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消費 沈庹
3闖A股折戟后,鱘龍科技日前向聯交所遞交招股書,意欲成為“魚子醬第一股”。
此番重啟資本市場新征程,乃是公司看到了全球魚子醬市場仍然有著較高成長性,準備在養殖、加工產能等方面進行擴張。
作為世界頂級食材之一,魚子醬的生產具備長周期和高技術壁壘的特征。經過公司20多年實踐,已在鱘魚儲備量、養殖及加工技術等領域挖深護城河。得益于產業積累,公司收獲豐厚的盈利空間,2025年上半年,凈利率高達58.3%。
這一次闖關,鱘龍科技勝算幾何?
![]()
獨占30%全球份額
魚子醬、鵝肝和松露,被譽為世界三大高端食材,也一直是超高端餐廳、航班頭等艙等消費場景的必選項。
魚子醬位居三大高端食材首位,自野生資源萎縮之后,需求轉向人工養殖領域,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鱘龍科技)正是在這一市場背景下崛起。
自2015年起,公司已連續10年穩居全球魚子醬銷量榜首。2022年至2024年,其魚子醬銷量連續占全球市場的30%,并于2024年達35.4%,是行業第二大企業的5倍。
憑借市場領先地位,鱘龍科技收入頗豐,其營業收入由2022年的4.91億元增至2024年的6.69億元,同期,公司凈利潤由2.34億元增至3.24億元。
今年以來,這種增長態勢延續。2025年上半年,其營業收入實現3.02億元,凈利潤1.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43%和40.80%,在相同口徑下,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達71.3%和58.3%。
鱘龍科技市場重心在海外。產品出口至46個國家和地區,覆蓋歐洲、美洲及亞太地區。
招股書披露,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海外銷售收入分別為3.92億元、4.43億元、5.36億元及2.44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79.8%、76.7%、80.1%和80.9%。海外銷售主要通過第三方品牌,收入所占比重分別為67.2%、61.45%、64.0%及68.8%。
公司在國內主要銷售自有品牌“卡露伽”,上述同期,收入分別為0.99億元、1.35億元、1.33億元及0.58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20.2%、23.3%、19.9%及19.1%。
最貴180000元/千克
魚子醬的原料魚卵,主要來自成熟鱘魚。魚子醬的生產過程十分緊張,需要在15分鐘內完成取卵腌制并分級包裝,48小時內發往全球各地。
在高端餐廳享用的一勺魚子醬,背后都是一條鱘魚超長的養殖周期。鱘魚從魚苗到成熟原料雌魚,需要7至15年,還要受生活環境、行為狀態等多重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
目前,市場供應的鱘魚魚齡多為1至3齡段,4齡以上的鱘魚雌魚主要集中在魚子醬生產商,因此行業內企業要建立可持續經營后備原料鱘魚梯隊,至少需要4至12年養殖周期。
2003年,鱘龍科技創立之初,就開始著手建立后備原料鱘魚梯隊,經過常年積累,已建立了1至15齡完整平衡的魚齡梯隊,包含雜交鱘、俄羅斯鱘、達氏鰉和歐洲鰉等市場主流品種,擁有全球養殖規模最大、品種最豐富的鱘魚資源庫。
2006年,鱘龍科技首次實現魚子醬產量500公斤。隨著鱘魚梯隊產能的釋放,兩年后魚子醬產量升至3.2噸。
截至今年6月,公司已在全國建立8個鱘魚養殖基地及兩座加工基地。其中,其儲備鱘魚量達1.4萬噸,為持續經營提供了保障。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魚子醬銷量分別為195.9噸、219.9噸、258.3噸及141.1噸,實現收入4.52億元、5.23億元、6.14億元及2.79億元,占比收入的92.0%、90.6%、91.8%及92.4%。
這些魚子醬產品,根據鱘魚種類和魚齡不同,價格差異較大。
雜交鱘9魚齡魚子醬建議零售價為15980元/千克,俄羅斯鱘10魚齡魚子醬、達氏鰉15魚齡魚子醬、歐洲鰉20魚齡魚子醬、施氏鱘8魚齡魚子醬以及西伯利亞鱘7魚齡魚子醬建議零售價分別為17880元/千克、42980元/千克、180000元/千克、12880元/千克和10080元/千克。
按照上述零售價換算,單克魚子醬零售價介于10元至43元之間。在電商平臺上,雙11期間,公司自有品牌卡露伽(7魚齡)魚子醬單克價格已降至8元左右。
產品價格的下探,推動魚子醬從高端小眾食材向更廣泛消費場景的滲透。得益于此,公司已服務國內2000多家餐廳及酒店,并通過線上渠道直接觸達C端用戶。
3闖A股皆敗
過往十多年里,鱘龍科技一直尋求資本化,但因身處農業養殖行業,在資本市場并不討喜。
2011年10月,公司首次向證監會提出在創業板首發上市的申請,次年因關聯交易問題,沖刺資本市場首戰失利。
2014年9月,第二次沖擊創業板,次年被證監會受理。但直到2018年發審委才對公司的上市申請進行審閱,但由于公司海外銷售、存貨水平等因素未獲批準。
期間,公司與資興良美因買賣合同糾紛訴諸法庭,后者向法院曝出曾為配合鱘龍科技IPO,人為制造數據應付監管部門檢查,一時驚詫各方。
2022年底,公司轉向深交所主板尋求上市,但未獲受理。無奈之下,2024年3月轉戰新三板。今年8月,從新三板摘牌。
從新三板退市之后不久,公司即傳出赴港上市的消息。
數次叩門A股難入,公司內部治理、財務透明等方面被全面審視,也暴露出農業養殖類企業普遍存在的審計難度高、易財務造假的風險。“扇貝跑了”、“人參沒了”等就是前車之鑒。
此次沖刺港股,鱘龍科技勢在必得,主要來自魚子醬市場的增長空間。
據灼識咨詢數據,全球魚子醬銷量由2019年的402.5噸增至2024年的729.2噸,復合年增長率為12.6%,但距離歷史峰值仍有巨大增長空間。
據招股書披露,公司此次募資計劃在未來5年內,用于水產養殖及產能擴張、現有養殖加工基地技術升級,以此鞏固在全球魚子醬行業的領先地位;其次,將募資用于品牌營銷、銷售渠道、研發升級及戰略性投資或收購等方面。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在湖北保康啟動水產養殖產能擴張計劃,預計2027年第三季度完工后設計養殖產能將達到2500噸,預計投資總額1.8億元,其資金主要由此次募資凈額撥付,亦將由公司運營產生的現金撥付。
除此之外,公司位于四川滎經魚子醬年產能220噸加工項目正在建設,預計2026年第四季度完工投產,預計投資2億元,由公司運營產生的現金撥付。
如果闖關港股成功,創始人王斌20多年精心養護的這條“慢魚”游向資本市場,隨著新一輪市場估值,其個人財富將會上升到一個新高度。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王斌合計持有公司約34.64%股權,其中,直接持股約6.36%,透過受控制企業間接持有公司約28.28%股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