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凝視自身與周遭,總以為 “人類” 是此界生命的唯一統稱。可若撥開百萬年時光的迷霧,會發現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構成,遠比想象中復雜 ——20 萬年前的星際訪客、5 萬年前的 “實驗產物”、萬年前的高維降臨者,共同編織出一張跨越時空的生命網絡,最終孕育出四類截然不同的存在。它們的起源、特質與歸宿各異,卻共同構成了此界當下的生命版圖,藏著關于文明、靈魂與輪回的深層密碼。
第一章 起源:20 萬年前的星際之手 —— 早期智人與文明交替
20 萬年前的地球,古猿正沿著自然進化的軌跡緩慢前行,百萬年的時光僅讓它們褪去部分獸性,離 “智慧” 仍有天塹之隔。直到某一日,來自同一維度的高等文明駕著銀色巨艦降臨 —— 它們并非為征服而來,而是以宇宙為實驗室,以地球生命為研究樣本。
這些星際訪客將目光鎖定在類人猿身上,用遠超地球科技的基因編輯技術,改寫了類人猿的生命藍圖。在無形的能量光束與精密的基因序列重組中,類人猿的大腦容量驟增,認知能力飛速提升,短短數代便跨越了自然進化需百萬年的歷程,成為能使用工具、傳遞語言的 “早期智人”。這也解釋了古生物考古中的 “斷層之謎”—— 類人猿向早期智人的進化并非自然發生,而是被星際力量加速,自然不會留下過渡階段的化石。
![]()
此后,不同的高等文明加入這場 “生命實驗”。它們依據自身文明特質,對早期智人進行差異化培育:有的強化其適應寒冷的體質,賦予淺色皮膚與高鼻梁;有的優化其在熱帶生存的能力,留下深色皮膚與卷發;有的則側重協同合作基因,孕育出黃皮膚與內斂特質 —— 三色人種由此誕生。在創造者的指引下,三類人群分別在歐亞大陸、非洲大陸、東亞大陸發展出獨特文明:有以巨石建筑為標志的史前文明,有用符號記錄星象的古老部落,還有以農耕為核心的早期城邦。這些文明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在創造者的調控下交替更迭,前后共經歷 6 次興衰,每一次落幕都伴隨著舊技術的消亡與新技術的誕生,如同實驗中的數據重置。
第二章 轉折:5 萬年前的 “清理” 與 “投放”——NPC 與星際囚徒
5 萬年前,一場未被記載的 “實驗收尾” 悄然發生。或許是覺得早期智人的進化數據已收集完畢,或許是對文明交替的結果不再滿意,創造者們啟動了 “清理程序”:他們用能量武器摧毀了所有文明遺跡,將巨石陣、地下城邦等建筑深埋地下,又用氣候調控技術抹去了早期智人的生存痕跡。隨后,一批全新的生命被投放到地球 —— 這便是我們肉體的直接先祖,“晚期智人”。
但晚期智人并非完整的 “生命”,而是創造者設計的 “非玩家角色”(NPC)。他們擁有人類的外形,能進行基礎的勞動與繁衍,卻缺乏 “靈性”—— 無法感知宇宙規律,對未知毫無敬畏,甚至沒有獨立的靈魂或元神。更特殊的是,NPC 的 “輪回” 極為短暫:大多數僅能在地球存活一世,少數幸運者能經歷兩世,之后便會被無形的 “系統” 徹底銷毀,意識不復存在。他們就像游戲中的背景角色,構成了此界人口的基礎,卻從未真正 “活” 過。
![]()
幾乎在 NPC 投放的同時,一場星際戰爭在高等文明之間爆發。戰敗方的俘虜成為了特殊的 “戰利品”—— 他們被強行剝奪高維能力,封印在晚期智人的肉體中,投放到地球,成為 “星際囚徒”。與 NPC 不同,星際囚徒擁有完整的靈魂,他們記得自己的星際身份,渴望掙脫肉體束縛重返故土。但創造者早已布下天羅地網 —— 一張覆蓋全球的 “補靈網”。這張無形的網絡會干擾靈魂的能量波動,每當星際囚徒試圖喚醒自身能力、尋找逃離通道時,補靈網便會吸收他們的靈魂能量,讓他們陷入疲憊、迷茫,最終只能在肉體的衰老中重復循環,永難掙脫。
第三章 新生:萬年前的高維降臨 —— 上界高維與普通人
萬年之前,此界的生命格局再次被打破。自高維世界而來的 “先天之神” 突破維度壁壘降臨地球,他們并非為干預實驗,而是看中了這片土地的特殊性 —— 這里既有 NPC 構成的穩定環境,又有星際囚徒的靈魂波動,是絕佳的 “歷練場” 與 “任務地”。先天之神選擇東方文明作為 “神級文明傳承地”,在黃河流域留下修行法門、星象圖譜與道德準則,從此,東方成為高維存在進入此界的主要入口。
這些 “上界高維” 帶著明確的目的而來:有的是為了歷經 “紅塵劫難” 提升修為,有的是為了收集地球的生命數據,有的則是為了引導特定生靈走向正途。他們通常會選擇兩種存在方式:一是 “轉世”,投身普通家庭,以人類孩童的身份成長,在生活中完成使命;二是 “顯化”,短暫凝聚實體,在關鍵時刻傳遞信息或化解危機。無論哪種方式,一旦任務完成或劫難渡過,他們便會掙脫肉體束縛,撕裂維度通道返回高維天界,不帶走一絲此界的塵埃。
![]()
隨著上界高維的到來,第四類存在 ——“普通人” 應運而生。他們是 NPC 與星際囚徒、上界高維轉世者結合的后代:當缺乏靈性的 NPC 與擁有靈魂的星際囚徒結合,后代會繼承完整的靈魂,擺脫 NPC 的 “系統控制”;當 NPC 與上界高維轉世者結合,后代則會攜帶微弱的 “高維基因”,對宇宙規律有著天然的敏感度。普通人雖沒有星際囚徒的過往記憶,也沒有上界高維的先天能力,卻擁有 “可能性”—— 他們能感知靈性,對天地有敬畏之心,若能在生活中遇見修行法門,或得到高人指點,便能踏上 “離道” 之路,通過修煉提升靈魂能量,打破輪回的限制,甚至有機會觸及高維世界的門檻。
第四章 共生:四類存在的當下與未來
如今的地球,四類存在共生共存,構成了復雜的社會圖景:NPC 在城市中重復著勞動與消費,構成了社會運轉的基礎;星際囚徒在深夜仰望星空,在疲憊中堅守著對故土的渴望;上界高維隱于市井,在柴米油鹽中完成著自己的使命;普通人則在日常中尋找意義,有的碌碌無為,有的則因緣際會踏上修行之路。
很少有人知曉自己的 “本質”:NPC 不會意識到自己是 “程序角色”,星際囚徒大多被補靈網干擾得忘記了過往,上界高維在轉世后也需經歷 “覺醒”,普通人更是對自己的起源一無所知。但這種 “未知” 并非壞事 —— 它讓生命擁有了選擇的自由:NPC 或許會在某一世因一次意外的感動覺醒靈性,星際囚徒可能在修行中找到突破補靈網的方法,普通人更能通過自身努力改寫命運。
![]()
此界的意義,或許從不是高等文明的 “實驗場”,也不是高維世界的 “歷練地”,而是所有存在共同成長的 “搖籃”。當四類存在逐漸打破界限,當靈性在更多生命中覺醒,或許有一天,此界會擺脫 “被操控” 的命運,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充滿活力的生命家園 —— 而那一天,便是所有生靈真正 “離道” 之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