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年的秋天,蒙古草原上迎來了一場改變命運的相遇。九歲的鐵木真跟隨父親也速該前往弘吉剌部定親,途中邂逅了智慧長者德薛禪。德薛禪一見鐵木真便想起前夜奇夢——海東青攜日月落于掌心,認定這個目光如炬的少年正是長生天選定的人。
“我家小女孛兒帖,正當婚配之齡。”德薛禪熱情相邀。也速該見到十歲的孛兒帖后滿心歡喜,當即以駿馬為聘,按習俗將鐵木真留在親家處,獨自踏上歸途。
歸途經過塔塔兒部領地時,也速該受邀參加宴會。誰料這竟是仇家的陷阱——九年前被他擊敗的塔塔兒人暗中下毒。也速該強撐三天返回家中,臨終前對托孤之臣蒙力克留下遺言:“告訴鐵木真,為我報仇!”
也速該去世
![]()
當蒙力克接回鐵木真時,少年首次體會到命運的殘酷。母親訶額侖轉述遺命時,復仇的火種已在他心中點燃。
也速該之死如同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次年春祭時,因訶額侖母子遲到,泰赤烏氏首領塔兒忽臺故意不分配祭肉,借機發難:“既然看不起祭祀,就別跟著我們了!”
![]()
次日黎明,泰赤烏部裹挾大部分部眾遷離。忠心老臣察剌合拼死阻攔,卻被長槍刺穿脊背。鐵木真探望時,老人奄奄一息地說:“你父親聚攏的百姓,都被帶走了……”
訶額侖毅然舉起丈夫的軍旗“禿黑”,單騎追叛。軍旗獵獵作響中,近半部眾被她的氣勢震懾而回。但暫時的勝利掩蓋不了危機——這群人很快再度動搖。
為維系家族生存,訶額侖帶著孩子們在斡難河畔艱難求生。她采野果挖草根,孩子們用針鉤釣魚。在母親“影外無友,尾外無纓”的告誡中,鐵木真逐漸明白團結的真諦。
部眾離散
![]()
某日,鐵木真與合撒兒因瑣事射殺異母弟別克帖兒。垂死的弟弟平靜道:“我們本應共抗泰赤烏人……”
訶額侖聞訊悲憤,用草原諺語痛斥:“自咬胞衣的獵犬!吃同類的豺狼!這樣的心性能戰勝誰?”
這番痛斥如當頭棒喝。鐵木真與兄弟們相擁立誓:從此禍福同當。他們在冰與火的試煉中,淬煉出比血緣更堅固的情誼。
泰赤烏部的壓迫接踵而至。鐵木真一度被俘,靠著機敏才僥幸逃脫。每個深夜,他望著星空銘記:父親的仇恨、部眾的背叛、母親的堅韌、手足的盟約,都在塑造著未來的成吉思汗。
草原上的苦難教育,正悄然孕育著震撼世界的能量。當雄鷹展翅之時,整個草原都將為之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