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10月20號,白宮里特朗普和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高調地簽了份85億美元的關鍵礦產協議。
特朗普當場拍著胸脯說,“一年后美國的稀土能多到用不完”,西方媒體立馬跟著起哄,說這是“打破中國主導地位的戰略突破”。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特朗普真的把中國的底牌抽走了嗎?
![]()
一紙協議能否撐起產業野心
單看這份協議,確實有點“畫大餅”的意思,美澳倆家承諾,接下來半年里各掏10億美元,專門砸在稀土的開采和加工項目上。另外,美國進出口銀行還會拿出22億美元的融資,幫澳大利亞建鎵精煉廠這類設施。
可話說回來,錢能解決的事兒都不算難事兒,偏偏稀土產業,還真不是砸錢就能搞定的。澳大利亞手里確實有礦,全球第四大的稀土儲量就擺在那兒,這是事實。但你得知道,把礦石從地下挖出來,只是第一步而已。真正難住人的,是后面的分離提純環節。
![]()
一塊稀土礦里,亂七八糟混著十幾種元素,要從中分離出純度能到99.99%的工業級產品,得經過上百次化學萃取。這過程不光工藝復雜得很,還會產生一大堆含放射性元素的廢料,處理起來又是個大麻煩。
現在全球范圍內,80%以上的稀土分離加工工作,都是中國在做。中國的企業摸爬滾打幾十年,早就琢磨出了成熟的技術體系,成本上也有明顯優勢。
![]()
澳大利亞倒是有個叫萊納斯的公司,之前在馬來西亞建了個加工廠,可這十多年來,環保問題就沒斷過,一會兒被投訴,一會兒要整改,產量也少得可憐,在全球市場里連個像樣的份額都占不上。
更現實的問題是時間,行業里的專家幾乎都這么說:要建一條完整的稀土供應鏈,至少得花10到20年。特朗普說一年就能解決問題,這話別說咱們不信,連美國自己的稀土企業都覺得離譜。
![]()
澳大利亞的如意算盤與風險
澳大利亞這次非要跟美國綁在一起,既有地緣政治的小九九,也有自己的經濟小算盤。
從戰略上看,堪培拉這幾年跟著“印太戰略”的調子,一步步往華盛頓那邊靠。就說簽協議的前一天,澳大利亞的軍機還非法闖了中國西沙領空。這種“一邊搞軍事挑釁,一邊談資源合作”的操作,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它是想靠著配合美國給中國施壓,在五眼聯盟里多掙點話語權,顯得自己更重要。
![]()
從經濟角度說,它心里門兒清,自己頂多只能提供點原礦,而全球90%的稀土永磁材料,都是中國生產的。跟美國合作,一方面能避開直接和中國做貿易可能遇到的風險,另一方面還想借著美國的技術,讓手里的資源能賣個更好的價錢,實現增值。
可這種“選邊站”的做法,風險也一點不少。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2024年的時候,兩國的貿易額就到了2300億美元。澳大利亞出口的鐵礦石、煤炭這些大宗商品,有60%以上都是賣到中國的。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做過研究,要是中澳關系真的全面惡化,澳大利亞的GDP可能要損失1.8個百分點。一邊在安全上靠著美國,一邊在經濟上靠著中國,這么走鋼絲,能走多穩,誰也說不準。
中國手里到底有什么牌
面對美澳這么高調地簽協議,中國這邊的反應挺淡定。外交部發言人只是強調,“全球產業鏈能形成,是市場規律作用的結果”,還提醒合作方“別人為破壞供應鏈的穩定”。
![]()
我們先從數據說起,中國不光掌控著全球80%以上的稀土精煉產能,還握著127項稀土專利里的85項。尤其是鏑、鋱這類重稀土元素的提純技術,中國比全球其他國家領先了10到15年。
舉個生活里能接觸到的例子。稀土永磁材料是啥?它是電動汽車電機、風力發電機里的核心部件,沒有它,這些設備根本沒法正常工作。現在全球范圍內,70%的新能源汽車電機、90%的風力發電機永磁體,都得依賴中國生產的材料。
![]()
這里要提醒一句,中國最近對稀土出口的管控,可不是簡單的“斷供”。10月初的時候,中國商務部發了公告,對部分和稀土相關的物項加強了出口管制,還把幾種稀土元素和加工設備列進了管制清單。
這套組合拳的目的很明確,一方面是保護國內的資源和環境,另一方面是推動自己的產業升級。說到底,就是從過去單純的“資源供應商”,慢慢變成“規則制定者”,以后在這個領域,得按更合理的規則來玩。
![]()
這場博弈的真正贏家
說白了,稀土領域的博弈,比的不是誰簽了多少份協議,喊了多少句口號,而是看硬實力。
美國本土確實有稀土礦藏,可因為環保成本太高、技術斷檔這些問題,稀土產業鏈早就遷到國外去了。現在想重新建一條完整的供應鏈,不光得投錢還需要長久時間。特朗普急著宣布“戰略突破”,更多是想在國內選民面前秀一把政績,沒多少實際意義。
![]()
總結一下,美澳這份協議,短期內更像一場熱鬧的政治表演,真要落地,要面對的技術、成本、環保這些難題,比他們預想的難得多。
對中國來說,保持戰略定力,繼續鞏固自己的技術優勢,才是最關鍵的。稀土產業不是靠宣誓就能建成的,得靠實驗室里的研發、工廠里的生產,還有時間的積累,一步一個腳印來。當全球高端制造還在持續依賴中國的稀土材料時,任何想繞開中國技術體系的嘗試,都得付出巨大的代價。
![]()
這場沒有硝煙的博弈里,中國手里的牌,其實比外界想的要硬得多。那么,你覺得美澳這份看似雄心勃勃的協議,最終能實現他們“突破中國主導”的目標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