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時搜到和自己一模一樣的勝訴案例,激動地打印出來塞進起訴狀,結果法官根本沒看。”——不少人都踩過‘案例白交’的坑。其實指導性案例是幫你勝訴的‘神器’,但關鍵在‘怎么交’。今天政訊通·全國法制調研中心就說清提交技巧,讓法官主動參考,判出對你有利的結果。
![]()
先懂法:指導性案例,法官會參考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法官審理案件時,“應當參照”指導性案例。這些案例是最高法發布的典型案件,相當于“裁判標桿”,找對相似案例,能幫法官統一裁判尺度,避免錯判,對你的案子非常有利。
案例別亂交!3步走,法官才會看
第一步:別當證據交,做成“檢索報告”
千萬別把案例和借條、合同等證據混在一起提交——案例不是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而是輔助裁判的參考。正確做法是單獨制作“案例檢索報告”,寫明案例名稱、案號、發布單位,重點標注“和本案相似的核心要點”,比如“都是裝修合同違約,法院判裝修公司雙倍賠償”。
![]()
第二步:提交時間有講究,開庭后7天內最佳
開庭前交,法官可能沒時間細看;開庭時交,容易打斷庭審節奏。最好在開庭結束后7天內提交,這時候法官正在梳理案件爭議點,案例能幫他快速明確裁判思路,最晚別超過15天,避免錯過法官合議的關鍵節點。
第三步:突出“相似性”,幫法官劃重點
報告里一定要寫清“為啥這個案例和你的案子像”——比如“對方同樣是延期交房,違約條款和我的合同一模一樣,法院支持了購房者的退房請求”。把相似點列得越具體,法官越容易參考,不用再花時間自己比對。
提醒:案例要找“官方認證”的!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或“最高人民法院官網”,搜索“指導性案例”或與你案件相關的關鍵詞,民間整理的“勝訴案例”說服力不夠,法官一般不會參考。
![]()
你打官司時用過指導性案例嗎?有沒有遇到提交后沒被采納的情況?評論區聊聊,我來幫你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