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17時17分28秒,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F遙二十運載火箭成功將神舟二十號飛船發射成功并且送入預定軌道,4月24日23時49分,神舟二十號飛船成功入軌后與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對接成功,進入空間站的我國航天員們,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先后進行了四次出艙活動,完成了大量科學實驗和太空任務,按照原計劃11月5日神舟二十號將開始返回任務,不過意外卻發生了,那就是神州二十號飛船疑似遭到了空間微小碎片的撞擊,為確保我國航天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現在神州二十號正在進行影響分析和風險評估,返回任務暫時推遲。
![]()
長征二F遙二十運載火箭搭載神舟二十號飛船發射的畫面
先來簡單了解一下什么是空間碎片,在地球附近的太空空間充斥著大量的空間碎片,這些空間碎片有的是人類航天活動產生的,比如航天器在發射或返回過程中產生的殘骸、碎片、衛星保護罩等,有的是宇宙自然產生的,比如一些很小的隕石或者是彗星塵埃等,據相關統計在地球附近的太空空間,直徑在1-10厘米的碎片就有上百萬件,這些碎片雖然比較小,而且撞擊人類航天器的概率也非常低,但不能百分百保證航天器不會與空間碎片撞擊,而且由于這些碎片一般會以每秒幾公里的速度在太空飛行,一旦撞擊航天器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
地球附近太空空間充斥著大量空間碎片
實際上,人類的航天活動雖然會考慮到各種風險,并且會制定出各種應急預案,但航天器進入太空后不便于展開支援和救援,而且航天發射活動本身和航天裝備的技術都高度復雜,各種意外的情況也無法完全避免,因此航天活動一直就充滿著各種風險,比如2024年6月6日乘坐“星際客機”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的幾名美國宇航員,由于“星際客機”飛船隨后出現了氦氣泄漏和姿控發動機失效的嚴重故障,導致兩名美國宇航員在太空中滯留了286天,差點造成嚴重的后果。由此可見,人類的航天活動一直受到空間碎片或裝備故障等風險的威脅。
![]()
美國“星際客機”飛船氦氣泄漏的畫面
我國公布了神舟二十號飛船疑似遭到了空間微小碎片的撞擊導致返回時間推遲的消息后,很多網友表達了擔心,擔心神舟二十號搭載的3名航天員會不會因此長時間滯留太空?網友們的這種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擔心是沒必要的。首先現在神舟二十號3名航天員都在我國空間站內,我國空間站不僅非常安全而且有大量的物資,可以支撐航天員們的太空生活。其次,根據媒體報道的消息可以看到,這次疑似撞擊事件并不嚴重,只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才推遲返回,先進行影響分析和風險評估,這是航天活動必循遵守的原則,那就是即便風險是萬分之一,但只要發現了也必須先排除風險,這一點也體現出了我國航天活動的嚴肅性和科學性。
![]()
更重要的是,我國已經具備“緊急太空救援”的強大航天實力。神舟二十號飛船原定于11月5日返回,是因為在10月31日我國于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神舟二十一號,而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已經形成了“發射一發、備份一發”的成熟模式,也就是說神舟二十號飛船發射后,神州二十一號已經進入了“待發”狀態,而神州二十一號發射成功后,我國神舟二十二號飛船已經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了總裝測試,并且還進行了推進劑加注、逃逸塔系統檢測、座艙環境維持適宜狀態等工作,也就是說我國神州二十二號飛船現在隨時可以發射升空,即便太空遇到了緊急情況,神州二十二號也可以迅速升空將我國航天員安全接回。
![]()
筆者個人認為,航天發射始終充滿著不可預測的風險,但我國在航天領域已經擁有了全面成熟的技術和穩扎穩打的應急預案,一定能夠化解各種突發情況,而且此次神舟二十號飛船疑似被空間微小碎片撞擊的事件,對于我們來說反而是一種契機,可以全面檢驗我國的航天應急能力,相信這次事件成功解決后,我國接下來的航天事業會更加扎實!按照計劃2030年國際空間站就會報廢,屆時我國空間站將成為人類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因此我國空間站不僅僅是我國航天探索的關鍵,更是人類走向太空的希望,而我國現在已經完全具備了擔此重任的實力和戰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