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兩地孕育的巴蜀文化獨具風韻,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川渝兩地共同探索區域文化的協同發展,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由川渝兩地聯合主辦,不僅成為展現巴蜀文化深厚底蘊的舞臺,更成為推動川渝文化協同發展的重要契機。
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是我國規格高、影響力廣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總體方案中的“助力協同發展”是五項基本要求之一。本屆藝術節舉辦立足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凸顯川渝兩地共同承辦特色,強化國家重要戰略腹地文化中心功能,展現了成渝地區歷史同脈、文化同源和深厚的巴蜀文化藝術底蘊,展示了川渝協同發展的重要成果。
在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參與展演的舞臺作品中,許多劇目創作深深扎根于巴蜀文化沃土,從厚重的歷史底蘊中汲取創作靈感,如開幕演出舞蹈詩劇《蜀道》,通過舞蹈的肢體語言描繪蜀道上的千里畫卷與千年風煙,以藝術的形式展現了蜀道的歷史文化與精神內涵。還有部分作品由川渝兩地聯合創排,如第十八屆文華獎川渝地區唯一入圍的參評話劇《誰在敲門》,由四川人民藝術劇院與重慶市話劇院聯合出品,演員們在舞臺上用方言演繹家長里短,川渝生活的煙火氣息撲面而來,打造出成渝地區文藝協同發展的樣本。
作為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的主體活動之一,全國優秀美術、書法篆刻、攝影作品展覽集中展示了1100余件(組)作品,其中既有聚焦川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現實題材創作,也有融入巴蜀民俗元素的傳統風格作品,充分展現了巴山蜀水的人文風韻與時代氣象,傳達出兩地藝術家扎根本土文化的創作理念。
在主體活動之外,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還開展了一系列聯動活動,包括成渝戲劇雙城記、巴蜀文化和旅游走廊美術作品展等品牌文化展演,利用兩地文博公共空間舉辦的藝術普及展覽,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以及串聯藝術節展覽場地與旅游景點的特色旅游路線和文旅消費場景推介活動等,助力整合川渝兩地文化資源,深度挖掘出川渝文化的獨特魅力。
川渝兩地聯合主辦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打破了地域的界限,讓國家級藝術盛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一國家戰略同頻共振,與巴蜀大地積淀千年的歷史文脈交融互通。藝術節助力川渝兩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強強聯合,勾勒了兩地文藝創作協同發展、文旅一體化縱深發展的生動圖景。
責編:勾曉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