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定有 通訊員 吳秉珅/文圖
在南陽市宛城區紅泥灣鎮產業園區內,食品加工車間里自動化生產線高效運轉,各類預制菜產品接連下線;裝備制造廠區內,防爆電機核心部件的生產秩序井然;艾草加工企業的研發實驗室內,中藥飲片、保健貼劑等新產品正接受嚴格質檢……這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正是紅泥灣鎮創新招商機制、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的生動體現。
![]()
近年來,宛城區紅泥灣鎮摒棄傳統“大水漫灌”式粗放招商模式,充分發揮商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圍繞食品加工、建材制造、裝備制造及艾草加工四大優勢產業,實施“分業招商、精準施策”策略。通過明確產業分工、精準對接上下游資源,推動各產業從“單點突破”向“集群發展”轉變,探索出一條依托特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
商會引領發展方向,產業分工明晰路徑。“過去招商引資缺乏統籌規劃,引進的企業多為‘單打獨斗’,難以形成完整產業鏈條。”紅泥灣鎮商會負責人尹新朝介紹。為解決這一問題,鎮政府與商會聯合成立專項招商工作組,依托四大產業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制定了差異化招商方案。食品加工產業重點發展原材料制備與預制菜領域,補齊產業鏈上游短板;裝備制造產業聚焦防爆電機細分市場,著力引進下游配套企業;艾草加工產業推動產品從初加工向醫藥、保健品等高附加值領域延伸;建材制造產業則圍繞綠色環保方向,引進上下游關聯企業。
![]()
清晰的產業定位使招商工作更具針對性。工作組依托商會的行業資源網絡,精準對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采取“以商引商”“產業鏈招商”等方式,邀請意向企業實地考察,詳細介紹紅泥灣鎮的區位優勢、政策支持與產業配套環境,成功吸引一批優質企業入駐。
食品加工突破瓶頸,實現從“初級加工”到“全鏈延伸”。在推動食品加工產業升級過程中,紅泥灣鎮通過精準招商實現“質效雙升”。此前,該鎮食品企業多從事初級農產品加工,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為此,鎮商會與招商工作組重點對接原材料制備和預制菜生產企業,成功引進佳味無限、仲潤食品等行業龍頭企業。
“我們入駐后,不僅引進了先進的預制菜生產技術,還與本地農戶簽訂采購協議,有效帶動了周邊產業發展。”佳味無限食品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已建成標準化預制菜生產線,專注于肉類加工,產品在南陽市場占據穩固地位,并逐步輻射周邊縣市。隨著產業鏈不斷延伸,紅泥灣鎮已形成覆蓋“農產品種植—原材料加工—預制菜生產—冷鏈物流”的完整產業鏈,帶動800余名當地群眾實現就近就業。
裝備制造集聚成群,“細分賽道”培育規上企業。裝備制造產業作為紅泥灣鎮的優勢產業,依托商會精準對接防爆電機下游供應鏈需求,成功引進實達機械、美潤防爆等企業,構建起以防爆電機為核心的產業集群。目前,全鎮已有超過5家裝備制造企業達到規模以上標準,形成從核心部件生產到整機組裝的完整產業鏈。
“在鎮商會的協調下,我們與園區內其他企業實現資源共享,既降低了生產成本,也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美潤防爆電機公司負責人表示。企業生產的防爆電機廣泛應用于煤礦、化工等領域,產品遠銷全國十多個省份,目前正積極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艾草加工謀求轉型,“小艾草”成就“大產業”。艾草加工產業轉型升級是紅泥灣鎮招商創新的另一大亮點。過去,當地艾草加工企業多以生產艾條等初級產品為主,利潤空間有限。鎮商會與招商工作組緊扣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趨勢,重點引進立康醫藥、倍益建等具備研發能力的企業,推動艾草產品向中藥飲片、保健貼劑等高附加值領域拓展。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本土企業艾嘉源集團在招商政策支持下,成功進軍裝備制造領域,其研發的艾灸床等產品不僅填補了本地市場空白,還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從艾草加工邁向裝備制造,我們的轉型離不開鎮里的精準引導和商會的資源對接。”目前,該企業艾灸床產品已行銷全國,成為國內康養行業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目前,紅泥灣鎮四大產業集群已初步形成規模。通過商會主導的分行業招商模式,既實現了產業鏈的精準延伸,也推動了企業間的協同發展。紅泥灣鎮將持續優化招商機制,完善產業配套體系,為企業提供更優質的營商環境,助力四大產業集群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