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 麗
主治中醫師 畢業于浙江中醫藥大學
“口干、口苦好多了,頭也沒那么暈乎了!”喝了7天中藥,趙阿姨再來復診時,臉上有了笑容。
趙阿姨今年60歲,十幾天前,她一起床就感覺天旋地轉,眼睛也像被東西蒙住了似的看不清楚。去大醫院一查,血壓竟高達180/100mmHg,被診斷為高血壓。吃了降壓藥后,血壓是降下來些,可頭暈、口苦、口干這些癥狀還是存在,讓她很難受。趙阿姨有10多年的糖尿病,一直在吃降糖藥。“如果還要長期吃降壓藥,會不會給身體帶來更多負擔?”思前想后,她決定嘗試下中醫調理。通過朋友介紹,她找到了田麗中醫師。
首診時,田醫師先仔細詢問了趙阿姨的飲食起居、日常癥狀。了解到趙阿姨平時比較怕熱,晚上還有起夜喝水的習慣,容易出汗,汗液黏膩。接著又把了把她的脈,瞧了瞧舌苔。憑借多年經驗,她判斷趙阿姨體質偏熱,六經辨證為少陽病,遂開了小柴胡湯治療。
沒想到,僅喝了7天中藥,趙阿姨就感覺好多了,頭暈、口苦、口干都減輕了,血壓降到了140/96mmHg。田醫師又按原方繼續治療。
三診時,趙阿姨頭暈、口苦、口干的癥狀基本消失,即便沒吃降壓藥,血壓也穩定在正常范圍內。她驚喜地說:“我吃著降糖藥,空腹血糖之前一直在7.2左右,現在居然降到了5.6,田醫師一下子幫我解決了兩大難題!”
還有位72歲的馮大伯。3年多來,馮大伯總覺得渾身發冷,沒力氣,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血壓也不穩定,高的時候有150/80mmHg。起初,他只是想找田醫師調理睡眠問題。
田醫師觀察到馮大伯臉色蒼白、手腳冰涼,結合舌診脈診,判斷他體質虛寒,六經辨證為少陰病,開出了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
喝了10天中藥,馮大伯就感覺沒那么怕冷了,手腳暖和起來,睡覺踏實了,血壓也降了下來,自測128/76mmHg。他不禁感嘆:“本來只想看睡眠的,沒想到血壓也正常了,中醫真神奇!”
田麗中醫師說,中醫講究整體觀念,治療高血壓并非單純降低血壓這么簡單。血壓升高的同時,可能會伴有其他的一些癥狀,比如頭暈頭痛、發熱、睡覺不好、胃口不好等。中醫通過調理陰陽五行、臟腑氣血,使人體達到平衡,癥狀自然就消失了。
談到治療經驗,田醫師總結出“辨六經、悉八綱,方癥對應”十字要訣。八綱里的 “陰陽、表里、寒熱、虛實”,能快速判斷身體是哪里出了問題;六經辨證則更細致,能把病情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再加上流傳百年的經方,用對了,才有效果。
歡迎預約咨詢
即日起至本周日(11月9日),田麗中醫師為快報讀者送出5個專家號(首診免掛號費),有需要的讀者可掃碼咨詢預約。
識別二維碼咨詢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