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劉軼琳11月4日報道:今年是國家“體重管理年”行動深入推進的第二年。作為連接醫療資源與社區居民的關鍵一環,連鎖藥店也在積極響應號召——從傳統的藥品銷售終端,逐步升級為“百姓身邊的體重管理師”。
“腰圍”背后的健康警報:腹型肥胖成國人代謝健康隱形殺手
很多人習慣于只關注體重秤上的數字,卻常常忽略一個更為關鍵的健康指標——腰圍。事實上,腰圍每增加一厘米,都可能意味著健康風險正在悄然累積。
在我國,腹型肥胖問題正日益凸顯。數據顯示,超過30%的成年人是腹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85cm),BMI≥24(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的人群中的這一比例更是高達87.8%。此類肥胖不僅呈現男性高于女性、且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更因其與內臟脂肪堆積緊密相關,成為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高尿酸等多項代謝疾病的重要誘因,堪稱潛伏在腰圍線上的“健康殺手”。
![]()
(上海第一醫藥陳燕藥師為陳女士做體質測試。受訪者供圖)
今天下午,在上海第一醫藥三店,陳女士正在藥師的指導下進行免費的體質測試。“我的BMI指數大于24kg/m2,最近查出了高血壓,醫生建議我通過藥物干預控制一下。”她坦言,原本以為藥店只負責取藥,沒想到這里的服務這么全面,“藥師不僅幫我拿藥,還會定期幫我免費測腰圍、查血壓,并給予飲食調整和運動方案的建議。目前我的體重正穩步下降,身體各項指標都在往好的方向走,對回歸健康狀態更有信心了。”
盡管生活方式干預是體重管理的基礎,但對許多像陳女士這樣的患者而言,受遺傳、代謝差異及執行難度等因素影響,僅靠傳統減重方式往往難以取得理想效果。隨著生物醫藥的創新突破,以循證醫學為依據的藥物干預,已成為科學體重管理體系中重要的一環。它不僅能有效幫助患者減重,更能實現多項代謝指標的協同改善,推動體重管理策略從“單純減重”向“全面健康管理”升級。
家門口的體重管理師:藥店人成為體重管理“守門人”
在許多人的健康觀念里,藥店只是按方抓藥的地方。然而,隨著“體重管理年”行動的深入推進,藥店人的角色正在悄然轉變——他們正從傳統的藥品提供者,升級為居民身邊的“體重管理師”。
減重藥物屬于處方藥,而藥店正是科學減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關鍵環節。上海第一醫藥藥師陳燕表示:”在國家‘體重管理年’行動的號召下,我們藥店積極開展多項體重管理服務,加速提升創新減重藥物的可及性,并提供專業用藥咨詢和隨訪。比如今年國產創新藥物瑪仕度肽注射液(信爾美)上市后,我們第一時間上線產品,并建立患者用藥跟蹤機制,提升用藥依從性,幫助患者實現科學持久的體重管理。“
隨著醫藥科技的快速發展,各類創新減重藥物不斷涌現。陳燕強調:“在藥物選擇方面,不同患者的肥胖類型,治療方案也需量體裁衣。以瑪仕度肽為例,有減重、燃脂護肝、降糖等多重功能,我們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來指導用藥。”
![]()
(陳女士在藥店購買減重藥物。受訪者供圖)
除了專業的藥事服務外,連鎖藥店還積極構造多元化的體重管理服務體系。目前,全國多家藥店已設立“減重小屋”作為體重管理專區,為社區居民提供體重評估、身體成分分析、飲食與運動建議,并通過生動有趣的科普展覽、路演等創意科普形式,將科學的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真正形成“專業用藥+持續管理”的服務閉環,助力“健康中國”目標落到實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