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前腳剛結束與中方代表的高層對話,后腳便向五角大樓施壓要求備戰兩場潛在沖突,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動作令人難以捉摸。
他以“尼日利亞基督徒遭遇系統性屠殺”為由,高調下令軍方制定“快速且強力”的軍事響應方案;同時又打著“遏制毒品走私”的旗號,在加勒比海域集結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作戰力量,矛頭直指委內瑞拉。
面對尼日利亞政府的嚴正駁斥以及委內瑞拉在國際舞臺上的多方求援,特朗普卻突然收回此前強硬表態,聲稱“尚未做出任何動武決定”,當媒體追問細節時更是選擇沉默回避。這一連串態度劇變的背后,究竟是霸權擴張受阻,還是另有戰略布局?
![]()
特朗普在處理尼日利亞問題上打出了明顯的“宗教牌”,返美不久即公開渲染該國境內的宗教暴力事件,宣稱必須為受迫害的基督教群體“主持公道”。
他不僅單方面凍結對尼日利亞的所有經濟與安全援助,還命令國防部啟動全面軍事預案,要求美軍具備隨時實施空中打擊或地面介入的能力。
在他的言辭中,尼日利亞執政當局儼然成了宗教暴行的默許者,但事實是否如此?顯然并非如此。
![]()
尼日利亞官方迅速作出回應,多次強調特朗普的說法嚴重偏離現實,并重申政府始終致力于鏟除極端組織、維護多宗教共存的社會秩序,堅決保障全體國民的基本權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大規模宗教清洗行為。
尤為可貴的是,尼日利亞并未采取退讓姿態,總統蒂努布果斷宣布將與特朗普舉行面對面會談,就美方無端指控進行交鋒。這種不妥協、敢亮劍的姿態,令特朗普原本精心策劃的輿論攻勢瞬間失焦。
稍有判斷力的人都能看清,“保護宗教少數群體”只是特朗普隨手拋出的遮羞布,真正驅動其行動的,是深層的地緣利益博弈和國內政治考量。
![]()
作為非洲頭號產油國和西非最具戰略價值的國家之一,尼日利亞豐富的能源儲備長期被美國視為關鍵資源目標,而其地理位置更是美國布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戰略支點。
此外,美國國內擁有龐大的福音派選民基礎,特朗普此舉意在通過塑造“捍衛信仰自由”的領袖形象,進一步鞏固保守派支持,為其后續政治議程鋪路。
歸根結底,尼日利亞的油氣資源、區域影響力,疊加美國本土的政治需求,三者交織構成了這場“借口式威懾”的真實邏輯。若非尼日利亞具備一定的外交回旋空間與國際支持網絡,恐怕早已淪為單邊施壓下的犧牲品。
![]()
而針對尼日利亞的軍事恫嚇,僅是特朗普“雙線施壓”戰略的一部分;另一條戰線,則鎖定長期拒絕屈服于華盛頓意志的委內瑞拉。該國領導人馬杜羅因堅持獨立自主路線,多年被美國視作“地區麻煩制造者”,推翻其政權一直是美方核心目標之一。
此次美軍在加勒比海的大范圍兵力集結,表面理由是打擊跨國販毒網絡,實則明顯帶有顛覆政權的意圖,一場未經聯合國授權的軍事干預似乎已箭在弦上。然而,馬杜羅政權并未被動等待,而是迅速展開多邊外交突圍,構建起立體化反制體系。
上月,委內瑞拉派遣交通部長貝拉斯克斯秘密訪問莫斯科,向普京遞交正式請求信函,希望俄方提供防空導彈系統、戰機維修技術支持及新一代雷達部署協助。
與此同時,馬杜羅親筆致函中國領導人,詳述美國加劇緊張局勢的具體動向,懇請中方加快交付此前采購的遠程雷達探測設備,用以應對F-35等隱身戰機可能發動的突襲。
![]()
不僅如此,委內瑞拉還向伊朗尋求技術合作,計劃引進具備強干擾能力的電子對抗裝置,以及航程達1000公里以上的察打一體無人機,這些裝備恰恰針對美軍在空中偵察與精確打擊方面的優勢。
中方對于美國濫用武力的行為始終保持鮮明立場:明確反對任何以武力或武力威脅干涉他國內政的做法,堅決抵制美方破壞拉美地區穩定的行為,嚴厲譴責其單邊軍事部署違反《聯合國憲章》基本原則,嚴重危及國際航道安全。
作為堅定支持委內瑞拉正當防衛權利的力量,中國不僅在道義上發聲支持,更以實際行動兌現承諾——相關雷達系統的交付進程已悄然提速,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
更為關鍵的是,中俄伊三國形成的協同支援格局,精準擊中了美國戰略上的薄弱環節。特朗普深知,一旦委內瑞拉獲得這批防御性武器,美軍若貿然發動攻擊,極有可能陷入持久消耗戰,甚至引發更大規模的地緣連鎖反應。
這正是他態度急轉直下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尼日利亞的強硬回擊使“宗教迫害”這一敘事徹底破產,即將舉行的雙邊會晤更讓單邊脅迫難以為繼;另一方面,委內瑞拉成功構建起由多個大國支撐的安全屏障,極大壓縮了美軍行動的自由度,顯著抬高了軍事冒險的成本。
從最初高調宣示備戰,到后來改稱“未做最終決策”,再到面對記者質詢時的刻意回避,特朗普的態度演變看似突兀,實則是霸權野心遭遇現實反制后的必然退卻。
![]()
本質上,特朗普推動的“雙線軍事準備”是一次基于私利驅動的霸權試探,披著宗教正義外衣,實則意在攫取能源控制權、拓展地緣勢力范圍。這種無視國際法準則、踐踏主權原則的做法,注定難以持續。
尼日利亞的果斷反駁、委內瑞拉的積極聯動,再加上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的實質性支持,共同構筑起一道抵御強權干涉的聯合防線。特朗普的退縮,不僅暴露了霸權主義日益孤立的處境,也印證了一個道理:弱國未必無外交,只要敢于抗爭、善于聯合,就能贏得應有的尊嚴與空間。
歷史反復證明,霸權或許能在短期內憑借實力壓制對手,但只要各國堅守正義、團結協作,任何形式的單邊脅迫終將被時代洪流所瓦解。這場復雜的國際博弈,不僅是權力與利益的較量,更是規則與道義的對決,而最終的勝負天平,早已傾向和平、合作與多邊主義的一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