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4日,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等待領取免費食物的人們在街頭排起長隊。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5日零時,美國聯邦政府在首都華盛頓的深秋寒意中進入“停擺”第36天,打破近7年前紀錄,成為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聯邦政府“停擺”。
當地時間4日,美國國會參議院第14次嘗試推進一項已獲眾議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以維持聯邦政府正常運轉,但相關程序性投票未能獲得推進該法案所需的60票。這導致引發政府“停擺”的財政僵局依舊延續,“停擺”的時長紀錄將于美國東部時間11月5日零時起被刷新。
民主、共和兩黨圍繞臨時撥款法案的主要爭議在于醫保福利開支。美國《平價醫療法案》醫保的2026年度參保登記于11月1日啟動。由于兩黨未能就相關政府補貼達成一致,保險公司公布的年度保費大幅上漲。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4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共和黨人應該為明年飆升的醫保價格負責,“400萬美國人將完全失去醫療保險”。
自1980年以來,美國已出現15次政府“停擺”。此前最長“停擺”紀錄是2018年底至2019年初的35天。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日前表示,“停擺”若持續6周,經濟損失將上升到110億美元,預計四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年增長率將下降1至2個百分點。
創紀錄“停擺”嚴重沖擊美國航空安全、食品救濟等民生領域。目前,全美每天有數千架次航班延誤。美國航空協會數據顯示,自“停擺”以來,已有超過320萬美國旅客受航班延誤或取消影響。美國交通部長肖恩·達菲警告,如果“停擺”持續,美國可能被迫關閉部分空域。
芝加哥市郊一處食品救濟處4日排起長龍。工作人員說,食品貨架已告罄,5日起恐將沒有食品可發放。
因資金耗盡,約4200萬人參與的美國聯邦食品救濟項目“補充營養援助計劃”本月1日起暫停發放救濟金。超過百萬聯邦雇員被拖欠工資,其中一些人不得不排隊領取救濟食品。
“極不光彩的紀錄!”美國《政治報》如此形容“史上最長停擺”。
華盛頓居民盧娜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兩黨一直這樣爭斗下去,“什么都不會改變,只會讓解決問題變得更困難”。
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最新民調顯示,民眾對國會的支持率下跌至15%。另一項民調顯示,超六成受訪者認為民主、共和兩黨并不關心民眾切身利益。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公共政策教授琳達·比爾姆斯說,制度失靈是聯邦政府“停擺”的根本原因。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直言,聯邦政府“停擺”反映出美國政治精英“無能”,全世界都看到“美國不知道如何治理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