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果然開始報復,第一招就是斷供核心材料,歐盟27國想逼迫中國上“審判臺”,中方不慌不忙,一招釜底抽薪穩定局勢。
中國與荷蘭的貿易沖突仍未解決,最新流露出的消息顯示,荷蘭已經開始對中國進行斷供。安世中國證實,從上個月26號起,荷蘭安世單方面停止向位于東莞的封裝測試工廠(ATGD)供應晶圓,這一招無異于對中國下游廠商打出的重拳。通俗說,晶圓其實就是一塊高純度的、像鏡子一樣光滑的圓形硅薄片,是整個半導體行業的基礎材料,經過切割和精細加工之后,就成了一塊塊芯片。可以打個比方,如果說制造芯片就像制作一塊大餅,那么晶圓就是面粉,如果沒有面粉,那什么餅都做不了。
![]()
荷蘭的意圖非常清楚,他們希望通過斷供晶圓的方式,給中國一個下馬威,迫使中國接受荷蘭方面強行接管中國半導體企業的行動。值得一提的是,荷蘭之所以有這個膽量對華出手,一方面是為了討好美國,另一方面則是有歐盟在背后撐腰。近來,歐盟政要屢屢鼓吹對中國進行經貿施壓,像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呼吁歐盟27國使用“反脅迫工具”來應對中國。所謂的“反脅迫工具”,在2023年12月正式生效,核心內容是,一旦歐盟認定他國有“經濟脅迫”行為,將采取包括關稅和直接投資限制在內的手段進行反制,有人稱這一招為歐盟在經貿領域的“核武器”。
![]()
雖然對中國采取“反脅迫工具”一事還在討論當中,但我們應該都能感受到,歐盟27國已在對中國進行貿易施壓,試圖逼中國上“審判臺”,在貿易問題上接受歐盟的條件。正是在歐盟和中國存在貿易爭端的背景下,荷蘭才顯得有恃無恐,敢于帶頭對中國沖鋒。但至少目前來看,荷蘭的晶圓斷供影響不大,安世中國已發布聲明,透露公司已建立充足的庫存,能滿足今年年底甚至更長時間的訂單需求,并且在尋求新的供應源,有信心可以無縫替代荷蘭的產能!
![]()
如此看來,荷蘭的斷供行為,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對中方的影響比較有限。但我們也必須指出,現在的較量只不過是開胃菜,中方還沒有對荷蘭進行大舉反制,荷蘭也沒有出王牌。荷蘭的底牌無疑是ASML,這家公司幾乎壟斷了最高端的半導體制造市場,全世界都要向他們購制造最先進芯片的高端光刻機。荷蘭目前還沒有對華斷供光刻機,說明兩邊還沒有翻臉。這里問題來了,為什么荷蘭不敢對華斷供光刻機,歐洲也不敢立刻使用“反脅迫工具”呢?
![]()
可能有的網友已經猜到,歐洲除去對中歐經貿合作的顧慮外,還非常忌憚中方手中的稀土王牌。上個月,中方進一步收緊稀土出口管控,這引發歐洲的高度擔憂,歐盟顯然意識到,中國具備釜底抽薪的能力,隨時能夠用稀土卡住歐洲高端制造業的脖子。
11月3號,歐盟委員會確認。歐盟仍在與中方就相關管制的細節進行談判,歐洲還強調,他們希望中國能“穩定可靠地”向歐盟供應稀土礦物和其他關鍵原材料。看到這里一切都明白了,中國靠著稀土這張王牌,穩定住了貿易形勢,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都無法用“制裁威脅+輿論施壓”的混合戰模式,逼迫中國接受任何不平等協議。西方集團應該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和中國打交道,他們必須帶著平等和尊重的心態前來,西方優先思維是走不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