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己編瞎話說中國人吃烏鴉,罵我們野蠻,結果一轉身,他們倒研究起十幾種烏鴉吃法,真是自己打臉。
![]()
日本一檔人氣綜藝節目近期因捏造“中國人吃烏鴉”的假新聞引發爭議,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節目中被斥為“野蠻”的行為,其實在日本多地早有傳統,甚至發展出了多種地方特色菜。
事件源于今年三月播出的《月曜夜未央》,節目中制作組將中國游客提到“中國人吃乳鴿”的對話,通過剪輯拼接成“中國人吃烏鴉”的內容,并配上“中國街頭沒有烏鴉因為被吃光”等誤導性字幕。
![]()
由于烏鴉在日本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節目播出后迅速引發日本網友對中國人的批評,被剪輯的游客也因此遭遇網絡攻擊,最終不得不公開澄清事實。
在輿論壓力下,電視臺承認錯誤并道歉, 然而就在部分日本網友指責中國的同時,日本媒體曝出北海道、秋田、長野、茨城等地其實一直有食用烏鴉的習慣。
![]()
據《朝日新聞》等媒體報道,當地“獵友會”成員會將烏鴉胸肉制成刺身,肉質呈深紅色,蘸醬油食用,被稱為口感清爽。
此外烏鴉還被做成碳烤烏鴉、烏鴉餡餅、紅酒燉烏鴉乃至麻婆豆腐烏鴉等十余種地方料理, 盡管日本厚生勞動省曾提醒,烏鴉作為雜食動物可能攜帶病原體。
![]()
尤其生食存在健康風險,但一些地區仍將吃烏鴉視作值得保留的地方文化,類似這樣針對中國的不實信息并非首次出現。
去年十月就曾有“中國派公務員赴日”“在日中國人公寓禁說日語”等明顯失實的消息在日本網絡廣泛傳播。
![]()
這些內容往往漏洞百出,卻依然能引發討論,這類現象背后既有媒體為博眼球而放棄專業操守的原因,也反映出部分人對中國發展的復雜心態。
過去幾十年間,中日經濟實力對比發生顯著變化,一些人不愿面對現實,試圖通過制造謠言來維持心理平衡。
![]()
新聞一經報道,網友們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
“這不就是現實版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合著他們自己吃烏鴉就是傳統文化,到我們這兒連謠傳吃一口都成了野蠻?這雙標玩得也太溜了。 ”
![]()
“這哪是雙標,這是根本沒標啊!罵人的和吃烏鴉的,壓根是同一撥人嗎?不過媒體帶頭造謠,屬實是臉都不要了。”
“還真不是一撥人,但搞笑的是,罵最兇的那群網友,可能壓根不知道自己老家秋田縣就把烏鴉當刺身吃,信息繭房了屬于是。”
![]()
“想起個段子,日本人說烏鴉是神的使者不能吃,然后反手就給神做成了十一吃,這是跟神有多大仇?”
“可能想通過胃離神更近一點?”
![]()
“神的使者,我謝謝你啊,給我安排這么多種死法。”
“說真的,烏鴉吃垃圾腐肉,體內寄生蟲多了去了,生吃是真的勇,厚生勞動省年年提醒,看來是勸不住一些地方對烏鴉愛得深沉。”
![]()
“所以問題根本不是吃不吃烏鴉,而是憑什么你吃就是文化,我吃就是野蠻?這才是關鍵。”
“13年前的舊聞還能挖出來炒冷飯,這波操作,島國媒體是實在沒活兒了嗎?”
![]()
“這想象力不去寫小說可惜了,下次是不是該傳東京塔頂上插滿紅旗了?”
“感覺他們媒體現在就是為了流量啥都不要了,知道編中國的假新聞有市場,就拼命喂這種垃圾信息,把好多民眾都給帶偏了。”
![]()
“對啊,正常人誰會覺得大米是塑料做的?但這種謠言就是有市場,說明有人就愿意信這個,心態已經不對勁了。”
“咱們也別一桿子打翻一船人,日本也有很多理性的人,只是網絡上極端聲音容易被放大,關鍵是這個造謠節目最后被勒令整改了,說明他們內部也有反對這種歪風的力量。”
![]()
“其實這事兒就像照妖鏡,照出了某些人面對中國崛起時那種酸葡萄心理,以前他們經濟好,看我們是俯視,現在被反超了,心態一時半會兒沒扭過來,就只能靠抹黑來找補點優越感,但說真的,老用謊言自欺欺人,最后尷尬的還不是自己?”
![]()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讓人無語的“雙標”時刻?或者你覺得,面對這種看似荒唐的謠言,我們最好的回應方式是什么?是懟回去還是不屑一顧?
信息來源:東京新聞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