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吊牌上熱搜,女裝店防惡意退貨,看似是整活,實則是沒招了
“穿7天就退,到底是買衣服還是借衣服?”
“雙十一”購物狂歡進入倒計時,沒想到今年一則“女裝店用巨型吊牌防退貨”的話題突然沖上熱搜。
視頻里每件衣服上都出現了A4紙甚至A3紙大小、硬卡紙材質的巨型吊牌,有的還印著加粗的“拆除不退不換”,有的則寫著“試穿請保留”,一時間這樣的巨型吊牌竟成為女裝電商的“防退貨神器”。
可店家這些看似整活、硬核的應對方式,其實背后也藏著女裝電商的無奈。
![]()
要知道電商服飾領域退貨率常年居高不下,女裝更是“重災區”,退貨率高達50%-60%。
據統計2024年四季度女裝直播退貨率甚至突破80%,一邊是“白嫖黨”,穿后立馬退貨,集體薅羊毛,一邊是商家利潤被退貨吞噬,無奈只好推出巨型吊牌。
“第一次收到這么大的吊牌,比我巴掌還寬,硬得像紙板,穿衣服時硌得慌。”
對于一些只想買來偷偷穿出去拍個照再退貨的消費者來說,這吊牌確實很明顯,但這正是商家想要的效果。
![]()
一名女裝店主向記者透露,她從10月中旬開始給所有商品掛巨型吊牌,以前店里惡意退貨率高達42%,很多顧客收到衣服穿幾天、拍完照,就以“尺碼不合適”“面料不符”為由退貨。
更過分的是,有的時候衣服還沾著口紅印、香水味,根本沒法二次銷售,自從啟用巨型吊牌后,短短半個月,惡意退貨率直接降到18%。
這種硬材質讓顧客沒法隱蔽穿著,清洗費提示也能勸退一部分人,效果比預想中好。
![]()
不僅如此,深圳、杭州等地的女裝電商都在跟風,有些女裝網店他們的巨型吊牌還做了“小心機設計”。
吊牌邊緣有易撕線,但撕毀后會留下“已拆毀”的痕跡,如此一來既能讓顧客正常拆開檢查面料、試穿版型,又能防止有人拆了吊牌穿完再粘回去退貨。
消費者對巨型吊牌的態度卻兩極分化,支持的人認為早就該治治“白嫖黨”了,人家商家開網店不是做慈善,穿完就退太沒道德。
但是也有人反對,覺得正常消費者也受影響,這么大的吊牌試穿時很不方便,而且感覺商家把所有顧客都當“潛在騙子”,體驗感太差。
![]()
巨型吊牌能火,本質是女裝行業的高退貨率逼出來的,而女裝退貨率居高不下,一方面是 “惡意退貨”的泛濫,另一方面是行業自身的硬傷。
這些“白嫖黨”的操作,早已超出“合理退換貨”的范疇,今年4月,山東菏澤女裝店主劉女士就遭遇了“毀滅性打擊”。
沈陽某職業技術學校的60 多名學生,集體在她店里網購了60多件連衣裙,總價超3萬元。
可運動會結束后,這些學生以“質量問題”為由集體退貨,劉女士收到衣服時發現,很多裙子都有明顯的穿著痕跡,有的還沾著泥土和汗漬。
![]()
更糟的是,大量退貨觸發了平臺的“高風險店鋪”機制,她的網店直接被封,損失超10萬元。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這都是因為女裝單價相對低、款式更新快,所以很容易成為“白嫖黨”的首選目標,尤其是學生群體,經常集體薅羊毛,商家維權難度大。
但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給消費者,女裝行業自身的問題,才是高退貨率的“根源”之一。
![]()
首當其沖的就是“賣家秀與買家秀的鴻溝”,網上看模特穿的連衣裙,顯瘦又顯高,拿到手才發現,面料是廉價的聚酯纖維,版型也很垮,穿在身上像“麻袋”。
更坑人的是“尺碼亂象”,現在的女裝尺碼,越來越讓人看不懂:有的S碼比以前的M碼還大,有的M碼卻像童裝,同一個品牌,不同款式的尺碼標準還不一樣。
這其實是商家的“營銷套路”,現在很多商家會把尺碼標小,比如把實際的M碼標成S碼,消費者穿上后會覺得“能穿下S碼,好開心”,從而激發購買欲。
這種“尺碼焦慮營銷”,本質是迎合“白瘦幼”的審美霸權, 能穿下小碼衣服,被一些人視為“自律”“身材好”的象征,網紅博主也在推波助瀾,進一步加劇了尺碼亂象。
![]()
可對消費者來說,這就是災難,按平時的尺碼下單,收到的衣服要么穿不上,要么太緊身,只能退貨。
數據顯示,因“尺碼不符”“實物與描述差距大”導致的退貨,占女裝退貨總量的35%,比“惡意退貨”還多。
高退貨率帶來的,是女裝電商的生存危機,對頭部商家來說,退貨吞噬利潤;對中小商家來說,退貨可能直接壓垮店鋪。
![]()
商家的無奈,還不止于此,退貨回來的衣服,處理起來也是“難題”,能二次銷售的,要重新質檢、熨燙、包裝,增加成本,有磨損的,只能低價清倉,有的甚至只能當廢品處理。
為了降低退貨率,商家們想盡了辦法:除了巨型吊牌,有的在詳情頁標注“手工測量尺碼,誤差 1-2cm”,有的拍360度視頻展示衣服,有的甚至推出“試穿服務”。
可這些方法效果有限,該退的還是會退,惡意退貨的也沒減少多少。
巨型吊牌能暫時降低惡意退貨率,但要解決女裝高退貨率的問題,還需要平臺、商家、行業共同努力。
![]()
巨型吊牌的出現,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女裝行業的困境,一邊是消費者對“貨不對板”的不滿,一邊是商家對“惡意退貨”的無奈,一邊是“白瘦幼”審美導致的尺碼亂象,一邊是高退貨率壓垮的中小商家。
巨型吊牌或許能暫時緩解惡意退貨的問題,但解決不了行業的根本矛盾,要讓女裝電商走出 “高退貨率”的泥潭,需要平臺完善機制,需要商家誠信經營,需要消費者理性購物,更需要行業打破“畸形審美”,建立更健康的生態。
![]()
畢竟消費者想要的是物有所值的衣服,商家想要的是公平合理的經營環境,只有雙方的權益都得到保障,女裝行業才能真正健康發展,而巨型吊牌的出現,不該是行業的“終點”,而該是“反思的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