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肇慶已進入晚稻收割期。近日,記者來到高要區新橋鎮珠江村委會看到,這里不少水稻種植戶已經著手收割晚稻,田間一派豐收景象。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2025年全市晚稻最終完成栽插面積127.905萬畝,同比增長0.34%,目前晚稻平均收割進度在25%。預計全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02萬畝左右,總產量有望突破123.4萬噸,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打下堅實基礎,更為加力提速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發揮了基礎支撐作用。
在珠江村的水稻合理密植提單產千畝示范區,2臺收割機正在一望無際的金色稻浪中穿梭忙碌,伴隨著收割機巨大的轟鳴聲,一排排金燦燦的水稻不斷地倒下,并被機械前方的“割臺”卷入,在機械內容完成脫粒后,分離后的秸稈再通過尾部排出。
“今年我種植了1000多畝的晚稻,品種主要是華航51、青香優19香等,預估平均畝產超過1000斤。”高要區嬋稻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鄧女士告訴記者,在合理密植技術和提單產示范加持下,今年的晚稻獲得了大豐收,預估合作社全年總產值可達300萬元。
“高要區2025年水稻合理密植提單產項目晚稻測產結果為:602.7公斤/畝(濕谷),折合干谷為512.3公斤/畝!”廣東農業科技特派員、高要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梁麗歡高聲宣布,相對于普通種植方法,水稻合理密植提單產項目可提高畝產100斤以上。
“今年高要區晚稻種植面積達24.8983萬畝,預估晚稻產量在11萬噸左右。在雙季稻生產過程中,區農業技術部門積極配套落實水稻合理密植、‘一噴多促’、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和防災減災等增產穩產措施,晚稻再次迎來豐收季,預計晚稻單產水平將穩定提升。”高要區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在現場表示。
據介紹,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深入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狠抓統防統治、防災減災、機收減損,有力克服不利因素影響,壓茬抓好春耕、夏管、秋收、冬種等,尤其是“以晚補早”等工作,有效穩住糧食面積、提高糧食單產。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王永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