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癲癇病友都有過這樣的困惑:藥按點吃、覺也規律睡,可病情還是反復,甚至突然發作。明明已經很注意了,到底哪里沒做好??
需特別提醒:飲食調整是癲癇規范治療(按時服藥、定期復診)的重要輔助,不能替代藥物或醫療方案;若病情反復,首要任務是及時就醫,排查藥物或病情本身的問題。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容易被忽略的 “飲食誘因”—— 那些習以為常的零食、飲品、家常菜,可能正在悄悄增加發作風險,學會規避和替換,能幫你更好地穩住病情。?
加工食品:配料表藏 “隱形刺激”,選零食先看成分?
追劇時嚼的薯片、餓了墊肚子的餅干、偶爾解饞的辣條…… 這些加工食品吃著方便,配料表卻常含谷氨酸鈉(味精)、防腐劑(如苯甲酸鈉)、人工色素。這些成分可能刺激大腦神經系統,增加神經元異常放電的風險,對部分病友而言可能誘發發作。?
![]()
之前有位病友反饋,因自身對食品添加劑較為敏感,吃了一包調味薯片后不到兩小時出現頭暈、肢體抽搐(注:個體對誘因反應不同,并非所有人都會出現此類情況)。還有不少病友說 “之前沒在意添加劑,后來避開含人工色素的零食,發作次數明顯少了”,可見加工食品里的 “隱形刺激物”,對癲癇病友來說需要格外警惕。?
病友的建議:?買零食前先翻配料表,若含有谷氨酸鈉、人工色素、不明防腐劑,建議直接放下
加餐優先選天然食物,比如蘋果、香蕉、藍莓等新鮮水果,或核桃、杏仁等原味堅果(每天一小把即可),既能補充營養,又能減少身體負擔。
酒精 + 含咖啡因飲品:神經 “刺激源” 要規避,特殊情況遵醫囑?
對絕大多數癲癇病友而言,酒精和含咖啡因的飲品需嚴格規避。酒精會抑制大腦功能,長期飲用可能降低藥效;更需注意的是,突然停止飲酒還可能引發 “戒斷性癲癇”,發作風險顯著升高。而咖啡、濃茶、能量飲料、多數奶茶中的咖啡因,會讓大腦處于過度興奮狀態,可能觸發神經元異常放電,誘發發作。?
![]()
給病友的建議:?日常飲品優先選擇白開水、淡豆漿,或無額外添加糖的鮮榨果汁。即便在朋友聚餐等特殊場合,也應拒絕酒精;若因其他健康問題需調整飲品,務必先咨詢主治醫生,切勿自行決定。
高油高鹽菜:別讓家常菜成 “負擔”,清淡烹飪更護腦?
家里常做的炸雞腿、下飯的咸菜、冬季常吃的臘肉…… 這些重口味菜肴雖口感好,卻可能給病情帶來負面影響。高油食物會損傷腦細胞膜,影響神經信號正常傳遞;高鹽飲食則可能導致體內電解質紊亂,還會影響腦部供血,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發作頻率,對病情控制不利。?
![]()
不少病友分享經驗:“之前家里頓頓有咸菜,后來改成清炒時蔬,堅持一個月后,不僅身體變輕松,發作也少了”,清淡飲食對病情的幫助,其實藏在日常的小改變里。?
給病友的建議:?日常做菜時減少油、鹽用量,多采用清蒸(如清蒸魚、清蒸雞胸肉)、水煮(如水煮蔬菜、水煮蛋)、涼拌(如涼拌黃瓜、涼拌木耳)等烹飪方式。清淡的家常菜不僅更易消化,還能減少對神經系統的刺激,助力病情穩定。
?最后:記住 “3 個替換”,做好記錄,一起避誘因?
飲食調整無需復雜,記住這 “3 個替換” 即可:?
加工食品 → 天然食物(新鮮蔬果、原味堅果、全谷物)?
酒精 / 含咖啡因飲品 → 白開水(或淡豆漿、無添加鮮果汁)?
高油高鹽菜 → 清淡家常菜(清蒸、水煮、涼拌為主)?
建議大家簡單記錄 “飲食 + 發作” 情況:比如當天吃了哪些食物、是否出現不適或發作、發作前是否接觸過特定食物。通過記錄,能更清晰地摸清自身的飲食禁忌,避開對自己不利的食物。?
你平時有沒有遇到過 “吃了某樣東西后不舒服” 的情況?評論區說說具體經歷,咱們一起幫你分析可能的誘因~如果覺得這篇內容有用,也歡迎轉發給身邊的病友,一起重視飲食護理,讓病情更穩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