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數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
34歲的中國女數學家王虹,兩天內連奪兩個國際數學大獎。
消息一出,不僅學術圈炸開了鍋,就連官媒都親自下場,高調發文!
![]()
您可能會問,數學家獲獎有什么稀奇的?但王虹拿到的這兩個獎項,可不一般。
ICCM數學獎金獎,是由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創立的。
專門用來表彰全球華人數學家的杰出貢獻,每三年才評選一次,被譽為“華人菲爾茲獎”。
![]()
塞勒姆獎就更厲害了,從1968年設立至今56年間,全世界只有56個人獲獎。
而且這56個人里面,有10個后來都拿到了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
所以說,塞勒姆獎也被看作是菲爾茲獎的風向標。
![]()
這么說可能有點抽象,如果換成娛樂圈,就相當于一個演員同時拿到奧斯卡提名和戛納影后。
含金量如此之高,也難怪官媒紛紛發文報道,說王虹再破天花板。
但王虹的厲害之處,遠不止于此。她還有另一個身份——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的終身教授。
![]()
這個研究所成立70多年來,她是第一位女性終身教授。
而且,這個研究所之前的13位終身教授里,有8位都拿過菲爾茲獎。
能在這樣的地方占有一席之地,足以說明王虹已經站在了世界數學研究的最前沿。
![]()
說到這里,您可能會覺得王虹一定是從小就是數學神童,一路順風順水走到今天。
其實還真不是這樣。她1991年出生在廣西桂林的一個小鎮上,父母都是普通的中學老師。
雖然她確實很聰明,5歲就學完了一年級的課程,還連跳了兩級,16歲就考上了北大。
![]()
但她最開始讀的專業根本不是數學,而是地球與空間科學。
為了轉到數學系,王虹付出了很多努力。
可面對如此復雜的數學研究,即使她懷揣熱愛,依舊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和選擇。
![]()
在法國留學期間,她甚至放棄了數學,轉而去學建筑了。
直到她發現沒有系統訓練,自己在建筑系也寸步難行,才意識到自己的數學基礎有多么寶貴。
![]()
回到數學的懷抱后,這個曾經迷茫猶豫的女孩,最終一舉拿下了困擾數學界一百多年的難題。
這個難題就是“三維掛谷猜想”,也是今年6月,王虹在北大做講座時分享的課題之一。
![]()
說起這次講座,那可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不僅整個教室座無虛席,就連大名鼎鼎的“韋神”韋東奕都坐在了第一排。
大家對韋東奕肯定不陌生。因為一段街頭采訪,這位北大數學天才走紅網絡。
![]()
視頻里,他穿著樸素,手里拎著饅頭和礦泉水,說話有點靦腆。
但就這么個“普通人”,卻在高中時就連續兩年拿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滿分金牌。
在北大讀書期間,他更是包攬了各種數學競賽的大獎。
![]()
不過,韋東奕平時很低調,只專注于自己的研究,很少參加別人的講座。
這就顯得王虹的講座分外特殊——他不僅來了,還連續幾天都坐第一排。
據知情人透露,王虹分享推導過程時,韋東奕聽得特別認真。
![]()
講座結束后,兩個人還進行了深入的數學交流,旁邊的學生想說句話都插不進去。
有意思的是,王虹和韋東奕其實是同齡人,都是1991年出生的。
兩個人的成長經歷也有不少相似之處。
![]()
他們都出生在普通家庭,父母雖然重視教育,但并沒有逼迫他們必須成為學霸。
王虹小時候除了學習,還喜歡下五子棋、打乒乓球,看動畫片父母也不會阻止。
韋東奕雖然后來生活極其簡單,但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不是被迫的。
![]()
兩個人都很早就展現出了數學天賦,但也都經歷過困難和挫折。
王虹差點放棄數學,韋東奕因為太專注研究,生活自理能力一度讓人擔心。
但他們最終都堅持了下來,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獨立思考的能力特別強。
王虹從高中開始就養成了遇到問題先自己研究的習慣,實在想不通才去請教別人。
韋東奕更是創造了獨特的解題方法,被稱為“韋方法”,還被寫進了教科書。
![]()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相對落后,很多人才流失到國外。
但現在情況正在改變。王虹雖然在國外工作,但她經常回國交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帶回來。
韋東奕則一直留在國內,在北大培養下一代的數學人才。
![]()
更讓人欣慰的是,像王虹和韋東奕這樣的年輕科學家還有很多。
他們正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
雖然可能沒有那么大的名氣,但同樣在為中國的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
此外,數學作為一切科學的基礎,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
而王虹破解百年數學難題,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代表著中國數學研究正在走向世界前沿。
她獲得的這些國際大獎,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新一代數學家的實力。
![]()
有人說,王虹很可能在明年成為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的中國女性數學家。
不管這個預測是否會成真,她已經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中國數學家可以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
而韋東奕雖然低調,但他在自己研究的領域同樣取得了世界級的成果。
![]()
這兩位90后數學家的故事還在繼續。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什么是真正的學者精神——不是為了名利,不是為了證明什么,只是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
從小鎮女孩到國際數學新星,從靦腆男生到北大“掃地僧”,王虹和韋東奕的經歷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重要的是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像他們一樣的年輕人涌現出來,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讓中國的科學事業更上一層樓。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