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浙江海圣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圣醫療”)將北交所IPO上會,公開發行不超過1129.41萬股。
筆者注意到,海圣醫療的業績主要是通過經銷模式所獲,每年至少有8成的收入是通過經銷商。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經銷商在銷售鏈路中占據核心地位,但其結構卻暗藏風險,海圣醫療每年新增與退出的經銷商數量均超200 家,群體流動性極大,且退出經銷商的毛利率始終高于新增經銷商,2024年兩者差額更是達到4.18個百分點,單位利潤差異顯著。
費用方面,近三年半海圣醫療的銷售費用合計約1.05億元,幾乎是研發費用的兩倍,而銷售費用率不僅持續增長至10.63%,還始終遠超同行6.25%的均值,費用控制效率落后。進一步拆解可見,超6成銷售費用用于職工薪酬,且公司銷售人員占比遠高于維力醫療、三鑫醫療等同行,人均薪酬也處于較高水平,但人均創收卻顯著低于這些可比公司,“高投入低產出”的人員效率反差明顯。
年換200+經銷商
海圣醫療是面向全球的麻醉、監護類醫療器械綜合產品提供商,主營業務為麻醉、監護類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麻醉科、ICU病房、急診科等科室的終端臨床需求。
2022年-2024年和2025年1-6月(下稱“報告期”),海圣醫療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8億元、3.06億元、3.04億元、1.5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011.04萬元、7803.67萬元、7091.75萬元、3539.42萬元,其中2024年營收同比下滑0.7%,凈利潤同比下滑9.12%。
產品方面,海圣醫療主要布局麻醉類、監護類、手術及護理類三類醫療器械,其中麻醉類醫療器械是核心收入來源。報告期內該類產品銷售收入從1.30億元逐步增長至1.60億元,2025年上半年為0.79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始終維持在47.92%-52.6%之間,占比超四成,地位尤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上述產品主要通過經銷商對外出售,經銷模式是核心銷售渠道。報告期內,經銷模式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42億元、2.73億元、2.58億元、1.29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0.43%、89.57%、85.06%、83.16%,每年至少有8成收入來自經銷渠道,經銷商在公司銷售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
![]()
不過,海圣醫療的經銷商結構存在明顯波動。截至各期末,30萬元以上規模經銷商數量看似相對穩定(2022年末170家、2023年末191家、2024年末181家、2025年6月末159家),但整體經銷商群體的流動性極大:2023年新增215家、退出191家,2024年新增277家、退出219家,每年均有大量經銷商進出。
![]()
對此,北交所要求海圣醫療說明經銷商增減變動的原因及商業合理性,是否符合行業慣例,各期變動情況與所在區域收入變動、下游終端醫院需求波動的匹配性;說明新增經銷商客戶的獲取方式及合作背景,新增經銷商與退出經銷商是否存在受同一主體控制的情況,更換主體合作的原因,是否存在合規風險。
更值得關注的是經銷商分層毛利率差異。報告期內,海圣醫療新增經銷商的按收入規模分層具體情況如下:
![]()
而公司退出經銷商的按收入規模分層具體情況如下:
![]()
可見,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新增經銷商整體毛利率分別為55.93%、54.77%、53.59%,而退出經銷商整體毛利率分別為57.84%、58.95%、57.18%,退出經銷商的毛利率始終高于新增經銷商,差額分別達1.91個百分點、4.18個百分點、3.59個百分點,意味著公司從退出經銷商處獲得的單位利潤更高。
對此,北交所要求海圣醫療按照收入規模分層說明新增、退出經銷商毛利率水平與同層級存量經銷商客戶毛利率水平的差異,并結合產品構成、定價模式、返利機制等分析差異合理性。
銷售高投入人均創收墊底
從費用投入規模看,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2539.03萬元、3030.02萬元、3268.83萬元、1653.69萬元,合計約1.05億元;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1354.39萬元、1809.65萬元、1615.78萬元、863萬元,合計約5642.82萬元,近三年半銷售費用投入幾乎是研發費用的一倍。
從費用率對比看,公司銷售費用率持續增長,從9.48%升至10.63%,而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從6.67%降至 6.25%,兩者走勢相反,且公司銷售費用率始終遠高于同行均值,費用控制效率與行業水平存在差距。
![]()
對此,北交所要求海圣醫療結合銷售模式、客戶集中度、客戶分布區域、經銷商管理體系及模式、經銷商數量及規模等因素,分析銷售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差異的合理性。
拆解銷售費用明細,職工薪酬是核心構成。報告期內,職工薪酬的費用分別為1640.93萬元、1994.59萬元、1971.2萬元、1115.16萬元,分別占當期銷售費用的64.63%、65.83%、60.3%、67.43%,占比始終超6成。
與此同時,2022年-2024年,海圣醫療期銷售人員數量分別為89人、85人、100人,結合薪酬和營收,可以計算出海圣醫療銷售人員人均薪酬分別為18.44萬元、23.47萬元、19.71萬元,銷售人員人均創收300.81萬元、359.86萬元、303.73萬元。
![]()
值得一提的是,海圣醫療在申報稿披露,其同行可比公司分別為維力醫療、三鑫醫療、天益醫療,而這些公司2024年關于銷售相關的具體情況如下:
![]()
對比發現,海圣醫療銷售人員占比遠高于同行,人均薪酬除低于維力醫療外,均遠超三鑫醫療、天益醫療,但人均創收卻遠遠低于這三家公司,人員效率與同行差距顯著。
對此,北交所要求海圣醫療結合各期銷售人員數量變動、客戶數量變動、訂單獲取總額、人均創收金額等情況,說明銷售人員變動的合理性、與業務規模的匹配性;說明銷售人員占比高于可比公司的合理性,銷售人員人均創收與可比公司的差異及合理性。(文 | 公司觀察,作者 | 鄧皓天,編輯 | 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