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臺海,那叫一個冰火兩重天。
這邊,賴清德當局的“戰備”小動作搞得是風生水起,大有“枕戈待旦”的架勢;那邊,國民黨百年老店剛換了新掌門,連戰老先生出山,送了新主席鄭麗文八個大字。更有意思的是“小辣椒”洪秀柱,當著眾人的面,直接給這事“一錘定音”。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島內政治洗牌,這股風,正吹向兩岸關系的最終走向。
戰鼓?還是“保護費”收據?
咱們先說說賴清德這邊。
自打上臺,這位“務實的工作者”就沒閑著,尤其是在防務這塊,動作是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最近,他的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那可是“意氣風發”。先是公開對著媒體喊話:“明年一定會有美國戰機交付!”這話說的,那叫一個斬釘截鐵。這不就是明擺著催五角大樓趕緊發貨嘛。
催貨就算了,他們還琢磨著把防務預算提高到GDP的5%。
![]()
我的天,5%是什么概念?這是要把臺灣老百姓的血汗錢,往無底洞里砸。新上任的鄭麗文立馬就懟回去了:花這么多錢搞武裝升級,真的有必要嗎?
您以為這就完了?更離譜的在后頭。
現在臺當局在悄悄推一套“戰時應急預案”。這預案細到什么程度?小到石油、糧食、水、燃氣要儲備多少,大到甚至在討論,要不要在宮廟里囤放彈藥。
說實話,我聽到這個消息都愣了半天。這是什么操作?把神明腳下當軍火庫?這是準備打巷戰,還是準備讓神仙下場幫忙?
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求青年簽署“戰時服勤同意書”。島內很多朋友都慌了,在網上留言說:“這到底是準備防守,還是準備引戰?”
![]()
這股焦慮的火,顧立雄還在往上澆油。他前幾天又提出來,要修改軍事法規,打算對“投降”的臺軍將士加重刑責。
這一下,徹底炸了鍋。
這叫什么?這叫“以武謀獨”的政治賭博。國臺辦的批評很直接,說這是火上澆油,只會加劇臺海的兵兇戰危。
說白了,賴清德當局的算盤,就是想把臺灣打造成一個“刺猬”。可他忘了問問島內民眾,愿不愿意背上這身“刺”。
最新的民調數據,我這里剛拿到。63%的島內民眾,已經明確表達了對賴清德處理兩岸關系的不滿。大家看得很清楚,他這是在把臺灣往地緣政治的最前線推,是把2300萬人綁上別人的博弈戰車。
美國那邊呢?一邊逼著臺當局提高軍費,一邊那個軍售清單拖得比老太太的裹腳布還長。島內媒體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寫文章批評說:“這就是收保護費”。
![]()
是啊,花了天價的“保護費”,買來的不是安全,而是實實在在的戰爭焦慮。這筆賬,賴清德算不清,但臺灣民眾心里可有一桿秤。
八個字、一杯苦咖啡和一個“哭泣”的男人
就在民進黨當局把對抗調門拉滿的時候,國民黨這邊,換帥了。
11月1日,國民黨開全代會,鄭麗文正式接任國民黨主席。
現場那叫一個“星光熠熠”,馬英九、吳伯雄這些藍營元老都來了。交接儀式上,有個畫面特別戳人——馬英九坐在臺下,頻頻拭淚。
島內媒體解讀說,馬英九這是“百感交集”,他可能從鄭麗文身上,看到了國民黨“重回執政”的希望。
![]()
希望歸希望,現實很骨感。
鄭麗文接手的這個國民黨,用“內外交困”形容不為過。我看了下他們的財報,國民黨目前負債高達21.2億元新臺幣。資產雖然有237億,但97%以上都被凍結了,真正能動的錢,才5億多。
2026年就是地方選舉,這5億塊錢,夠干啥的?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兩位藍營“大佬”的表態,成了全場的焦點。
第一位,是久未露面的連戰。他雖然沒到現場,但他送的花籃和題詞到了。上面就八個大字:“眾望所歸、任重道遠”。
![]()
這八個字,那真是字字千鈞。
“眾望所歸”好理解,是說給鄭麗文聽的,也是說給藍營支持者聽的。更是說給那些希望兩岸和平的人聽的。最新的民調說,88%的臺灣民眾都希望保留溝通管道。這就是“眾望”。
“任重道遠”呢?這就是“苦口婆心”了。這個“任”,是21.2億的債;這個“道”,是2026年的硬仗。更是指,如何平衡黨內那些“地方諸侯”——這次鄭麗文就職,臺中市長盧秀燕那些人可都沒來。這“遠”,就是兩岸的未來。
連戰這八個字,是祝福,更是沉甸甸的KPI。
如果說連戰是“點到為止”,那另一位“大姐大”洪秀柱,就是“一針見血”了。
洪秀柱特意請鄭麗文喝了次咖啡。有意思的是,她點的是一杯苦咖啡。
“柱柱姐”的意思很明白:黨主席這位置不好坐,要準備好過苦日子。
![]()
喝完咖啡,洪秀柱的發言更是“火力全開”。她直接給鄭麗文指了條明路:你不用搞得太復雜,就按照《憲法》和《兩岸人民關系條例》來辦,明確“未來謀求統一”的目標,趕緊推動和平協議的籌備。
這句話,在當天的國民黨會場上,無異于平地驚雷。
這就是“一錘定音”。
“我是中國人”,從“急獨”到“促統”的轉身
洪秀柱為什么敢這么說?她這是在提醒鄭麗文,也是在提醒整個國民黨:別忘了你們的創黨初衷,別在“和平”的口號里打馬虎眼。
統一,才是國民黨黨章里的核心目標。洪秀柱只是把它大聲說了出來。
鄭麗文自己呢?她的表態也很干脆。
![]()
她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任命了李乾龍、張榮恭、蕭旭岑這幾位副主席。這幾位都是兩岸事務的老手,信號很明確:重回兩岸和平軌道。
她自己更是公開直言:“我是中國人”這句話,說得沒有半點猶豫。她明確支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認為兩岸再吵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最有意思的是鄭麗文的個人經歷。
可能很多新朋友不知道,鄭麗文早年是民進黨成員,而且是“急獨”派。2002年,她因為批評黨內高層被開除。直到2005年,在連戰的邀請下,她才加入了國民黨。
![]()
一個曾經的“急獨”,到今天高喊“我是中國人”,要重回“九二共識”。這個轉變,讓她對兩岸議題的理解,比很多“土生土長”的藍營政治人物更深刻。她知道民進黨在玩什么把戲,也知道臺灣民眾真正怕什么。
所以,她一上任就立刻派了副手蕭旭岑,飛去大陸見了國臺辦主任宋濤,要干嘛?嘗試恢復馬英九時期的黨際交流機制。
這個動作,就是對連戰“任重道遠”的直接回應。
大陸方面也迅速給了回應。祝賀鄭麗文當選的賀電里,明確提出要增強“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
國臺辦也再次重申:“九二共識”才是定海神針,這不是誰的權宜之計,而是國家統一的起點。
你看,這邊的“苦咖啡”剛喝下,那邊的“橄欖枝”已經遞過來。兩邊的互動,已經開始了。
![]()
誰是棋子,誰是棄子?
就在國民黨忙著“內部定調”的時候,賴清德當局在忙著“外部求援”。
他似乎覺得,只要“國際友人”的聲音夠大,就能蓋過島內63%的不滿。
他先是派了心腹林信義,跑去參加APEC會議。干嘛呢?就是為了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合個影。合完影還趕緊發出來,生怕別人不知道。
這意圖太明顯了,不就是想借日本的手,給大陸施壓嘛。
除了日本,菲律賓也被拉進了這個“小圈子”。
菲律賓在離臺灣不到200公里的地方,建了個新的軍事基地。菲方官員還公開叫囂:“大陸憤怒,說明我們做對了。”
這話聽著硬氣,其實暴露了賴清德當局的極度焦慮:靠自己是不行的,只能不斷地找靠山。
![]()
可這“靠山”,靠得住嗎?
美國人要的是“保護費”,日本人要的是“政治籌碼”,菲律賓圖的是“地緣利益”。
大家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盤,誰會真正為臺灣的未來著想?
島內年輕一代,已經看透了。
民調顯示,臺灣年輕人現在對“抗中牌”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厭倦情緒。他們不想當棋子,更不愿意為別人的戰略失誤,付出自己的青春和未來。
還有一個數據,我覺得特別關鍵:70%的受訪者,認同“中華民族”的身份。
![]()
這說明什么?
說明血脈和文化的認同,是政治操弄掩蓋不了的。這70%的民意,就是鄭麗文敢喊“我是中國人”的底氣,也是洪秀柱敢說“謀求統一”的底氣。
結語:路在何方?
聊到這,局勢已經很清楚了。
臺海的棋局,走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
賴清德選的,是一條對抗的路。他高價買軍火、修改“投降律法”、拉攏外部勢力。他以為這是在“備戰”,其實是在“備災”。他越是靠得緊,越是暴露了臺灣自主性的缺失。
![]()
鄭麗文和她背后的國民黨,似乎想選另一條路。一條回歸“九二共識”、重啟對話的路。
連戰送的“眾望所歸、任重道遠”,就是對這條路的期許。洪秀柱的“一錘定音”,更是點明了這條路的終點——勢必統一。
從戰備到換帥,從“火上澆油”到“苦口婆心”,臺海較量的本質,是路線之爭。是繼續走靠外部、搞對抗的“死胡同”,還是回歸本土、謀和平的“活路”?
答案,其實已經寫在了歷史的卷宗里。
臺海的未來,不該綁在冰冷的戰車上,而應搭上對話的橋梁。鄭麗文這杯“苦咖啡”雖然難咽,但良藥苦口。
這場大戲,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