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韓國釜山中美會晤結果對外公布了,輿論瞬間炸開鍋。財經媒體一口一個“中美貿易休戰”,好像兩國要重啟蜜月期一樣,但真相很快就穿幫了。這不是休戰,是特朗普掏出白旗,求中國拉他一把。
![]()
![]()
美國總統特朗普
看清楚時間點,正值第二任期開局百日,美國內政滿盤皆輸,經濟通脹失控,白宮幾乎天天在救火。特朗普這一回不是要打仗,是要救命,中國,不是對手,而是唯一能幫他穩住局面的外援。
![]()
美國政府已停擺35天
特朗普不是不明白,他知道,2028年才是他真正的“生死關頭”。如果這次搞砸,不只是連任無望,更可能迎來徹底清算。別忘了,卸任那幾年他被民主黨追殺得喘不過氣,罰款、起訴、定罪輪番上陣,搞到最后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刑事定罪的前總統。
所以到了10月,他突然轉彎。釜山會談一結束,美國立刻宣布調整對華關稅,平均關稅率從近60%降到47%,對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關稅從20%調至10%。
![]()
芬太尼麻醉藥
這時候就得說說中國的“回應”了,中國給出的回報也極具針對性。首先是毒品問題,中國明確承諾配合美國打擊芬太尼前體流通,堵死化學原料非法出口的通道,接著是戰略資源,中國政府同時決定暫停對稀土等關鍵礦產的出口限制。
![]()
稀土資源
更關鍵的,是農產品。中國承諾自2026年起,每年進口2500萬噸美國大豆,并在今年最后兩個月完成1200萬噸采購任務。這一連串操作,精準打在特朗普最焦慮的幾個部位,通脹、農村選票、能源原料。
![]()
![]()
美國農產品市場
這不是誰贏誰輸的博弈,而是一場清清楚楚的交換。特朗普想緩住局勢,中國開出了條件,他照單全收,連原本在內部主張“繼續加壓”的鷹派都被邊緣化。馬來西亞后續談判,由財政部長貝森特牽頭,戰略團隊中已無鷹派身影。
白宮內部的人清楚,這是戰略性退步。特朗普知道,繼續玩對抗,通脹壓不住,股市支撐不住,老百姓更挺不住。那他就會成眾矢之的,他不是沒罵過中國,也不是沒真想再打一輪貿易戰,但現在的他輸不起。
![]()
美國通脹持續上升
從2018年開始,特朗普靠“打中國”一路收割熱度,贏得選民。當時鷹派抬頭,他的“流量式施政”風生水起。可那時候是進攻,現在是防守;那時候是搶票,現在是保命,他不能再用舊劇本演新戲。
所以今年的“轉彎”,才格外扎眼。一邊是年初口口聲聲要“讓中國出血”,一邊是年末悄悄簽下新協議,一連串讓步落地。這哪像個斗士?更像是個跪地談條件的老對手。
![]()
中美元首釜山會晤
可別以為中國就此心軟,中方的立場也清晰,你想合作就談,但別想著玩兩面手法。這才有了那句擲地有聲的話:“我們不會背后捅刀子。”聽起來溫和,實則警告意味十足。
特朗普嘴上不說,心里門兒清。他明白,中國現在不是他搞定選舉的工具,而是能不能穩住政權的關鍵變量。他一旦再掀貿易沖突,不止是美國選民會反彈,全球市場也會出問題,屆時整個共和黨都可能把他當包袱丟掉。
![]()
美國選民
所以,回頭看那些媒體天天在嚷嚷“中美休戰”的,其實根本沒摸清局勢。中國不是示弱,美國更不是“挽尊”。這是特朗普自己點的頭、簽的字、給出的條件,他不是贏了,而是撐不下去了。
對他來說,這是“政治自救”。他要的是時間,不是勝利,他怕的不是中國強硬,而是民主黨強硬,怕的是經濟再出問題,2028年直接被送進監獄,終結政治生涯。
現在的特朗普,比誰都不想和中國對著干,他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穩住”。
![]()
是博弈還是合作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他會在短短半年內前后矛盾,甚至反其道而行。他在賭,也在求生,這種時候,他不會再冒險,他也沒資格再冒險。
別再說什么“中美暫時休戰”,這只是特朗普手里只剩這張牌了。他打得小心翼翼,不是因為變溫和了,而是因為這回他賭不起。
只要他還在白宮,只要2028年的“清算危機”還在逼近,中美就不會真打。他會一直“裝腔作勢”,但絕不會真動手,因為他知道,那一動手,自己就先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