姆達尼身上的標簽:非建制派、民主社會主義者、穆斯林、印度-巴基斯坦裔、說唱歌手、激進左翼、反猶分子……
X和油管上有好多人說“紐約淪陷”了。他們能接受民主黨在紐約獲勝,但接受不了這樣的民主黨人。
今年6月下旬,當民主黨為紐約市長候選人進行黨內初選時,馬姆達尼就遙遙領先于科莫。
![]()
科莫承認敗選,但表示要脫離民主黨獨立參加11月舉行的市長選舉。
特朗普在萬般無奈之下,決定支持科莫,并試圖勸退共和黨參選人斯利瓦,集中火力擋住馬姆達尼。
但他們就算將票加在一起也只有48%,可見馬姆達尼優勢有多大。
科莫家族在紐約州執政24年,可謂是四世三公,他出來選紐約市長居然在初選環節就敗北了,這口惡氣確實吞不下去。
科莫家族自掏4000萬美元做宣傳,不為炒作自己,就為提醒紐約人要警惕馬姆達尼的危險性。
但馬姆達克團隊通過網絡平臺造勢,對年輕人的影響力要遠勝于又貴又沒用的美國傳統媒體。
馬姆達尼的支持者分布非常廣泛,涵蓋了除大資本家以外所有階層,知識分子、中產階級“白左”、非固定職業者、失業者、小商人……
從族裔、宗教群體來說,有非洲裔、拉丁裔、非法移民、穆斯林、南亞裔,甚至華裔、猶太裔(雖然這兩個群體支持者不多)
“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DSA)是他選舉的主要組織者,該組織成立于1982年,如今成員近10萬名,在各州都建立了分支機構。
桑德斯、科特茲等民主黨左派大佬與DSA在選舉時互相支持。
馬姆達尼在2021年代表民主黨當選紐約州議員時,就是依靠了DSA的力量。
有人或許會問,那他和DSA為什么不干脆以第三黨名義參選?
因為在兩黨制格局之下,第三黨不可能有出路。
特朗普在2020年敗選后,曾想搞個“特朗普黨”,但也只是想想。
前不久,馬斯克不是搞了個“美國黨”嗎,現在還有動靜嗎?
在美國,現階段誰也無法突破兩黨制的框架。
馬姆達尼獲勝,對民主黨政客參加明年中期選舉,甚至2028年總統大選都是加分項。只是有點小遺憾,因為他出生在烏干達,總統是沒戲了。
![]()
馬姆達尼獲勝的關鍵是他善于抓住紐約人的情緒,這次選舉又恰好趕上了全美掀起的“反對國王”運動,而他一直是特朗普的反對者。
在美國選舉文化中,情緒宣泄往往是選票方向的決定因素。
話說回來,特朗普又何嘗不是受益于此呢?很多美國人實在是受不了所謂的“多元、平等、包容”政策,才選擇支持特朗普的。
特朗普威脅要切斷對紐約市的聯邦撥款,但他真這么做的話,紐約將拒絕向聯邦上繳稅款。鬧下去,總統要派軍隊接管紐約嗎?
馬姆達尼競選政策核心是--免費。
他的承諾之一:取消全市公交票價,提供免費公共交通。
有這種好事,那為什么其他候選人都不敢提?是因為他們傻嗎,跟選票有仇嗎?當然不是,而是因為不可能做到。
公共汽車和地鐵,是紐約低收入群體主要出行方式,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今年預計收入為50億美元,這些錢主要是用來維持日常運轉、車輛保養和更新、員工薪資、路線調整以及燃料等等。
如果失去了這些收入,MTA如何保證每天800萬人的出行服務質量?
這一切成本可都不是免費的,那么,錢從哪里來?
馬姆達尼的辦法就是對富人和企業增稅(年薪百萬美元收入者征收2%的富人稅,企業最高稅率提高4.25%)
那么能夠離開紐約的富人和企業都會離開,到低稅州去。
這些人的稅收不到,就只能收中產階級的稅。中產階級壓力增大,消費必然下降。這些因素相加,紐約GDP也必然下降。
入不敷出的結果就是公交服務質量惡化,線路縮減、車輛老化,甚至地鐵停開,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現在歡呼“免費”的低收入群體。
馬姆達尼另一項免費政策是托兒育嬰,聽起來不錯,但要支撐這項免費計劃,每年至少需要20億美元。政府的錢哪里來?又是增稅。
他還主張將紐約最低工資由時薪16美元提高到30美元,這等于是將工資增加了一倍。
但各行各業的老板必定會減少雇員、將工作外包、盡量自動化。 同時,也必定會將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最終,不是企業瘋狂使用“黑工”,就是企業關門。低收入群體連工作都很難找到時,時薪30美元只能是一個口號。
另外,馬姆達尼承諾“凍結租金”--紐約公寓租金價格將由政府來限定,而不再由房東或中介來議價。
他為此得到大量選票,因為紐約的住房租金是工薪階層最主要的經濟負擔。
但如果由紐約市政府來限定租金(低價位),那么租房市場將變成一個黑市(陰陽合約),房東和中介有的是對策。
當通過正常渠道租不到房子時,普通人承受的租房成本就會變得更高。
要讓低價租房承諾落實到位,政府就必須要補貼房東。這筆錢,又得從增稅中獲得。
![]()
馬姆達尼還有一項很神奇的政策--官營超市。
這種超市的商品價格由紐約市政府限定,遠低于市場價。比如一瓶可樂為1.2美元,在官營超市里只賣0.6美元。
目的是為了讓低收入群體消費得起,進而拉升紐約消費。
委內瑞拉在查韋斯時代推行過“國營超市”(梅卡爾),最多時,有超過16600家網點,85000名員工。
超市里所有商品價格都遠低于市場價,但委內瑞拉當時有高油價的收入,所以能進行政府補貼。
等到國際油價暴跌后,國營超市里的商品越來越少(政府沒錢向國外進口消費品),商品一上架就立刻進入黑市。
誰都想賺差價,誰都想薅政府羊毛,結果就是國營超市貨架空空,外面走私和黑市泛濫。
馬姆達尼走的就是這條路,這一個個都是財政黑洞,都需要用增稅來填補。
這就是劫富濟貧,只不過他不是用暴力,而是用選票。
說實話,他的競選承諾,我也覺得不錯,如果能實現的話。但在美國資本主義體制被消滅前,這又怎么可能實現?
![]()
在一百多年前,資本主義另一個中心--巴黎,曾經建立過“巴黎公社”。
結局非常悲壯,資產階級暴力機器碾碎理想主義者的血肉之軀。
馬姆達尼如果是想搞“紐約公社”,那我就敬他是條漢子。
如果不是,那他本質上還是一個投機政客。
但馬姆達尼的成功,正在激勵著更多的激進左翼。
![]()
這哥們叫奧馬爾.法特赫,索馬里裔穆斯林。7月得到了民主黨提名,正在競選明尼阿波利斯市長,勢頭強勁。
他的政策幾乎全部復制了馬姆達尼的政策,提高時薪、凍結租金、抵制特朗普、免費這個、免費那個、開放非法移民……
MAGA們正在捶胸頓足,如果他上臺,明尼阿波利斯不就毀了嗎?
查理.柯克當時還活著,他痛罵這些人“將接管這片土地上的政府,然后毀掉這片土地。”
其實從行政能力上來說,馬姆達尼在中國未必能勝任一個街道辦主任。但在美國,他卻已經當上了紐約市長。
無論馬姆達尼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至少從他的支持率可以看出:美國的階級矛盾已經非常嚴重,傳統精英和媒體,無法再蒙騙美國人。
![]()
在政府關門,4200萬美國人失去食品援助的情況下,特朗普居然還在佛羅里達的海湖山莊搞這種酒池肉林。
老百姓為了地鐵票和食品券而發愁,政客和富家們卻坐著私人飛機往返于歡場,還要展現給大家看。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精英要這樣刺激社會,特朗普又怎么能怪紐約人去支持馬姆達尼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