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在馬來西亞,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與中國防長董軍進行了一場會談。
然而就在這場對話之后,11月2日,赫格塞思突然“高調示好”中國,稱“美中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要知道,此前的他對中國的言論很激烈,把中國當作競爭對手,如今這番180度大轉彎,赫格塞思到底是否真心“和平”,這場“變臉”背后,藏著怎樣的美國戰略焦慮?
![]()
赫格塞思的表演式外交
如果放在幾個月前,很難想象赫格塞思會當眾說出“中美應和平相處”這類話。他之前的立場非常明確,幾乎在每次公開場合都強調中國是美國在全球范圍內面臨的“最嚴重挑戰”。
他支持在亞太地區增加軍事部署,推動與盟友聯合演習,還曾鼓吹要更頻繁地通過臺海,以顯示所謂“航行自由”的決心。
這些激烈的言論,很大程度上配合了美國近年來“以壓促變”的對華策略。
![]()
但這次會面之后,他的語氣變得異常平和,不僅稱贊這場對話“有建設性”,還主動提出中美兩軍應該建立更完善的溝通機制。
這種轉變之所以引人關注,是因為赫格塞思并不是那種容易“改口”的人。
他是特朗普政府中典型的“對華強硬派”代表,說話一向直接、毫不修飾,現在突然變得“溫和”,顯然不是偶然。
這種態度上的突變,背后其實是美國在現實面前做出的調整。
![]()
一方面美國自身的問題越來越多,經濟壓力、社會分裂、全球戰略擴張過度,讓它難以維持對外的強硬姿態。
另一方面,在與中國的較量中,美國也逐漸意識到,想通過軍事手段或者聯盟施壓來迫使中國“低頭”并不現實。
特別是在臺灣地區問題上,中國的表態越發堅決,底線越劃越清,美方也開始意識到自己如果繼續走“踩線”的路子,風險只會越來越高。
![]()
赫格塞思轉變的背后,可以說是美國從“高姿態”回落到“現實主義”的一個縮影,嘴上說得再多,真正決定態度的,還是能不能承受代價。
美軍“威懾”變“退讓”的無奈現實
在這次赫格塞思態度轉變之前,中美之間在亞太地區的軍事互動其實一直在升溫。
美軍艦機頻繁在南海、東海以及臺灣地區周邊活動,試圖維持所謂“地區主導地位”。而中國方面也沒有坐視不理,幾乎每一次美軍高調行動,中國軍方都會進行跟蹤、驅離,甚至進行同等強度的軍事回應。
![]()
即便美國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軍事裝備和部署能力,但在中國近海附近,美軍的行動風險正在變高。
這些區域已經不是過去那種“美國說了算”的地方,而是中國在長期建設中逐步建立起防御體系的核心區域。
過去美國強調“前沿威懾”,也就是要在第一時間、第一線展示力量,嚇阻中國,但現在看來,這種策略越來越難奏效。
![]()
中國在高超音速武器、反艦導彈、無人偵察系統等方面的進展,讓美軍必須重新考量自己的行動成本。一旦擦槍走火,代價可能不是一艘戰艦的問題,而是整個地區的局勢失控。
赫格塞思提出要建立“危機管控機制”,其實就是一種現實調整,美國不再強調“壓制中國”,而是開始思考如何避免“沖突失控”。
這并不是出于所謂“戰略成熟”,而是看清了自己已經沒有過去那樣的“絕對優勢”。
![]()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轉變標志著美方在亞太的軍事姿態開始后退,從主動示威變成謹慎防守,從“我要壓你”變成“我們別誤會”。
這就是實力變化帶來的態度轉變。
中國塑造互動新節奏
對于美國這種變臉的行徑中方見的多了,中方歡迎對話,但不會因為幾句“好聽話”就改變原則。
![]()
在這次會談中,中國防長直接明確表示,臺灣地區問題是中方核心利益,必須反對“臺獨”,而不僅僅是不支持。這個措辭上的變化,力度明顯,是在對模糊態度進行“清晰化”。
這背后其實是中國對自身實力和發展節奏的自信,中國并沒有因為美國的所謂“圍堵”而慌亂,反而在多個領域持續推進自主發展。
從制造業到科技,從基礎設施到軍工體系,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只能被動應對的國家,而是具備主動塑造局勢的能力。
![]()
這種戰略定力,來自于穩扎穩打的政策執行,也來自于對國際格局的清晰判斷,當前美國表面上的“緩和”,并不代表對華政策會徹底轉變。
美國的戰略焦慮依然存在,對華競爭的基調并未改變,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要跟著節奏起舞。相反,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把握自己的節奏,守住底線,穩住方向。
中方一再強調,“合作要建立在相互尊重與平等基礎上”,這是一個清晰的立場,不管你說什么,我看你做什么。
![]()
真正的穩定關系,不是靠口頭承諾維系的,而是靠彼此的戰略尊重和現實判斷。
結語
赫格塞思從強硬到柔和,從“對抗”到“和平”的話風轉變,是現實逼迫下的外交選擇,中美的實力差距正在縮小,博弈格局正在重組,走極端不如控風險。
這場會談,讓美方不得不正視中國,不再幻想壓制中國的發展,但這不意味著中美關系就此轉暖。
![]()
結構性的矛盾仍然存在,競爭的本質沒有改變。
這是一場實力說話的長期比賽,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戰略清醒,不被一時的“友好”迷惑,也不被過去的壓力擾亂節奏。
參考資料
一邊指責中國,一邊稱贊美中關系,美國防長涉華言論何以如此分裂? 新民晚報 2025-11-03
今年首次,中美防長面對面會談 環球時報2025-11-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