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鋒
江西省南昌、九江、景德鎮等地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一些線下營業廳被曝外地身份證辦理電話卡,需要“審核無犯罪證明、工作證明、銀行流水或居住證明,有的還要預存500—1000元話費”等被澎湃新聞公開披露,青鋒隨即撰寫評論予以質疑不到一天,就傳來消息,線下辦理電話卡,只需提供身份證即可。
青鋒注意到,短短時間內江西一些地方改變線下辦理電話卡的要求,應該是江西省通信管理局發布通報,就媒體報道的該省“南昌、九江、景德鎮等地有電信、移動、聯通等營業網點存在外地身份證辦理電話卡需預存高額話費、提供工作證明等問題”“責成相關企業全面開展排查整改,切實保障用戶權益”后發生的變化,也是媒體監督報道產生的結果。
但據報道,江西景德鎮一涉事移動營業廳相關工作人員稱,相關政策已經整改,不再要求預存和工作證明,同時對媒體澄清說,“用戶上周電話咨詢時得到的信息并非來自官方工作人員,而是外聘修手機人員,因此不準確”。
看到這里,估計不少人對江西景德鎮涉事移動營業廳相關工作人員的解釋似曾相識,甚至耳熟能詳。
也就是說,澎湃新聞報道披露的該涉事營業廳之前所說“要求預存和工作證明”等,是外聘修手機人員的錯,問題并非出在該營業廳。
這種讓“臨時工”背鍋的套路,在江西景德鎮涉事營業廳相關人員這里可謂駕輕就熟,而且,比之前某些單位常常甩鍋給的“臨時工”,背鍋的人員更是和營業廳八百稈子打不著。即便是有關部門追責,一個外聘修手機的人員,又能擔責到哪里去?
青鋒還注意到,澎湃新聞報道引用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的話進一步證實,“運營商要求身份證實名、本人辦理、實人認證等,這些在工信部已有規范”,同時指出,運營商要求“無犯罪證明”“房產證/居住證”“預存款 500-1000 元” 等“作為必須條件,且無地方規范依據,則其合法性存疑”。也就是,在工信部要求辦電話卡只需“身份證實名、本人辦理、實人認證等”外,再附加任何其他條件,實則是于法無據。
因而,江西南昌、九江、景德鎮等地一些電信營業廳自稱不再要求外地身份證辦電話卡需要“審核無犯罪證明、工作證明、銀行流水或居住證明”,不再“要預存500—1000元話費”等是“相關政策已經整改”,并不符合實際。
確切地說,是回歸政策規定。
青鋒還注意到,江西南昌、九江、景德鎮等地一些電信營業廳法外“加碼”,要求外地身份證辦電話卡要“審核無犯罪證明、工作證明、銀行流水或居住證明”等,是“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避免流動人員辦卡后異地作案”,這種出發點可以說是好的,但青鋒認為,這樣好的初心,應該用在真正防范電信詐騙上,而不要為了防詐就隨意提高辦事門檻,給守法百姓添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