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38萬億美元國債的警鐘已經全面拉響,金融市場的神經被徹底牽動!
2
面對如此驚人的債務規模,即便是旁觀者也會感到震撼不已,而對于身處其中的美國政府與民眾而言,這份壓力更是沉重得難以喘息。
3
在此背景下,美聯儲被迫緊急調整航向,政策轉向之迅速令人瞠目,仿佛一頁未翻完便已跳轉至下一本劇本。
4
這場由巨額債務引發的風暴正席卷全球資本市場,而中國卻在動蕩中展現出強大的穩定性,是否將迎來歷史性機遇?
![]()
5
38萬億債務高懸頭頂!
6
誰能預料到,美國國家債務竟會飆升至38萬億美元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
7
就在短短兩個月前,即2025年8月,這一數字才剛剛突破37萬億美元大關,其增長速度除2020年疫情時期大規模財政刺激外,幾乎前所未有。
8
更嚴峻的是,自10月1日起,美國聯邦政府陷入停擺狀態,至今已持續整整一個月,行政運轉停滯,財政決策陷入癱瘓,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
![]()
9
政府停擺帶來的后果正真實地落在普通民眾身上:約75萬名聯邦雇員被迫進入無薪休假狀態,1.3萬名空中交通管制員因薪資拖欠集體請假,導致單日航班延誤超過8600架次。
10
這筆龐大的債務絕非紙面數字那么簡單。
11
僅2025年一年,美國政府需支付的國債利息就高達1.4萬億美元,占聯邦財政總收入的26.5%,甚至超過了國防預算支出。未來十年內,預計累計利息成本將達到驚人的14萬億美元。
12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紛紛發出警告,穆迪將美國主權評級從最高的Aaa下調至Aa1,歐洲評級公司更是直接降至AA-,三大主要評級機構均已不再給予美國最高信用等級。
![]()
13
如今的美債早已失去昔日光環,不再是投資者爭相配置的安全資產,反而逐漸演變為令人避之不及的燙手資產。
14
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沖破5.15%關口,甚至高于許多家庭的房貸利率水平,這樣的回報率也難以掩蓋背后巨大的系統性風險。
15
調查顯示,高達81%的美國選民對當前國債狀況表示深切憂慮,多位經濟學家公開警示,長期積累的債務負擔終將推升通貨膨脹,嚴重侵蝕居民的實際購買力。
![]()
16
美聯儲被迫“急剎車”
17
面對日益失控的局面,美聯儲只能選擇緊急踩下貨幣政策的剎車踏板。
18
此前連續加息以收緊市場流動性的策略難以為繼,由于政府停擺導致CPI、GDP等關鍵經濟數據發布中斷,決策層失去了賴以判斷形勢的核心依據,不得不臨時改變方向。
19
這并非主動的戰略回調,而是被現實逼入墻角后的無奈之舉。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坦言:“若停擺繼續延長,情況將變得更加復雜和棘手。”
20
此次政策突變充分暴露了美聯儲應對能力的被動性與局限性。
![]()
21
一方面,持續高企的利率顯著加重了美國政府的償債負擔——38萬億美元的總債務意味著每月利息支出超過1000億美元,相當于每分鐘需償還近200萬美元。
22
另一方面,美債市場的流動性正在快速萎縮,海外投資者持有比例已從歷史高位的35%下滑至28%,一旦繼續緊縮政策,極有可能觸發類似回購市場崩盤的“黑天鵝”事件。
23
然而,即便采取“急剎車”,也無法根治結構性頑疾。
24
美國全年GDP僅為29萬億美元,早已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而債務總量仍在不斷攀升;同時,美元中性利率居高不下,財政收支嚴重失衡的問題積重難返。
25
美聯儲推行的“贖回后轉投短期國債”操作,本質上仍是借新債還舊債的循環模式。知名投資人瑞?達利歐明確指出,這是典型債務泡沫臨近破裂的征兆,反而加速了全球范圍內的“去美元化”進程。
![]()
26
中國穩扎穩打,戰略機遇悄然浮現!
27
當美國深陷債務泥潭之際,中國的應對策略顯得格外清醒與堅定。
28
我國早已啟動戰略性減持美債行動,自2013年持倉峰值1.3萬億美元以來持續穩步下降,目前持有量已調整至合理區間,并不再位列美債最大債權國行列。
29
這種前瞻性的布局堪稱明智之舉!
30
此舉不僅有效規避了美債價格波動對外匯儲備造成的縮水風險,更為中國在全球資本再配置格局中贏得了主動權。
31
2025年上半年,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超過800億元人民幣,外資增持境內債券達109億美元;截至當年9月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銀行間市場債券總額已達3.78萬億元人民幣。
![]()
32
為何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信心倍增?
33
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經濟展現出的強大韌性以及資產估值所具備的獨特優勢。
34
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相較于發達市場普遍存在明顯折價,成為全球資金眼中的“價值洼地”。
35
此外,中國債券與其他主要經濟體資產的相關性接近于零,在全球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其避險屬性日益凸顯,自然受到青睞。
36
有人稱中國將成為本輪變局的最大受益者,此言不虛,但絕非僥幸所得。
37
我們的底氣源自科學預判與腳踏實地的戰略執行。
38
在對外貿易領域,我們早已著手多元化布局,逐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程度。
![]()
39
金磚國家、非洲新興經濟體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貿伙伴,中資企業積極參與當地基礎設施建設與工業化進程,既助力他國發展,也帶動本國高端制造與服務出口增長。
40
與此同時,我國正積極推進出口結構轉型升級,加大核心技術研發投入,推動“國潮”品牌走向世界舞臺,構建更具競爭力的新優勢。
41
在金融體系方面,我們持續優化外匯儲備組合結構,除減持美債外,還逐步增加黃金儲備、優質主權債券及高質量私人部門資產的配置比重。
42
通過擴大與金磚國家、東南亞各國的本幣互換協議規模,加快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建設步伐,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
![]()
43
2025年9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躍升至第五位,占比達3.17%;若計入通過CIPS網絡及雙邊本幣結算完成的交易量,實際份額已逼近10%。
44
尤為關鍵的是,中國始終堅持開放包容的政策取向,積極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深化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機制。
45
截至2025年9月底,已有1176家境外機構獲準進入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態度正從“短期可交易”轉向“長期可投資”的全新階段。
![]()
46
結語
47
美國38萬億美元債務危機全面爆發,美聯儲倉促“急剎車”,這場全球金融震蕩遠未落幕。
48
中國之所以能在風浪中把握先機,靠的不是偶然運氣,而是多年來的未雨綢繆與穩健前行。
49
但這并不意味著挑戰就此終結,未來仍將面臨地緣政治博弈、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外部政策外溢效應等多重考驗。
50
只要我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耐心與定力,就一定能在重塑中的全球金融秩序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