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主花費百萬元購買的保時捷卡宴新車,在提車后當月就發生燃油泄漏事件,4S店的檢測結果含糊其詞,對車主的賠償、補償避而不談。百萬保時捷,新車就漏油?!
近日,FM93汽車維權節目《93車世界》接到了投訴人袁女士的投訴,她告訴記者,自己在濟南濟西保時捷中心,花費上百萬購買了一輛保時捷卡宴,結果9月12日提車,僅13天后,也就是9月25日,車輛底部便出現了嚴重燃油泄漏。
![]()
![]()
袁女士:“當時,4S 店的人過來現場進行了一個簡易修復,之后把我的車子拖到 4S 店檢查,店里說是油管的卡箍松動,導致的油管破損引起的燃油泄漏。一開始這個檢查結果出來之后,4S店就問我是否考慮換車,我就說不考慮換車,我要退車,你要店里給按照三包法去給我退車,然后店里就說他們需要去跟公司領導以及廠家去看一下怎么處理。”
![]()
袁女士說4S店初檢結論明確:汽油管卡箍松動導致油管損壞。至于能否退車,4S店當時表示需要請示廠家。
10月9日,袁女士又帶著律師一起去了4S 店,與對方交涉。
袁女士說:“當時店里給我的答復是,店方的情況是差不多了,那意思就是退車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是店里要等廠家的答復,然后就讓我回去等消息,說第二天就給我消息。但是店里第二天沒有給我消息,到了第三天也就是10月11日,店里突然不承認這個問題了,說這個問題不是質量問題,是外力因素導致的。我就問店里,有所謂外力因素的證據嗎?店里拿不出來,這個事情就是卡在這里了。
![]()
4S店原本同意走退車流程,而后改口回復袁女士稱故障是外力造成,不能退車了。更令袁女士無法接受的是,從頭至尾,4S店都未能拿出任何證據,證明所謂外力的存在。在后續的時間中,袁女士均未獲得任何來自保時捷全國客服,以及濟南濟西保時捷中心4S店的實質回復。
10月28日,我們的記者聯系了袁女士,她說:“昨天保時捷全國客服電話給我回了電話,沒有任何實質性推進。中國保時捷客服中心說自己只能做一個傳達和督促。我問那你們督促有結果嗎?客服說只能在兩個工作日再給我做答復,或者讓我繼續聯系經銷商,這就是踢皮球啊!”
一句“只能傳達”“再等兩個工作日”,這就是保時捷廠家給出的答復,我們不禁想問,當一輛百萬豪車出現燃油泄漏這樣威脅消費者駕駛安全的明顯問題時,保時捷的客戶服務體系,難道僅僅是作一只傳聲筒嗎?
根據我們記者的了解,保時捷將針對部分2024至2026年款Panamera、卡宴車型以及2025年款Panamera E-Hybrid車輛實施召回,涉及數量為107輛,此次召回范圍限于美國市場。問題源于高壓燃油泵的固定緊固件可能存在未按規定扭矩擰緊的情況,進而可能導致燃油泄漏。若泄漏的燃油接觸到點火源,則存在引發火災的安全隱患。
袁女士的車輛經4S店初檢為汽油管卡箍松動,油管損壞,這與美國召回車輛的癥狀如此相似。袁女士的車輛問題,是否與海外召回車輛屬于同一批次、同一缺陷?4S店從一開始同意退車,到后來改口“外力”所致,卻始終拿不出任何證據。
10月29日,我們的記者再次聯系了袁女士,當時,她正在4S店現場溝通:“他們店里現在就外力因素這個原因又給我出具了同樣的一份報告,然后進行了一個更改。因為之前沒有外力因素的具體原因,現在他們在以前出的那個報告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一個所謂的原因。
當時,正在和袁女士溝通的劉經理接過電話告訴我們的記者:“我們是需要媒體發言人回應的。”
本臺記者:“媒體發言人到現在也沒有人跟我們聯系,我那天給你打了電話之后再打你電話就不接了。”
劉經理:“嗯,不好意思,我時間可能安排得不太恰當。您看這樣,稍后我讓媒體發言人回您電話可以嗎?”
本臺記者:“我們跟你們已經聯系了兩三天了,媒體發言至今為止都沒有給我們任何回復。”
廣播節目中,我們的主持人曾嘗試多次連線該4S店,但接電話的始終只是一位“前臺接待人員”,相關具體經辦人員始終不愿發聲。10月29日,4S店給了袁女士一份車間維修流程報告,上面寫著故障原因為:“像是”由尖銳工具向上撬動。這個“像是”二字,聽起來就很不專業。
有關這份報告,我們咨詢了浙江一墨律師事務所的孟律師:
“4S店提供的是一個車間維修的流程報告,該報告應該被認為是屬于4S店內部的一個通過客戶描述后對車輛檢查、檢修所做出的一個流程報告。只是一個工作流程,他們將這個報告出示給消費者以后,我覺得這個最多就是一個單方的認定,或單方的陳述,屬于他們自己的一個觀點。報告的用詞是“像是什么尖銳工具所造成的”,卻沒有什么相關的證據或依據加以支撐。最終,這個車輛到底是質量問題還是外力導致的,應該通過雙方共同委托的鑒定機構,或者如果發生糾紛之后,由法院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確認。”
![]()
孟律師說得很清楚,這份報告只是單方觀點,不具備法律證據效力。另一方面,就在我們媒體持續跟進的同時,保時捷方面已經在連續不斷地公關袁女士,讓她不要再找媒體曝光了。袁女士有沒有妥協?我們在10月30日,又聯系了袁女士:“現在店里就是強調外力因素,然后說雙方各讓一步,店里算一個合適的價格,把這個車回購回去,然后加上對我的賠償,看我能不能接受。這樣相當于我也會虧損一部分,就是談不妥。之前店里的態度曾經很激烈,就說你要么你就去走訴訟程序,要么你就接受維修,就這樣。”
由此看來,保時捷解決這個事的方案就是三個步驟:一是用“像是”這樣的模糊表述來搪塞故障原因;二是公關車主;三是繼續拖延。10月31日,袁女士給了我們一個關于自己汽車維權的最新消息:“下午我給對方拿出來了一份具有司法鑒定資質的鑒定報告,里面非常明確地寫有“非外力因素”,我自己花了錢鑒定報告出來了,那你能否去給我退換呢?店里工作人員又不說話了。我覺得我也有權懷疑進展到今天4S店方是否對這個車輛做了手腳,而讓廠家不對這個車輛進行負責,對我來說,總之就是一堆糟心事。”
一個國際豪華品牌,為什么就不能直面問題?車輛燃油泄漏是關乎安全的大事,保時捷寧愿公關消費者,也不愿意拿出誠意解決問題。這份報告里寫的燃油泄漏的原因是“像是什么尖銳工具所造成的”,但安全問題上,容不得半點模棱兩可的表述。
![]()
另外,根據央視財經的報道,10月24日,德國大眾集團旗下保時捷汽車公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公司第三季度虧損達9.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0億元,受此影響,今年前三季度其銷售利潤同比大幅下滑99%。面對當前經營壓力,保時捷已啟動組織結構優化,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裁員1900人,并于今年內裁減2000個臨時崗位。第二輪裁員方案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公布。
看到這里,對于百萬元的保時捷,您如何評價?
來源:FM93交通之聲記者劉子文
FM93浙江交通之聲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