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Pixabay
11月3日,明略科技(2718.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其發行價141港元/股。上市首日,明略科技股價大漲106.1%,以290.6港元/股收盤,市值超過400億港元。其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4452.86倍超額認購,成為港股史上超購倍數最高的新股之一。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2024年總收入計算,其為中國最大的數據智能應用軟件供應商。截至2025年6月30日,明略科技擁有2322項專利和596項專利申請,并獲得460多項國內外獎項。其中,包括1296項發明專利,涵蓋數據智能、企業知識圖譜及數據隱私等領域。
此番港股上市,明略科技成為“Agentic AI(自主智能體)第一股”。
01
資本青睞
吳明輝在2006年創立了互聯網用戶行為和營銷數據分析平臺秒針系統;2014年,創立明略數據,將業務范圍從線上商業領域拓展至政府服務和線下商業的數字化轉型,還將技術能力從大數據延伸到了人工智能領域。
資料顯示,吳明輝畢業于北京大學,分別獲得數學系學士學位、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碩士學位以及電子與信息工程博士學位在讀。目前,吳明輝在明略科技擔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負責整體戰略規劃和管理、產品設計、技術創新及管理。
招股書顯示,明略科技為不同投票權架構,吳明輝持股約10.57%,并擁有53.54%的投票權,仍為公司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6年起,吳明輝的妻子于琦開始在明略科技任職,曾擔任過人力資源部、戰略規劃部和總裁辦公室經理,目前為公司執行董事。吳明輝的北京大學校友姜平在2008年加入明略科技,目前擔任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負責整體戰略規劃及管理、財務運營、法律與合規及管理。
天眼查數據顯示,從2015年完成A輪融資開始,明略科技共完成了9輪重要融資。其投資者陣營里包括騰訊、淡馬錫、紅杉資本中國等。IPO后,騰訊控股持有明略科技25.96%的股權,是其第一大股東。金拓及中航、紅杉中國、淡馬錫Temasek、華興資本等均在明略科技的股東之列。
在此次IPO中,明略科技引入了7名基石投資者,包括騰訊旗下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個人投資者郭敏芳、包莉娜、Hundreds Capital(弘卓資本)、Treasure-stone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GFH Financial Group B.S.C.、QuantumPharm Limited(晶泰控股)。基石投資者共認購5900萬美元。
明略科技上市募資總額為10.18億港元,扣非發行應付上市費用1.16億港元,募資凈額為9.02億港元。
招股書顯示,明略科技募資所得款項約35%將用于未來三年用來提升技術研發能力,包括基于混合專家(MoE)架構的多模態營銷大語言模型(LLM)、專家模型和數據倫理技術;40%用于產品開發以豐富產品組合,包括開發小明助理、生成式營銷平臺、營運智能硬件開發、升級秒針系統等;15%將用于營銷、品牌推廣及銷售團隊擴張;10%用于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02
利潤表現波動
目前,明略科技主要提供營銷智能服務、營運智能服務和行業解決方案。其中,營銷智能的收入主要來自提供媒體支出優化服務、社交媒體管理服務及用戶增長服務。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營銷智能收入分別為8.03億元、7.53億元、7.31億元、3.54億元,分別占收入的63.3%、51.5%、52.9%、55%。
明略科技的營銷智能主要來自秒針系統、私域工具以及金數據。
秒針系統是明略科技營銷智能業務的主要支撐。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秒針系統通過技術手段利用廣告監測連接425個媒體平臺,包括所有主要的社交媒體平臺、線上論壇、新聞媒體和電子商務平臺(比如微博、快手、小紅書、嗶哩嗶哩、愛奇藝及優酷),其客戶涵蓋消費品、、食品及飲料、汽車及3C等行業。
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秒針系統的收入分別為7.19億元、6.73億元、6.57億元、3.16億元,分別占營銷智能收入的89.5%、89.4%、89.9%、89.2%。同時期,私域工具收入分別為3795.8萬元、4626.6萬元、4707.2萬元、2553.3萬元;金數據收入分別為4620.1萬元、3381.2萬元、2714.9萬元、1259.8萬元。
明略科技的營運智能收入主要來自向智能門店營運系統的線下門店提供服務,該系統旨在推動線下門店在客戶參與(如會話智能解決方案)、雇員管理、供應鏈管理和設備管理方面的數字化。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營運智能收入分別為3.63億元、5.95億元、5.23億元、2.69億元,分別占總收入的28.6%、40.7%、37.9%、41.7%。
在營運智能服務中,明略科技主要提供標準化產品及定制服務。在招股書中,明略科技表示,隨著其進一步推行以標準化產品為重點的戰略,標準化產品的收入貢獻逐漸提高。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標準化產品在營運智能收入的占比分別為25.2%、25.4%、36.2%、42.2%;定制服務的收入占比分別為74.8%、74.6%、63.8%、57.8%。
同時,標準化產品相比定制服務也擁有更高的毛利率。僅在2025年上半年,標準化產品的毛利率為51.7%,而定制服務的毛利率僅22.5%。
行業解決方案收入主要來自明略科技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使客戶能夠以集中方式管理數據并發現數據中隱藏的模式,從而使其能夠做出更明智的決策。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行業解決方案收入分別為1.03億元、1.15億元、1.28億元、2110.7萬元,分別占總收入的8.1%、7.8%、9.2%、3.3%。
明略科技表示,由于行業解決方案的高度定制化特性及隨之而來的較低毛利率,其2022年下半年決定逐步淘汰此業務線。
此外,由于較高的成本,明略科技的運營利潤基本處于虧損狀態。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明略科技的運營利潤分別為-10.09億元、-2.11億元、-1.32億元、613.8萬元;期內利潤也明顯波動,分別為16.38億元、3.18億元、794.9萬元、-2.04億元。
目前,明略科技雖頂著“Agentic AI第一股”的光環,也受到資本的青睞。但其不穩定的利潤表現,也讓其未來發展面臨一些挑戰。
在招股書中,明略科技表示,其技術實力和基礎設施十分重要。2022年-2024年,研發開支分別為7.51億元、4.81億元及3.53億元,分別占年度收入的59.2%、32.9%及25.6%,占總營運開支的46.6%、51.0%及41.9%。從投入規模來看,明略科技對研發的投入正在減少。
同時,明略科技表示,研發活動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在研發成果商業化方面可能會遇到實際困難。同時,在研發上的巨額支出可能無法產生相應的效益。業界的新技術可能會使技術、技術基礎設施,或正在開發或預期在未來開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過時或失去吸引力,從而限制收回相關研發成本的能力,這可能會導致我們的收入、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下降。
明略科技能否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并穩定利潤表現,需要時間給予答案。
作者丨五仁
來源丨征探財經(ID:teccj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