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放眼全球,雖然亞歐大陸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被譽為“世界屋脊”,但這塊大陸原本就非常遼闊,平原、山地等遍布,與它們相比,高原并沒有明顯優勢;
![]()
亞歐大陸與非洲大陸的部分高原分布
要說真正地形以高原為主的大陸,那還得是非洲;
自北向南,非洲分布著面積超過80萬平方公里的埃塞俄比亞高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的東非高原以及面積460萬平方公里的南非高原等;
單單是這三座高原,面積就超過640萬平方公里,如果再算上富塔賈隆高原以及幾內亞高原等其他零零散散的中小型高原,整個非洲海拔高度在500-1000米以上的高原面積更是高達1800萬平方公里,占非洲總面積的60%以上;
![]()
非洲大陸是名副其實的“高原大陸”
也正因如此,非洲大陸的整體海拔達到750米,被稱為“高原大陸”。
當然,高原眾多,意味著非洲也分布著不少地形以高原為主的國家,典型的比如與三大高原之一同名的埃塞俄比亞,國土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其中埃塞俄比亞高原就占到了2/3;
此外還有非洲東部以及南部的諸多國家,等等;
![]()
埃塞俄比亞地形圖
那么,這些地形以高原為主的國家,哪個最有意思呢?
全城探秘的答案是,安哥拉。
安哥拉國土面積為124.67萬平方公里,說到地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高原遍布,其國土西北部是海拔500-1000米的馬蘭哲高原,東北部則分布著海拔超過1000米的隆達高原,南部還有海拔1100-1500米的威拉高原;
![]()
安哥拉地形跟埃塞俄比亞很像
至于安哥拉中部,則是覆蓋了比耶省、萬博省以及本格拉省東部的比耶高原,其海拔達到1500-2000米,是安哥拉最高的高原,同時安哥拉第一高峰、海拔高達2620米的莫科山也位于這座高原,所以比耶高原也被稱為“安哥拉屋脊”;
而從全國范圍看,安哥拉有65%的區域都被海拔1000-1600米的高原覆蓋,屬于非常典型的“高原之國”。
![]()
此時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出現了:
說安哥拉地形以高原為主沒問題,但全城探秘說他“最有意思”,那他的有意思之處到底在哪兒?
全城探秘總結出以下幾個方面:
1.安哥拉國土環繞比耶高原分布。
在上面全城探秘提到,安哥拉境內雖然高原眾多,但位于中部的比耶高原是海拔最高的,而其四周區域呢,西側是大西洋沿岸低平的平原,北部是非洲有名的剛果盆地,東部和南部則是位于非洲南部的另一大盆地卡拉哈里盆地;
![]()
安哥拉國土環繞比耶高原分布
這也使得比耶高原相比周邊其他高原和盆地,顯得非常“鶴立雞群”,而安哥拉的整體地勢也呈現出中間高、四周低的獨特特點,國土恰好環繞比耶高原一圈。
2.以比耶高原為源頭的河流向著四周發散流淌,流向非常像鐘表。
![]()
安哥拉降水充沛
比耶高原地處熱帶,受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明顯,所以降水非常豐富,大部分區域降水量在600-1500毫米之間,海拔較高區域甚至高達1800米;
降水充沛,再加上海拔高度在這片區域也是“鶴立雞群”,比耶高原自然也成為眾多河流的發源地,而中間高、四周低的獨特地形,也使得安哥拉境內的河流呈散射狀分布,非常像一個鐘表;
![]()
安哥拉河流水系分布
沿著順時針方向,全城探秘給大家總結一下:
(1)庫內內河,全長1050公里,流域面積約10.65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70億立方米,從比耶高原發源后,向西南方向流淌成為安哥拉與納米比亞界河,最終匯入大西洋;
其流向,大致相當于鐘表的7點鐘方向。
![]()
庫內內河水系圖
(2)寬扎河,全長960公里,流域面積15.2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650億立方米,從比耶高原引出后,整體呈西北流向匯入大西洋;
其流向,大致相當于鐘表的10點鐘方向。
(3)寬果河,全長1800公里,流域面積約26.3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1000億立方米,從比耶高原引出后,沿著西北方向匯入開賽河,成為其最大支流之一;
寬果河的流向,大致相當于鐘表的11點鐘方向。
![]()
開賽河與寬果河流域范圍
(4)開賽河,全長2150公里,流域面積約88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000億立方米,從比耶高原流出后,在安哥拉境內呈東西流向,隨后沿著安哥拉與剛果邊界北流,最終匯入剛果河;
開賽河的流向,大致相當于鐘表的15點鐘方向。
![]()
安哥拉境內部分河流數據
(5)隆圭本古河,全長645公里,流域面積約4.7萬平方公里,從比耶高原流出后,向東南方向匯入贊比西河;
其流向,大致相當于鐘表的16點鐘方向。
(6)寬多河,全長800公里,流域面積約13.3萬平方公里,從比耶高原流出后,沿著東南方向匯入贊比西河;
其流向,大致相當于鐘表的17點鐘方向。
![]()
奧卡萬戈河水系圖
(7)奧卡萬戈河,全長1700公里,流域面積72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約130億立方米,從比耶高原引出后整體向南流淌,在安哥拉與納米比亞邊境區域改向東南方向,最終流入卡拉哈里沙漠,形成了有名內陸三角洲,奧卡萬戈三角洲;
其在安哥拉境內的流向,大致相當于鐘表的18點鐘方向。
放眼全球,成為眾多大河發源地的高原并不罕見,并且大多數河流也都呈散射狀;
![]()
青藏高原為源頭的大河流向也很發散
就像我國的青藏高原,雖然也有長江、黃河、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恒河以及印度河等世界大河發源于此,并且向四周發散匯入海洋;
但由于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喀喇昆侖山以及帕米爾高原等地處青藏高原邊緣的山地高原的存在,這些河流的流向都非常蜿蜒曲折,像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甚至在雅魯藏布大峽谷拐彎處出現了180度的掉頭;
![]()
喜馬拉雅山脈以及橫斷山脈,使得印度河以及雅魯藏布江等河流非常蜿蜒曲折
整體而言,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河,整體上流向發散,但卻非常“不規則”,像比耶高原這樣諸多河流以其為中心發散,甚至“標準”到跟鐘表差不多,真的相當少見。
![]()
發源于比耶高原的河流,流向發散,標準得如同鐘表
3.比耶高原等諸多高原的存在,讓安哥拉成為了“非洲的巴西”。
安哥拉雖然屬于低緯度的熱帶地區,但由于比耶高原等高原得存在,其國內大部分區域海拔很高,所以氣候一點都不炎熱,年均氣候只有22攝氏度左右,地勢較高區域甚至只有18攝氏度,冬季經常還會出現霜凍天氣;
![]()
安哥拉氣候分布
適宜的溫度,再加上降水充沛,安哥拉大部分地方非常宜居,各方面條件跟南美洲的巴西高原很像,所以也被稱為“非洲的巴西”,非常適合發展農業;
截止目前,安哥拉全國可開墾土地面積高達35平方公里,2022年耕地面積約為5萬平方公里,牧場面積更是高達54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43%;
![]()
安哥拉環境非常宜居
可以說,安哥拉堪稱非洲自然條件最宜居的國家之一,而其境內遍布的包括比耶高原在內的高原,以及獨特的中間高、四周低地形,顯然才是形成這種宜居環境的關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