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大家都講究住得高,看得遠,覺得這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很多開發商和銷售人員也常常把住超高樓層,以高檔上流等詞匯聯系在一塊,以此來吸引更多購房者高價買入。
網友@Sundy表示:搬到58樓,徹底讓我絕望了,一到刮風下雨就害怕——樓下只是小風,我家卻像臺風過境、世界末日一樣,恐怖的連覺都睡不著。
住進超高層之后才真的發現,里面的坑超出你想象。
![]()
一般來說,只要建筑高度超過了100米,總樓層在40層以上的房子都算超高層住宅,而且這種住宅因為外觀看上去十分大氣豪華,所以過去吸引了不少的買家。
01.住超高層,可能遇到哪些坑?
很多人一開始買超高層,只覺得這種住宅高端大氣,等到入住才發現,住超高層有太多的不便和隱患:
① 超高層得房率低
相比普通高樓層住宅85%的得房率,超高層住宅的得房率一般只有65%左右,相當于同樣100平米的房子,別人實用面積是85平,你的只有65平。
因為超高樓需要更多電梯、避難層等公共空間,這些都要算進公攤,算下來超高層的單價反而更貴了。
② 裝修難度大,生活成本高
超高層住宅的裝修也更麻煩,因為樓層太高,裝修中產生上樓費就越高,就拿搬運來說,樓層越高運輸的距離越長,所需的設備成本、人力成本就更高,比如陽臺安裝全景大玻璃窗,價格真的貴的離譜。
網友@蔡依林分享道:“我家住60樓,裝修時,光裝全景落地玻璃窗就花了16萬,都快趕上我的硬裝費了。”
![]()
③ 長期忍受強風襲擊都說住的高看的遠。這本來是吸引購房者的一個亮點,但住進去以后才終于發現,住的太高就意味著你要長期忍受強風襲擊,每次外面刮風時,屋里邊就像獅子吼,不僅噪音很大,開窗通風也成了一心奢望,甚至連晾曬衣服都會受影響。
網友@潘多拉的眼淚吐槽:“我家住在63樓,每次開窗就感覺整個窗簾都要被風扯下來,平時根本不敢開窗。原以為高層能享受陽光和風景,結果家里空氣干燥,嘴巴干、嗓子痛。
![]()
④ 安全隱患大
住的太高,每天等電梯就是個麻煩事。超高層樓高住戶多,電梯經常一層一停,上下樓可能得花半小時。
網友@張青青吐槽:為了不等電梯,我們全家人都需要早起40分鐘以上才能按照計劃的時間到一樓,每天早上孩子想要睡懶覺都不允許,但凡晚點出門就得遲到。
![]()
而且,很多城市的消防救援車只能到達16-18層的高度,一旦發生火災地震等情況,住的越高,救援難度就越大。
而且電梯故障、管道老化等問題也會隨著樓齡增加越來越嚴重,以后的維修成本就是個無底洞。
網友@肖戰:“當初買超高層時,并沒有考慮到火災問題,如今,入住總是聽到小區著火的新聞,再加上隔壁小區出現過火災,現在越做越擔憂,就算有避難層,一旦發生突發情況逃生,希望也很渺茫。”
![]()
02.超高層,未來可能淪為貧民窟
隨著年齡的增加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超高層住宅的問題也將逐步暴露出來,不僅會影響到生活質量和資產價值,甚至這些房子以后砸在手里賣不掉,淪為貧民窟。有幾個方面原因:
![]()
第一,維修成本驚人
超高層住宅電梯、管道、消防系統等,以后這些設施老化后,維修動不動就上千萬,而且越往后費用就越高。
如果住戶交不起物業費,服務質量就會驟降,到時管理混亂,房子就會陷入“越舊越沒人管”的惡性循環。
![]()
第二,安全隱患更突出一旦超高層住宅老化,安全隱患問題就會更加明顯,比如消防系統,如果未能及時定期升級,發生火災時的滅火和逃生難度就更大。
還有電梯故障,設備設施管道老化問題等,都會影響到居住安全,尤其是一旦遇到極端天氣或地震等突發情況,超高層的結構穩定性和住戶的逃生難度都將成為嚴重的隱患。
![]()
第三,房屋貶值快隨著時間的推移,超高層住宅的價值只會越來越縮水,一方面,房子老化會導致購房者對超高層住宅需求下降;另一方面,超高層住宅的維修成本和安全隱患,使得它在市場上難以和其他住宅競爭,尤其在人口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它的投資價值會越來越低,導致房屋貶值。
第三,可能變成“窮人房”
隨著房屋老化和維修成本的增加,有錢的住戶會陸續搬走,剩下的人只能面對房子貶值、環境變差的問題。
就像歐美一些“平民窟”,以前繁華的高層住宅,慢慢成了低收入人群的聚集地,治安差、環境糟,最后便宜也沒人愿意接盤。
你有沒有住過高層的經歷?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