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網
11月4日,央行發布公告,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將于2025年11月5日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操作期限為3個月(91天),采用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此舉旨在穩定市場流動性預期,為年末流動性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同日早間,央行還開展了117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40%,與前次持平。由于當日有4753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實現凈回籠3578億元。盡管短期流動性呈現凈回籠,但結合當日公布的7000億元中長期操作,整體政策取向仍顯偏松,體現出“長短結合、以長補短”的流動性管理思路。
當日,央行同步披露了2025年10月中央銀行流動性工具投放情況:當月通過公開市場國債買賣實現凈投放200億元,顯示央行正逐步恢復并強化國債買賣作為常規流動性調節工具的功能。
同一天,央行副行長陸磊在2025年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表示,下一步,央行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支持力度和節奏,抓好各項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和執行,充分釋放政策效應。
他表示,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出了一攬子政策措施,為支持經濟穩健發展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一是保持了貨幣信貸合理增長,二是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三是引導信貸結構調整優化。
中信證券在最新研究報告中分析指出,10月資金面呈現“前松后緊”格局,展望11月,綜合考慮政府債券發行節奏、財政支出節奏及央行國債買賣操作等因素,預計流動性缺口將收窄至千億規模附近。鑒于央行近期已重啟國債買賣操作,政策層呵護年末流動性的意圖明確,預計11月資金利率仍將維持低位波動,市場利率中樞穩中有降。
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輔導讀本》中,刊登了央行行長潘功勝題為《構建科學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系和覆蓋全面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的署名文章。
潘功勝在文中強調,優化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和貨幣政策中間變量,保持金融總量合理增長。健全市場化的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不斷增強央行政策利率的作用,收窄短期利率走廊的寬度,進一步暢通由央行政策利率向市場基準利率,再到各種金融市場利率的傳導。
本文轉載自:Wind萬得;智通財經編輯:陳筱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