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圈是一幫最沒文化的人在搞最有文化的項目,如今看來,還要加上一句:一幫最不懂法律的法盲在拍懸疑劇。
最近接連兩部電視劇,直接給我看懵了。
《余生有涯》,女主葉思北被強暴之后,居然第一時間沒有選擇報警,受害人捂著傷口當鴕鳥。
《重影》更離譜,女主秦虹差點被強暴,被呂丹順救下之后,居然第一時間玩潛逃。
在這兩部電視劇的敘事中:法律如同虛設,程序正義不存在,想贏官司全靠私人關系。
中國的法律明明賦予公民正當防衛的權利,這兩部電視劇卻讓主角活成“法外狂徒”。
![]()
一、當懸疑劇失去邏輯
《重影》最大的敗筆在于,作為一部懸疑劇,它懸而不疑。
自打第一集末尾張妍的身份證出現之后,大部分觀眾都能判斷出,她跟秦虹的身份互換了。
懸疑劇中,重要道具,有個三秒鏡頭定律。
如今的觀眾,早就被《漫長的季節》、《隱秘的角落》、《白夜追兇》、《他是誰》、《棋士》,熏出了火眼金睛,偏偏這部劇的導演還拿觀眾當成傻子。
老白有個朋友,作為骨灰級的《柯南》粉絲,僅憑結尾的演員表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全片一共37人,男演員18人,女演員19人。
去掉秦虹媽、房東、債主、大學生、中年婦女這些連名字都沒有的路人角色,僅剩下張瀟瀟、魏汀蘭、張妍,三位女角色。
張瀟瀟這個女警不可能去跟犯罪分子同流合污,
![]()
魏汀蘭是女主的親媽,身高,體重,人設更是嚴重不符。
演員表排名靠前的張妍,就成了秦虹替換身份的唯一人選。
更何況,劇中還有張妍媽、少女張妍,兩個角色去襯托。
既然張妍的角色如此重要,剩下的劇情,用腳趾頭也能猜的到。
至于她倆怎么完成在小房間完成互換的,重要嗎?
這就已經是謎底寫在了謎面上,再精妙的作案手法,都成了紙上談兵。
觀眾對于懸疑劇的看點在于“懸而未決”:
是《白夜追兇》用雙胞胎黑白互換顛覆認知,
是《漫長的季節》用命運交織叩問人性時,
絕不是《重影》玩“換身份”的老套把戲。
![]()
二、移植的歐美敘事 如果說,這部懸疑劇不夠精彩,那是導演敘事的問題。
這部劇的致命傷,就出在劇本的設定“秦虹不相信警察潛逃”上。
特別是:電視劇在掐頭去尾修改了原著的設定之后,出現了更大的邏輯漏洞。
在《重影》小說的第一章,第3部分的第7自然段,就已經對案發現場有過詳細的描寫。
床頭有繩索,繩上有指紋;
血里有偉哥,褲衩里精液,
在第一章的第5部分,劉望介紹黃樹權被殺一案時,現場所有一切證據都指向“強奸反殺”的正當性。
![]()
但是編劇偏要讓秦虹亡命天涯,仿佛2025年的中國司法還停留在“冤案必逃”的舊劇本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條的規定,對于正在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黃樹權的作案地點是在秦虹的女裝店,即便他是沒有把秦虹給辦了,呂丹順、秦虹在現場把黃樹權給殺了,也算是正當防衛。
即便是按照電視劇上演的,黃樹權當時掐著呂丹順的脖子,秦虹從后面補刀,也沒有問題啊。呂丹順當時脖子上有掐痕,身上有指紋,不是正處于“被危害人身安全”范圍嗎?
你倆跑啥?
早在2019年,在廣東省審理的一起刑事案中,法院判決時就出現了“捅幾刀才算正當防衛”的經典案例。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制定的關于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頒布,正當防衛又成為法治熱詞,廣受社會關注。
2024年,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第二十條》,再度將“正當防衛”這一沉默的法條進行更多的普法宣傳。
![]()
怎么這都2025年了,怎么《重影》的編劇的思維方式怎么還越過越回去了呢?
原著小說和編劇,顯然是中了歐美電影敘事的毒。
美國警察的可信程度低,秦虹用“以暴制暴”的處理危機方式,用《越獄》的大逃殺推動劇情,完全沒有問題。
哪怕是這個故事背景放在香港,也照樣成立。
畢竟香港的歷史脈絡中,對警察的“污點記憶”,在他們的經典電影中就不難發現端倪:
《五億探長》里警權尋租的黑暗,《跛豪》里警匪勾結的沉淪;
《四大家族》里利益捆綁的腐朽,《黑金》里權錢交易的猖獗;
《使徒行者》里黑警潛伏的詭譎,《無間道》里黑白難辨的迷惘。
把這種對警察的“懷疑主義”移植到國產劇,就像在正宗的洛陽水席上,端上來一盤肯德基。
![]()
可是拜托,這里是中國。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有困難找警察叔叔”。
秦虹攤上這么大的事,怎么會想著逃跑呢?
原因就在于:這部電視劇的編劇和導演,照搬了歐美的敘事,卻根本就不懂當下中國社會的底層邏輯。
在中國的電視劇和電影中,基層的警察叔叔是完全可以信賴的。
即便是《堅如磐石》、《狂飆》這種掃黑題材的影視劇中,
在《狂飆》中的禁毒支隊長,楊建也是調離公安戰線之后,在電業局的時候才開始腐敗變質的。
在《堅如磐石》的原設定中,鄭剛也是從公安局升到副市長以后,才開始腐化墮落的。
當編劇讓秦虹出事后選擇潛逃,導演究竟是想表達:公安不值得信任,司法不公,還是黃樹權的背后還有更大的保護傘?
![]()
要知道:《狂飆》里安欣二十年如一日守護正義,《他是誰》中衛國平追兇八年不放棄,這些才是中國警察的真實鏡像和影視劇該有的輿論導向。
所以說,秦虹的出逃,動搖的不是某個角色,而是對老百姓對于司法的基本信任。
三、法盲邏輯毀掉女性救贖主題
這部劇之所能“大干快上”,無非是看中“女性自我救贖”、“知心奶狗協助”以及“逆天換命”的炒作噱頭而已。
編劇讓秦虹不惜背上殺人、潛逃的罪名,無非是為了鋪墊出馬偉成”家暴男“這條線。
可惜,編劇本想炒作“女性互助逆襲”的噱頭,卻讓秦虹用最愚蠢的方式復仇。
![]()
當秦虹拿到馬偉成視頻的時候,早就可以進行反殺了。
你可以把視頻郵寄到派出所,把視頻用郵件發給劉望,實在不行讓孩子帶上視頻去報案。
秦虹居然選擇在逃亡的船上,自己動手殺人。
咱且不論男女力量懸殊,秦虹究竟是要“逆天改命”,還是要“自投羅網”?
真正的女性力量,是用法理捍衛尊嚴,而非用暴力踐踏規則。
法律賦予你的正當反殺權不用,偏要活成通緝犯;
能靠司法解決的問題,偏要活成法外狂徒。
![]()
劇中秦虹最想干的,無非就是身份互換嘛。
哪怕是呂丹順、萌萌、秦虹,你們一起先逃到國外,等到張妍壽終正寢,再頂替她的身份證,比犧牲張妍要來的更加合乎情理吧?
幾十萬都在你包里,還在乎多兩張船票,真就缺這三瓜倆棗?
只是可惜,秦虹、呂丹順,以及編劇那點可憐的智商,全部用來在違法的道路上,跟警官周旋。
最后換來的結果,無非是馬偉成比秦虹多判兩年。
國產懸疑劇的墮落,從輕視法律條文開始,到侮辱觀眾智商終結。
![]()
優秀的懸疑劇,當如《白夜追兇》般邏輯縝密,像《漫長的季節》那樣命運交織,若《隱秘的角落》揭示人性幽微,
只有《重影》這種劇,還在用“潛逃求生”的爛梗,去糊弄觀眾。
懸疑劇的終極博弈,從來不是兇手與警察的貓鼠游戲,而是創作自由與專業敬畏的平衡。
請記住:觀眾要看的懸疑劇:不是降智的“爽”,而是經得起推敲的“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