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圖文扶持計劃#核導彈陰影下,美俄烏其實都在進行一場豪賭!
我們知道,前段時間,五角大樓已經為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亮起綠燈,這款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精確打擊武器一旦進入烏克蘭戰場,將徹底改變俄烏沖突的格局。誰料,新的轉機突然降臨,30多國代表齊聚西班牙共商大事,會議期間,全體坐立不安。
(五角大樓給戰斧導彈援烏開綠燈,可特朗普卻持有反對意見)
![]()
具體怎么一回事?
這其實要從10月底3名美歐官員突然爆出的猛料說起。據環球網報道,當時這3名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樓已經批準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部分官員甚至還開始商量下一步該如何培訓烏軍使用和部署“戰斧”導彈,畢竟如何操作也將影響到前線戰況。
很快,聯合參謀部就通報上述結果,這讓陷入焦慮的歐洲盟友們瞬間振奮起來。從性能上說,“戰斧”導彈射程足以覆蓋俄羅斯80%的軍事目標,包括莫斯科、西部的軍事基地、工業中心和指揮樞紐,都將暴露在其打擊范圍之下。
而俄羅斯這邊,恰恰受困于S-400攔截能力不足,所以早些時候,俄方就發出警告,一旦烏軍敢對俄使用“戰斧”,那他們將發起報復行動,比如在古巴等地升級核力量部署。
與此同時,一艘代號“哈巴羅夫斯克”的核潛艇也悄然下水。這是俄羅斯第二艘能夠攜帶“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的特種潛艇,從火力上說,該潛艇能夠攜帶4至6枚搭載核彈頭的“末日魚雷”,它們可以悄無聲息地潛入千米深海,直奔美國東西海岸的軍事港口和重要城市。
(30多國齊聚西班牙開大會,著重探討對烏克蘭的援助問題)
![]()
可以看出,這場危險的戰略博弈,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升級。
就在近日,新的轉機突然出現。基于對當下俄烏局勢的評估,特朗普用兩句話,給這場危機“踩剎車”。
他坐在“空軍一號”專機上表示,“有時候就是要讓他們(俄烏)打一架”。但對于“戰斧”導彈問題,特朗普卻一錘定音:壓根就沒有考慮過真的向烏克蘭提供“戰斧”。
這種看似漫不經心的態度讓歐洲盟友感到不安,也讓澤連斯基憂心忡忡。畢竟,接下來該如何打,答案就掌握在這位特立獨行的政治家手中。
“戰斧”供應問題懸而未決的背景下,一場秘密會議在西班牙馬德里啟動。來自30多個國家的代表聚集一堂,重點討論兩個關鍵議題:滿足烏克蘭緊急的財政與防務需求,以及為長期安全保障制定法律與外交框架。
會議組織者采取了極不尋常的保密措施,直接要求所有參會者將手機提前留在指定房間,不得帶入會議現場。
只不過,就實力角度來看,不管這30國代表再坐立不安和再討論,真正能一票定局的,依舊是美國。
(俄羅斯最新核潛艇下水,射程覆蓋美國東西海岸,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對美國援烏戰斧導彈的一種警告)
![]()
事實上,“戰斧”導彈供應問題之所以無法敲定,從側面反映了美國的戰略困境。
一方面,向烏克蘭提供遠程打擊能力可能改變戰場態勢;另一方面,這種升級可能引發俄羅斯更強烈的反應,甚至導致沖突直接蔓延到北約國家。而特朗普,既希望保持對俄羅斯的壓力,又不愿承擔局勢失控的風險,這種糾結,恰恰導致了如今的搖擺不定。
當然,也不排除美國有意將“戰斧”供應作為對俄羅斯施壓的最后手段這種可能性,而現在不打算提供,只是因為時機不到。
目前能確定的是,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根本無法解決沖突,也無法兌現美國領導層的競選承諾,反而會像冷戰時期那樣,讓雙方都陷入“危險時刻”。
總之,隨著冬季臨近,這場危機的走向將影響全球戰略穩定的基本格局。是繼續沿著對抗的道路滑向更危險的境地,還是回到談判桌前尋找外交解決方案,相關各方都面臨著歷史性抉擇。
俄羅斯通過展示“波塞冬”和“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等新型戰略武器,無疑是在向美國傳遞明確信號:任何對俄羅斯本土的威脅,都將招致毀滅性報復。至于到時候誰會“首當其沖”,不是烏克蘭便是歐洲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