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持續(xù)高位震蕩的當下,一紙稅收新規(guī)正悄然重塑著中國黃金市場的投資邏輯。
2025年11月1日,隨著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lián)合發(fā)布的黃金稅收新政正式實施,各大電商平臺上千元每克以下的金條幾乎一夜之間銷聲匿跡。
變革之中,有人困惑于發(fā)票類型的變化,有人擔憂實物黃金的漲價壓力,更有人在混沌期跟風入場。
事實上,政策變動背后,隱藏著實物黃金市場從無序到有序的必然邏輯。而不涉及增值稅的黃金ETF,正以去繁就簡的姿態(tài),成為普通人穿越周期的配置更優(yōu)解。
01政策變革:
實物黃金的稅收重構邏輯
要讀懂這場革新對黃金投資的影響,首先得厘清一個核心問題:新規(guī)究竟改變了什么?
答案藏在雙重分類管理的設計里:
![]()
稅收新規(guī)中,交易方式被分為場內和場外(一律繳納13%的增值稅);
主體被清晰劃分為兩大陣營,一邊是包括銀行、大型珠寶商在內的305家金交所會員單位,另一邊則是普通客戶;
![]()
來源:上海黃金交易所官網(wǎng),2025.11.4,僅作為資訊引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而黃金用途也被明確切割為兩類,投資性黃金(如純度99.95%以上的金條、金塊)與非投資性黃金(如黃金飾品、工業(yè)用金)。
這種分類不是簡單的標簽,而是直接牽動著發(fā)票開具與稅收抵扣的差異。
簡單來說,新規(guī)對實物黃金增值稅的征收更趨嚴格,此前能抵稅的專票,如今在部分環(huán)節(jié)變成了普票。對企業(yè)而言,這意味著可抵扣的稅額減少、潛在的成本壓力上升。
而成本的變化,可能會傳導至終端市場。對普通人購買實物黃金的影響,具體可拆成兩個清晰的場景。
①購買投資金條
認準金交所會員單位,這類機構向上采購投資性黃金時,仍能拿到可抵扣13%稅額的專票,因此影響相對有限。不過,其向下游銷售時只能開具普通發(fā)票,會導致下游經(jīng)銷商的抵扣率下降。
![]()
與此同時,如果黃金市場整體需求旺盛,作為貨源核心的會員單位,也可能順勢上調售價以追求更高收益,普通人仍需留意價格波動。
②購買黃金飾品
新規(guī)下,相關企業(yè)的進項稅抵扣比例從過去的13%降至6%,這約7個百分點的成本上升,折算到每克黃金上,意味著成本可能增加六七十元。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具體案例看清這一變化:
假設某黃金飾品零售企業(yè)是金交所會員,11月1日從金交所采購100萬元的黃金用于加工首飾,最終以150萬元(不含稅)售價賣出。
在舊政策下,企業(yè)最終應納稅額為8萬元;而新規(guī)實施后,這一數(shù)字升至13.5萬元。
![]()
這部分新增的成本,必然會引發(fā)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博弈。如果短期內飾品金價漲得過高,或許不必急于出手。
畢竟黃金飾品本身包含工藝溢價,并非純粹的黃金投資,與其在成本博弈中焦慮,不如多一份觀望的從容。
02 政策信號:
資產(chǎn)配置的認知再升級
早在2010年,黃金稅收政策的完善建議就已出現(xiàn),如今終于塵埃落定。
如此長的醞釀周期,足以說明它不是臨時的調控,而是蘊含著對黃金市場長期發(fā)展的深層考量,釋放出兩個值得細品的信號。
第一個信號,是為實物黃金市場擠泡沫、防風險。
這些年金價波動加劇,實物黃金市場難免出現(xiàn)稅收套利等不規(guī)范行為,新規(guī)通過嚴格稅收管控、區(qū)分交易主體與用途,本質是在為市場建立更清晰的規(guī)則,讓黃金交易走向有序發(fā)展。
第二個信號,則是明確區(qū)分黃金的投資功能與非投資功能。
新規(guī)后炒金條的成本上升、操作變難,其實是在給實物投資“降溫”,引導炒金熱情從實物金條轉向更規(guī)范、透明的金融產(chǎn)品,比如黃金ETF或黃金期貨。
在金融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我們需要跳出一個認知誤區(qū)。過去,不少人覺得“看得見、摸得著”的金條才是真投資。
但實際上,當黃金成為資產(chǎn)配置的一環(huán)時,其價值并不一定需要通過實物交割來實現(xiàn)。新規(guī)的真正意義,或許就是打破“實物崇拜”,照見黃金投資的更多可能性。
當然,也有朋友關心:這會影響金價的走勢嗎?
答案是,對國際金價的中長期影響有限。
國際金價的核心邏輯始終圍繞著美元信用、美聯(lián)儲降息周期、國際局勢、各國央行購金等關鍵變量。
![]()
國內稅收政策更多影響的是實物黃金的流通成本,而非黃金本身的價值中樞。畢竟國內金價的大盤,始終跟著國際金價走。
![]()
但國內政策的調整,無疑在重新塑造著黃金投資的參與方式。當實物黃金的投資成本因稅收而上升,其作為交易工具的吸引力正在減弱,而作為國家戰(zhàn)略儲備和家庭長期財富保障的功能卻被進一步強化。
所以對普通人而言,當下不必追高溢價搶實物黃金,更別被情緒帶偏。但從長期看,在家庭資產(chǎn)中配置5%-10%的黃金,作為對沖宏觀不確定性的工具,依然是合理的選擇。
只是,我們需要找到更契合這個時代的配置方式。
03黃金ETF
穿越周期的“去繁就簡”之道
盡管黃金在前期積累了較大漲幅,短期處于震蕩調整中,但有一點始終未變——黃金的長期配置價值。
黃金不生息,卻能與股、債資產(chǎn)形成低相關性,股市下跌、債市波動時,黃金往往能起到“緩沖墊”的作用,降低整個投資組合的波動;
![]()
同時,在去美元化的大背景下,黃金仍是對沖全球宏觀不確定性的重要工具,這也是各國央行持續(xù)增持黃金的核心邏輯。
![]()
來源:華創(chuàng)證券
變化的,只是參與黃金投資的“更優(yōu)路徑”。
變革之下,與其在實物黃金的成本博弈中糾結,在發(fā)票類型的變更中困惑,不如轉身選擇一種更貼近黃金本質、更避開流通成本上漲的工具。
黃金ETF,正因此成為普通人參與黃金投資的“去繁就簡”之道。
![]()
黃金ETF的邏輯很純粹,基金管理人以實物黃金為依托,在交易所公開發(fā)行ETF份額,投向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現(xiàn)貨實盤合約SGE黃金9999。投資者只需有一個證券賬戶,就能像買賣股票一樣交易黃金。
它有三個特點,恰好擊中了普通人投資黃金的痛點——
實物依托:1手黃金ETF(100股)=1克實物黃金
門檻低:二級市場1手不到千元即可起投
交易成本低:可T+0交易,無申購費、贖回費,免印花稅
如果沒有場內證券賬戶,場外的黃金ETF聯(lián)接基金,同樣能實現(xiàn)對黃金的配置。
它以黃金ETF為投資標的,通過銀行、基金APP等平臺就能申購,流程和普通基金一樣易懂,徹底避開了實物黃金的復雜流程和黃金期貨的專業(yè)門檻。
面對稅制革新后的黃金市場,普通人最該摒棄的是追漲殺跌的投機心態(tài)。黃金從來不是短期賺快錢的工具,它更像資產(chǎn)配置中的“壓艙石”。
而黃金ETF所承載的底層邏輯,本質是選擇一種順勢而為的配置智慧。
不被實物黃金的溢價裹挾,不困于稅制調整的變局,以一種更簡明直白的方式錨定黃金的本真價值,在時光沉淀中見證屬于黃金ETF的“黃金”時代。
風險提示
以上不構成證券推薦。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的過往業(yè)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xiàn),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yè)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yè)績表現(xiàn)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qū)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guī)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