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蘇宿遷城區的一些工地附近,有一些身穿工裝、手持長棍的商販,他們聲稱在工地挖到了“野生鱉”,售價近千元。這是真的嗎?
在宿遷市區某路口,一名男子用粗木棍挑著一只體形碩大的鱉沿街叫賣。他頭戴安全帽,身穿深色工裝,自稱是工地工人在施工時意外挖到這只“野生鱉”。
![]()
記者:這是野生的嗎? 商販:嗯。 記者:你逮的多少錢一只? 商販:800(元)。
不少市民反映,近期宿遷街頭常有人販賣這種所謂的“野生鱉”,而且流動性極強,常常“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記者將現場拍攝的資料提供給宿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經專業人士辨認,發現這種鱉并不是本土野生品種,而是屬于外來入侵物種——是原產自美國的佛羅里達鱉,俗稱“珍珠鱉”。
![]()
專家提示,人工養殖的珍珠鱉批發價每斤僅幾十元,一只成本不過百元。而野生環境下的珍珠鱉寄生蟲感染風險高,可能攜帶蛔蟲、血吸蟲,并富集農藥、重金屬等殘留。
宿遷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高級工程師 王威:食用后可能會引起腹痛,內臟損傷等問題,甚至增加慢性病風險,絕非滋補佳品。
![]()
此外,珍珠鱉已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其繁殖力強、適應性強,在我國自然水域中幾乎沒有天敵,在自然水域放生,會嚴重威脅本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公安部門提醒,切勿輕信街頭所謂“偶遇野生鱉”的說法,以免蒙受財產損失。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