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說過,他的武俠小說重點在于“俠”,而非“武”,當然,你可能會說這不過是他為了宣傳自己小說的一種噱頭罷了,畢竟吹噓自己,誰還不會呢?
不過只要是讀過金庸小說的人就會知道,金庸的故事確實是與其他武俠小說拉開了不小的差距的。
當其他小說還在追求快意恩仇,書中的大俠還只糾結于各種江湖紛爭之時,金庸卻把故事的主題拔高了,他筆下的大俠,不止要在江湖中懲奸除惡,更可以是心系天下蒼生的俠之大者,比如郭靖夫婦就是這樣的人。
![]()
(黃蓉、郭芙劇照)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郭靖夫婦都是大俠,為何金庸卻沒給他們一個體面的結局?尤其是黃蓉,書中雖說她是與丈夫一同戰死,但蒙古一方卻未必會給她個痛快,一旦她被忽必烈擒下,那結局當是生不如死。
所以金庸為何要給她安排這樣的結局?或許一切早有伏筆。
一、不被看好的“妖女”
金庸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你能夠清晰的看到一個角色的成長軌跡,當然,不是每個角色都能避免臉譜化的人設,但至少在主角的塑造上,金庸是花費了不少心思的。
《射雕英雄傳》中的黃蓉就是從“妖女”逐漸轉變成俠女的。
作為黃老邪的女兒,黃蓉身上自然也是帶著些許邪氣的,比如故事中期,她心情不好,見了一位胖女人坐轎子,于是她便讓那胖女人抬轎子,甚至還將那女子的耳朵給割了,你說這像是一個“武俠小說女主角”該做的事嗎?
但這就是黃蓉,她本性就是如此,她是那種“但求自己高興,哪管她人死活”的人。
![]()
(黃蓉劇照)
這一點從她對華箏的態度也能看出來,起初她與郭靖在一起,尚且可以用“不知郭靖已有婚約”來解釋,可后來華箏都已經找到中原來了,黃蓉也看到郭靖對華箏許下承諾,說自己遲早會回蒙古去迎娶華箏,她卻依舊選擇留在郭靖身邊,這多少有些“知三當三”的意味了。
但金庸最終還是用“華箏間接害死李萍”將這事搪塞了過去,強行讓黃蓉與郭靖走到一起變得合理。
而黃蓉也在嫁給郭靖之后,從“妖女”變成了俠女,與郭靖一同守衛襄陽。
比如后來她懷著二胎的時候,郭靖擔心她的安危,她卻反倒說了一番安慰郭靖的話。
說是:“郭靖臉色微變,順手一拉黃蓉,想將她藏于自己身后。黃蓉低聲道:‘靖哥哥,襄陽城要緊,還是你我的情愛要緊?是你身子要緊,還是我的身子要緊?’郭靖放開了黃蓉的手,說道:‘對,國事為重!’”
不難看出,她確實成長了,讀者都樂意看到一個邪派改邪歸正的劇情。
武俠故事中的那些反派也確實是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但在金庸筆下,似乎不是如此。
二、俠女之死
盡管郭靖和黃蓉在《神雕俠侶》中的結局還算不錯,在群雄協力之下,他們守住了襄陽城。
但金庸也在原著第三十九回中就埋下了伏筆,說是:“后來忽必烈領軍北歸,與阿里不哥爭位,兄弟各率精兵互斗。最后忽必烈得勝,但蒙古軍已然大傷元氣,暫無力南攻,襄陽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軍始再進攻襄陽。”
![]()
(中年郭靖、黃蓉劇照)
既然金庸是引用了歷史事件,那襄陽城就一定會被蒙古人攻破,郭靖夫婦也注定難逃一死。
所以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提到這么一句:“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這消息是由郭襄傳出,而她本人都不在襄陽,所以完全有可能如筆者推測的那般,郭靖戰死,而黃蓉被俘,生不如死。
無論如何,金庸賦予黃蓉的結局未免有些殘忍了。
但你若是認真讀過原著,就會知道黃蓉確實是做過惡的,甚至她犯下的罪過還不輕。
三、善惡終有報
當年還是“妖女”的黃蓉,其實心中并沒有什么大義,對于她而言,世上只有她爹爹黃藥師和她那靖哥哥是重要的,其他人的死活,她一概不管。
所以為了能與郭靖在一起,她就做過一些荒唐事,比如助成吉思汗征花剌子模。
![]()
(少年郭靖、黃蓉劇照)
別說黃蓉一個人對于那場大戰的影響甚微,其實不然,正是在黃蓉的帶領下,蒙古一方用上了黑科技,類似降落傘的工具。
而此時書中也明確提到了黃蓉的心態:“他手掌一拍,首先躍下,數百名丐幫幫眾跟著涌身躍落。這般高峰下躍,自是極險,但蒙古將士素來勇悍,日間又曾見歐陽鋒從峰上降落,各人身上革傘比他鼓氣入褲之法更是穩當得多。再見主帥身先士卒,當下個個奮勇。一時之間,空中宛似萬花齊放,一頂頂革張了開來,帶著將士穩穩下墮。黃蓉坐在峰頂冰巖之上,眼見大功告成,不由得心花怒放,尋思:‘成吉思汗破城與否,原本與我無關。但若靖哥哥能聽我言語,倒可乘機了結一件大事’。”
為了幫郭靖,她可以調動丐幫的人幫蒙古人賣命。
而她所謂的“了結一件大事”卻是犧牲了無數花剌子模百姓的性命。
此時書中就有提到那些百姓的慘狀:“一出城門,只見數十萬百姓奔逃哭叫,推擁滾撲,蒙古兵將乘馬來回奔馳,手舞長刀,向人群砍殺。原來蒙古人命令居民盡數出城,不得留下一個。當地居民初時還道是蒙古人點閱戶口,以防藏匿奸細,哪知蒙古軍先搜去居民全部兵器,再點出諸般巧手工匠,隨即在人叢中拉出美貌的少婦少女,以繩索縛起。”
![]()
(蒙古大汗劇照)
無數女子被蒙古大軍欺辱,城中百姓更是多半被殺,那畫面當真是慘。
這固然不是黃蓉一人之過,但她何嘗不是幫兇一般的存在?
《醒世恒言·卷二十》中有句話叫“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即便是主角犯了錯,也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這即是金庸故事精彩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