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還信誓旦旦地向中國領導人表示,將扎實推進兩國戰略互惠關系,并承諾在臺灣問題上堅持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立場。
然而不到24小時,她就在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臺灣當局人員會面,還連續在社交媒體發布照片高調炒作。這一迅速變臉的行為,引發了中國外交部的強烈回應。
高市早苗上任初期,曾展現出些許克制。在秋季靖國神社祭祀期間,她并沒有前往參拜,也沒有立即與臺當局進行公開互動。這種表面上的低調讓一些人猜測,她或許會從昔日高調反華的立場上往回收縮。
![]()
10月30日,高市早苗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時做出了明確承諾,表示愿扎實推進兩國戰略互惠關系,并重申在臺灣問題上堅持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的立場。這一承諾言猶在耳,但實際行動卻已經背離初衷。
僅僅一天后,10月31日和11月1日,高市早苗就在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臺灣當局代表林信義舉行了約25分鐘的會談。這還不是普通的會面。她連續在社交媒體賬號上發布兩條消息,配發相關照片,并公然稱對方為臺“總統府資政”。這種做法,明顯是要擴大事件的傳播效果。
高市早苗在會談中聲稱:“對日本來說,臺灣是有著緊密經濟關系和頻繁人文交流的極其重要的伙伴和難能可貴的朋友。”這種表述,實際上是在挑戰一個中國原則。
![]()
高市早苗的對臺立場并非突然形成。她一直被視作安倍晉三政治遺產的忠實繼承者,以其保守右翼立場著稱。
早在2022年,她就公然聲稱“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試圖將臺海局勢與日本安全強行捆綁。這種觀點貫穿了她的政治生涯,也成為她如今行動的思想基礎。
從歷史角度看,日本曾長期殖民臺灣,在臺灣問題上負有不可推卸的嚴重歷史罪責。正因如此,日本在臺灣問題上本應更加謹言慎行。
![]()
高市早苗的這種行為,反映了她一貫的政治操作模式。她曾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將自己標榜為“溫和的保守派”以爭取廣泛支持。這種策略性的姿態調整,與她實質性的政策立場形成鮮明對比。
分析認為,高市早苗可能在實行“表面強硬、實際調整”的務實策略。在歷史認知和臺灣問題等政治領域保持強硬立場,甚至進一步升級。
但在經濟領域則會采取更為務實的態度。畢竟,中國連續15年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3400億美元。
![]()
面對高市早苗的挑釁,中國外交部迅速而明確地作出了反應。11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日本領導人的行為“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中方明確指出,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中國外交部的聲明指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和日方基本信義,是不可逾越的紅線。”這一表述充分說明了臺灣問題在中日關系中的敏感性和重要性。
高市早苗的政治前途充滿不確定性。有分析認為,她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困境,自民黨在國會參眾兩院均未達到多數席位。這意味著她的執政基礎薄弱,實際推行激進政策的難度較大。
![]()
日本民眾中有反對卷入臺海沖突的聲音,這將對她形成一定制約。如果她一意孤行,不僅會破壞中日關系,還可能損害日本企業的利益。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學者指出,無論誰接替日本首相,能對日本對華政策做出的只是“有限的、邊際性的調整”。
中國外交部用“不可逾越的紅線”定義臺灣問題,用“嚴重歷史罪責”提醒日本過去,這些措辭背后是中方不愿看到兩國關系持續惡化的意愿。高市早苗上任不到兩周,就將自己置于這般境地,后面的路該怎么走,考驗的不僅是外交智慧,更是政治遠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