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荷蘭)于10月26日宣布停止向安世(中國)供應晶圓,直接導致安世(中國)無法正常生產,不僅引發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的動蕩與混亂,更對全球汽車產業造成顯著震動。
針對這一事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于11月4日應詢答記者問時明確表態:荷蘭政府早在9月30日就發布行政令,不當干預安世半導體企業內部事務;此后,荷蘭企業法庭又作出剝奪中國企業股權的錯誤裁決,嚴重侵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盡管中方在多輪磋商中多次提出合理訴求,但荷蘭政府始終未展現建設性態度與行動,反而進一步升級了全球供應鏈危機。商務部強調,對于此次斷供引發的系列問題,荷蘭方面應承擔全部責任。
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陸雷認為,安世(荷蘭)停止供應晶圓的舉動,對自身企業毫無益處,本質上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無論從產業協作邏輯還是技術共享層面,這一決策都缺乏合理性,難以令人理解。
在陸雷看來,荷蘭此舉大概率是為下一輪談判進行的“模擬極限施壓”。追溯事件源頭,荷蘭的相關行動實則是仆從于美國對中國施加壓力的需求;但如今美國已逐步抽身,作為“掩護部隊”的荷蘭卻陷入尷尬處境。在此背景下,荷蘭一方面需要為自身挽回顏面,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這一舉措,為后續談判爭取更多優勢。
編輯: 秦揚軻
責編: 趙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