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寶年間,張家莊有個農夫,名叫德貴,是莊子里大戶周扒皮家的佃戶。
這年天災,收成不好,可周扒皮逼債卻更兇了。
算盤珠子噼里啪啦一打,利滾利,那數目,德貴砸鍋賣鐵也還不上。
周扒皮叼著煙袋鍋,瞇著三角眼:“德貴啊,再給你三天!到時候還不上,你這破屋,還有你這個人,都得來給我抵債!”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看著周扒皮和家丁耀武揚威地走了,德貴蹲在老槐樹下,眼淚混著泥土,心里涼透了。
給周扒皮當長工,那就是進了活地獄,不死也得脫層皮。
想想自己這三十多年,沒過一天舒坦日子,爹娘早逝,媳婦也討不上,活得還有個啥勁兒?
“唉!人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這窩囊氣,受夠了!”他心一橫,決定自我了斷。
既然要死,也得做個飽死鬼!他舔舔嘴唇,想起多日未聞的肉腥味。
他唯一值錢的,就是那只下蛋的蘆花老母雞了。
“老伙計,對不住,陪我走最后一程吧。”
他眼一閉,心一橫,逮住雞,手起刀落。燒水、褪毛、開膛,把雞放進家里那口唯一的鐵鍋,添水加柴。
灶火映著他麻木的臉,肉香漸漸飄出。這香味勾得他饞蟲直鬧,心里卻比黃連還苦。
他深吸一口氣:“吃飽了,體體面面上路。”
趁著燉雞的功夫,他轉身回里屋收拾收拾,想著起碼體體面面地走,再找件稍微好點的衣裳穿上。
就在德貴回屋這功夫,外頭出了蹊蹺事。
莊子里有個少年,叫李佑,今年十六。他爹原是周扒皮家的賬房伙計,老實巴交一輩子。
前陣子,周扒皮準備送官員的一包財寶丟了,竟污蔑是他爹偷的。他爹被扭送官府,氣得病死在牢里。
李佑知道,偷東西的是周扒皮那吃喝嫖賭的庶出兒子!
他覺得爹死得太冤,鋌而走險,真把財寶偷了回來。
可東西到手,他慌了。他爹從小教他“人窮志不短”,這贓物捧手里,燙手啊!
他娘知道后,又驚又怕,哭著罵他:“你這不肖子!你爹就冤死在這上頭,你怎么還敢拿?這讓你爹在九泉之下怎么合眼!”
母親的話像盆冷水,澆得他透心涼。
他后悔了,怕了,可這東西送回去就是死路一條。
這天晚上,他揣著財寶,失魂落魄地在莊子外亂走。
正走著,一股濃香飄來——是雞湯!
他一天沒吃東西,饞蟲被勾了起來。
循著味兒,他來到德貴的破屋外。灶火還燒著,屋里沒人。
他溜進去,掀開鍋蓋,也顧不得燙,撕下雞腿狼吞虎咽,又喝了幾大口湯。
肚子里有了食,身上暖和了,心里卻依舊難受。
這時,他聽見里屋傳來漢子帶著哭腔的自語:“……吃飽了,就走得安心了……下輩子,再也不受這窮罪了……”
李佑心里“咯噔”一下!這屋主要尋短見!就因為這吃人的窮苦!
再看看懷里這袋沾著父親血淚的財寶,一個念頭閃過。
他看看空碗,又看看財寶,一咬牙,迅速把財寶倒進鍋里,悄無聲息地溜走了。
德貴換好衣服,整理停當,走到灶邊,一掀鍋蓋,整個人都傻了!
鍋里哪還有雞和湯?只見黃澄澄、白花花一片,竟是滿滿一鍋金元寶、銀錠子,還有珠寶首飾,亮閃閃晃人眼!
他使勁揉眼,掐大腿,生疼!
“不是做夢!老天爺……是您開眼了嗎?”
他腿一軟,跪在地上,“咚咚咚”磕了幾個響頭,眼淚嘩嘩流,這回,是喜極而泣。
有了這意外之財,德貴的命保住了。
他取了幾個銀錠,第二天就還清了周扒皮的閻王債。
無債一身輕!
他贖了地,修了房。
很快,媒人上門,給他說了隔壁莊的寡婦王秀姑。
秀姑人勤快,心腸好,看他老實本分,便點了頭。
德貴不但翻了身,還成了家。
秀姑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小日子紅紅火火。
![]()
一年后,秀姑生了個大胖小子,德貴給兒子取名“張念恩”,意思是永遠記住這不知來自何方的恩情。
孩子滿月后,秀姑去集市買米。
在糧店前,見一瘦弱少年正捧著一小把米,苦苦哀求老板:“老板,行行好,就賣給我吧,我娘病著,等米下鍋……”
老板不耐煩:“這點錢?不賣不賣!”
秀姑心軟,看少年面黃肌瘦,想起了自己以前的苦日子。
她上前對老板說:“老板,和氣生財。”
又對少年溫和道:“小哥,差多少?嬸子幫你補上。”
少年一愣,眼圈紅了。
秀姑幫他付了錢,買了足量米。
少年接過米,眼淚直流,就要下跪。
秀姑趕緊扶住:“使不得!誰沒個難處?要不,跟嬸子家去吃口熱飯?”
少年猶豫一下,點了點頭。
到家后,秀姑麻利做飯。
熱飯菜上桌,少年看著德貴夫婦善良的面容,再也忍不住,“撲通”跪倒,放聲大哭。
德貴夫婦嚇了一跳,忙去扶他。
少年淚流滿面:“恩人!我不后悔!一年前我做的那件事,是我這輩子最對的事!”
德貴懵了:“孩子,這話從何說起?我們不認識你啊!”
少年抬頭,看著德貴:“恩人,您記得一年前那個晚上嗎?您燉了只雞,準備……吃飽上路……”
德貴如遭雷擊:“你……你怎么知道?!”
少年流著淚,將前因后果和盤托出:他怎么偷回財寶,怎么矛盾后悔,怎么偷喝雞湯,聽見絕命話,最后把財寶倒入鍋中……
“……用這害人的財寶救了好人,我爹在天之靈,也不會怪我了!看到您們過得這么好,我太高興了!”
德貴聽完,熱淚盈眶,一把抱住少年:“原來是你!是你救了我的命啊!我一直以為是老天爺,原來是你這小神仙!”
秀姑也在一旁抹淚,連聲夸贊。
真相大白,德貴夫婦死活留下李佑,又把他的母親接來。
兩家人合成一家,互相扶持,日子越過越旺。
德貴常對兒子念恩說:“兒啊,記住這恩情!人活在世,能幫人處且幫人,這善心,說不定啥時候就轉回自己頭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